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挡土墙砼浇筑施工方案

挡土墙砼浇筑施工方案

挡土墙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K79+350~K79+365右幅右侧挡土墙;墙身第一层出现水纹和麻面。

由于水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拌和料出现离析、坍落度过大、振捣不适当、振捣过振等情况。

现挡土墙墙身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的施工缝附近局部出现水纹、砂线和麻面。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工区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防止存在问题的继续发生。

二、施工方案
1、施工前准备
试验室做好各项试验,控制施工配合比。

控制各施工设备功率,并进行设备操作规程教育。

对模板进行清洁、打磨;将模板内的杂物、积水等清理干净。

2、混凝土运输
①、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必须满足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并确保在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

②、当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且运距较远时,途中应以每分钟约2~4转的慢速进行搅动,卸料前应快转2~3min,混凝土的装载量应为搅拌筒几何容量的2/3。

③、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发生离析、严重泌水现象时不得使用。

④、采用泵送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混凝土输送泵能连续工作。

(2)、输送管线宜顺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

如管道向下倾斜,应防止混入空气产生阻塞。

(3)、泵送前应该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滑内壁;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清理管内残留混凝土,泵送间歇时间不宜超过15min。

(4)、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留有足够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而产生阻塞。

3、混凝土浇筑施工
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

当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时,振捣棒作用间距均匀合理,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与倒模应留有50mm~100mm的距离,伸入底层厚度不超过10cm,确
保混凝土振捣密实,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拔出振捣棒,振捣棒应避免碰撞模板及预埋件等。

分层浇筑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

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时间,当需要超过时应预留施工缝。

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应采取以下措施:(1)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

(2)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下落;(3)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不超过1m。

4、施工缝处理
①、应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和软弱层,凿除时,混凝土强度应满足下列要求:水冲洗或钢丝刷处理混凝土表面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0.5MPa;当采用人工凿毛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2.5MPa。

②、经过凿毛处理的混凝土表面,应用压力水冲洗干净,使表面保持湿润但不积水。

③、施工缝为斜面时,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④、施工缝处理后,须待下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才允许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需要达到的强度不得低于1.2MPa,当结构物为钢筋混凝土时,不得低于2.5MPa。

⑤、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如发现有变形、移位或沉陷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浇筑,查明原因,并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5、麻面防控措施
①、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②、模板不宜有缝隙,若有缝隙,应用适当方式做好止水,防止漏浆;
③、应选用优质、长效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④、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防止气泡未排出;
⑤、选择低气泡的外加剂,并保证气泡顺利排出;
⑥、配合比设计时应选择满足混凝土粘聚性要求的砂率;
⑦、可采用透水模板土工布和涂刷模板漆的方法。

6、砂线防控措施
①、施工前应复测混凝土拌和物在实际施工振捣作用下的泌水率;
②、确保模板拼接处加工质量,提高模板安装质量,防止水泥浆从模板缝漏出;
③、熟练掌握混凝土振捣技术,防止因过振使混凝土离析,离析产生的水从模板内侧流下带走水泥浆;
④、避免雨天进行混凝土施工,防止因雨水进入模板带走水泥浆。

7、水纹防控措施
①、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②、根据尺寸制定合适的浇筑振捣工艺;
③、混凝土振捣适当,严禁早振或过振,不得重复振捣;
④、每层混凝土前沿须剩留约1m范围暂时不振,待下一段混凝土下料后一并振捣;
8、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

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混凝土面有模板覆盖的,应在养护期间经常使模板保持湿润,混凝土养护用水的条件与拌和用水相同。

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d,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为度。

当结构物混凝土与流动性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触时,应采取防水措施,保证混凝土在浇筑后7d 以内不受水的冲刷侵袭。

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荷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