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最新)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闷.热(mèn)伫.立(zhù) 擎.天撼地(qíng)B.酝酿.(niàng) 炽.热(chì)锲.而不舍(qiè)C.馈.赠(kuì) 栖.息(xī) 颔.首低眉(hàn)D.狡黠.(xiá) 稽.首(jī)忧心忡.忡(chō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嘶哑天骄言不及义相得益章B.呢喃阴翳强聒不舍根深蒂固C.灰烬脏物一意孤行李代桃僵D.飘逸妄想断章取义富丽堂黄B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D.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禅趣,创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寻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孝”文化,尽管是中国人的根文化,也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
B.2017年《魅力中国城》颁奖盛典落下帷幕,随州荣获中国十佳魅力城市。
C.对自然界的利用和开发,应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D.《经典咏流传》告诉我们,古诗词本身有着无穷魅力,今人只差爱上的机缘。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B.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C.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D.在作文的构思过程中,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
6、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
②除非用烈火将其燃为灰烬,使之化为尘埃。
③真正美丽的生命执著地追求着真与善。
④否则,美丽的生命就会像一条清澈的小溪,乐观坚强地奔向大海,直到最后一滴。
⑤更不会让自己美丽的底色染上一丝尘污。
A.①⑤②④③B.①⑤③②④C.③①⑤②④D.③①②④⑤7、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
(1)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不含昼夜。
”(《论语》十二章)(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3) 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4)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
(《孟子》二章)(5)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6)___________________,人道是,清光更多。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7)《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四季的不同景色,其中,描写夏季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江山如此多娇”一句是对上片写北国风光的总评;“_______________”一句引起下片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缪贤举贤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标题为编者所加)(注释)①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②宦者令:宦官的首领。
③舍人:有职务的门客。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窃计欲亡.走燕(_________)(2)即患.秦兵之来(________)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断句错误的一项是( )A.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C.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D.臣/窃以为/其人勇士3.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4.选文刻画蔺相如采用了______的方法,通过宦者令缪贤对他的介绍、评价,表现出他_______的特点。
5.在国家危难时刻缪贤向赵惠文王举荐蔺相如,体现了他以国家为重的精神,请从学过的课文中写出一个类似的事例。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宽以待人①有人说:“假如我们都知道别人在背后怎样谈论我们的话,恐怕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了。
”这并不是一句否定人与人之间友情的话。
②要知道,人们背后一时兴之所至,谈到了你的过错或缺点,说了对你不利的话,这是人之常情。
即使他是你的朋友,偶尔一两次顺口说的话,也并不证明他不够朋友。
③假如你不知道,这事情就会和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
