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背压机组替换减温减压器节能分析

背压机组替换减温减压器节能分析

【关键词】供热机组 热负荷 热电厂 效率
1 概述 1.1 热电厂概况 某热电厂 1991 年投入运行, 当时建有两 台 HG- 220/9.8- YM10 煤粉炉, 锅炉额定蒸发 量 220t/h, 匹配两台供热式汽轮发电机组, 一 台 25MW 双抽式汽轮发电机组、一台 25MW 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机组投运初期因国家 对工业产业布局进行调整, 工业热负荷发展 处于停顿状态, 背压机无法运行, 电厂根据当 时的实际情况装设两台后置 4MW 背 压 式 汽 轮发电机组。随着市里工业、采暖热负荷的增 加, 热电厂现有容量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 需要, 2000 年牡热厂进行二期工程的可研工 作。按可研报告的建设规模为扩建三台 220t/ h 高 压 煤 粉 炉 配 两 台 100MW 背 压 汽 轮 发 电 机组, 但由于资金问题只安装了一台 220t/h 高压煤粉炉及热网首站, 二期工程 2002 年投 运至今首次施工后并未继续施工, 牡热厂现 有容 量 为 三 台 HG- 220/9.8- YM10 煤 粉 炉,配 一 台 25MW 双 抽 式 汽 轮 发 电 机 组 、 一 台
- 2-
图 1- 1 冬季最大负荷运行示意图
机组编号
型号
发电量
压力
汽轮机进汽
温度
流量
压力
高压汽
温度
流量
压力
低压汽
温度
流量
压力
凝汽器排汽
温度
流量
自用汽
流量
工业热负荷
流量
高压采暖负荷
流量
低压采暖负荷
流量
新首站负荷
流量
表 2- 1 热电厂蒸汽供需平衡情况
1 号机
2 号机
旧减压器 新减压器
B25
CC25
25
大量的热能被循环水带走, 产生浪费。
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电厂建设的不配
套 , 由 于 1999 年 热 电 有 限 公 司 热 负 荷 的 增
加, 热源面临着严重不足的问题, 必须扩建热
源, 而当时该市面临着较严重的窝电的局面。
为解决燃眉之急, 热电厂仅续建了一台 220t/
h 煤粉炉。下面分别就冬季 #2 机不同运行方
在上述供热方式中, 高温高压锅炉产生 的高品位蒸汽, 完全通过减温减压的方式人 为地将其品位降低, 使蒸汽的利用价值无谓 地降低, 这是能源利用的极大浪费。下面对采 暖期减温减压器造成的损失进行计算。
2.2.1 计算减温水及二次蒸汽流量
( 1) 能量平衡方程
忽略减温减压过程中热量损失, 能量平
衡方程为:
表 1- 1 锅炉参数表
名称
单位
参数
型号 额定蒸发量
新汽压力 新汽温度 给水温度 效率 锅炉排烟温度 台数
HG- 220/9.8- YM10
t/h
220
MPa
9.8

540

215

91

138


- 1-
区域供热 2008.2 期
表 1- 2 1 号汽轮机参数表
名称
单位
参数
型号
B25- 8.83/0.981
t/h
110.0
t/h
200.0
区域供热 2008.2 期
华1机 B4 4.2
华2机 B4 4.2
1 280 62 0.245 150 60 - - -
1 280 62 0.245 150 60 - - -
要西城及新华调峰锅炉补足热量, 因此在采 暖期大部分时间里电厂的三台 220t/h 锅炉满 负荷运行。这样一来, 从减温减压器直接供热 的蒸汽达到了 272t/h, 而直接将 1MPa 高压蒸 汽进行热交换供热的蒸汽量达到了 333.5t/h。
24
MPa
8.9
8.9
8.9
8.9

535
535
535
535
t/h
220
168
72
200
MPa





275
280
300

t/h
197
100
72.0

MPa



0.245




150
t/h



200.0
MPa

0.005




50


t/h

40


t/h
71.5
t/h
40
t/h
133.5
热电厂的蒸汽供热管网出厂最大管径为 DN600, 向北一直延伸至白酒厂。2004 年, 因 绿津生化制品有限公司准备使用蒸汽, 因此 把蒸汽管线又延伸到绿津公司, 距电厂最远 在 8.3 公里左右。
近年由于该市近年工业不景气, 及出现 违建自备电厂等原因, 工业蒸汽用户急剧减 少, 该厂实际工业蒸汽量平均只有 26t/h, 严重 偏离设计值。
区域供热 2008.2 期
背压机组替换减温减压器节能分析
牡丹江热电