④可是,假如你时常担心别人背后对你的谈论,而要千方百计地去打听的话,传话的人可能会把事情夸张些或歪曲些。
这样一来,本是无意之间的闲谈,就会成为相当严重的有意的中伤,当然就会影响到朋友之间的感情。
⑤我认为在这一方面是大可不必过于认真的;假如你喜欢你的朋友,在传话的人面前,你反而应该替他辩护一下或洗白一下才对。
因为这是换得朋友对你的信心及杜绝闲话的最好办法。
⑥朋友之间的感情本不是短时间可以建立得起的,而在漫长的时间中朋友间难免会出现各种小矛盾。
在彼此交往期间,不计较小的恩怨,适当地消除小的误会,原谅对方有意或无意的错误等等,都是使友谊巩固和增进的最好办法。
许多人一生交不到一个朋友,那就是因为他太斤斤计较了。
要知道,世间有几个人没有缺点和没有粗心大意的时候呢?假如别人也同样计较我们的错失的话,我们不是也会成为孤立可怜的人了吗?⑦我一向喜欢快乐和气的气氛。
不管是家庭里,邻里之间、朋友之间、同学同事之间,假如大家见了面都是一团和气,彼此心中没有成见,没有意气用事的地方,嘻嘻哈哈,有说有笑,那该多好!而这种快乐气氛的造成,就是靠着每一个人从本身做起的一种宽厚、容忍的功夫。
⑧对人抱持一个“恕”字,欣赏别人的好处,记着别人的好处,忘掉别人的错处,这就可以获得一种心安理得的快乐。
⑨常见有人说话方面不饶人,你损我一句,我必定要报复你三句,认为是精神上莫大的胜利。
可是事实上,我们知道,无论所争执的事是大是小,既有争执和意见,心里就不会舒服,无论自己是胜是败,精神上总难免受相当的损失。
为琐屑小事争强好胜的结果,必定会把无意变为有意,把小事扩大为大事,以后就更难和平相处了。
⑩“恕”并非软弱,一个懂得“恕”字用处的人,“恕”会成为他的无形武器;它消极的可以避免卷入无益争论的漩涡,积极的可以克服对他有所不利的敌人,而且可以更进一步把敌人化为朋友。
1.在第①段中,作者表达了什么看法?2.简析文章第⑥段的论述层次。
3.第⑨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说说文中“恕”的含义。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户外运动,当遵守法纪敬畏自然盛玉雷①如今,户外运动已成为一种时尚的运动方式。
其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让人能够在拥抱自然的同时挑战自我,受到不少人的追捧。
②然而,近些年来,一些..户外项目越来越刺激,安全之弦却没有越绷越紧;部分..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足迹越来越广,安全印记却没有越来越清晰。
有人为了逃避景点门票,在未开发的区域追求刺激;有人拒绝大众化的旅游路线,追求不顾风险的自然体验;有人在经验和装备都不足的情况下,仓促开启“说走就走”的户外探险……每一起户外运动爱好者被困、失联、遇难的事故,都打破了敬畏自然、爱护生命、遵守法规的出行原则,都耗费了救援力量和公共资源高速运转的巨额成本,不仅严重威胁自身安全,而且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③参与户外运动,需要我们懂得,再罕见的风景也不及生命的珍贵。
近日,一则“90后小伙在羌塘无人区失联50天被找到,却拒绝接受行政处罚”的新闻,最终以“穿越者认罚,交齐了5000元罚款”而落下帷幕。
该事件一连串的波折引发的公众讨论,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在此次穿越无人区的三人小团队中,有人曾成功纵穿羌塘,有人曾攀登过雪山高峰,堪称户外运动的资深玩家。
正是那些极限挑战与奇特经历,推涨了他们自我挑战的勇气和底气。
但勇敢不是逞强,冒险不是弄险。
尽管那位失联的穿越者创造了“断粮7天,只能吃草根、苔藓”的生命奇迹,这样的户外运动却不值得提倡,更何况一行人穿越羌塘无人区的活动属于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行为。
④追求挑战乐趣,需要我们牢记,再遥远的眺望也要留意脚下的土地。
有生态人士指出,一个易拉罐被大自然完全分解需要200年,塑料制品需要1000年,一个玻璃瓶需要长达200万年。
对生态脆弱的自然保护区而言,宁静才是最大的守护。
青藏高原西北部的羌塘荒原是中国最大的无人区,探险者在无人区的一举一动,比如留下一张包装纸、扔掉一个干粮袋、点燃一堆柴火,都会变成高寒地区的一道疤痕,造成难以修复的生态损失。
可以说,以亲近自然之名行破坏自然之举,既不是户外运动的风向标,也绝不会成为极限运动的功勋章。
⑤每个人都有探索远方的权利,但这种权利绝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损害公众利益、浪费公共资源为代价。
我们乐于见到失联小伙最终得救的暖心,也欣慰于非法穿越无人区的行为受到处罚,但不接受“拒不认错”的任性。
事实上,违规犯险穿越等越轨行为,不会被真正成熟自律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所认同,也不会被日臻完善的法律法规所容忍。
当户外运动爱好者以身犯险,及时进行援助不是“迁就”,而是尊重生命至上的人道主义;当户外运动爱好者被救脱险,严厉进行处罚不是“伤口撒盐”,而是划出清晰的法律红线。
⑥截至目前,已有数千人登顶珠峰,数百人进入过太空。
矢志探索的魅力,就表现在永不言弃的心志、突破极限的精彩。
这些活动都突破了人生的边界,却绝不碰触道德法律的底线。
而这,也应该成为每一项极限运动的自我修养。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5月17日)1.为什么作者认为“冒险户外运动是碰触道德底线的行为”?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说明。
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然而,近些年来,一些..户..户外项目越来越刺激,安全之弦却没有越绷越紧;部分外运动爱好者的足迹越来越广,安全印记却没有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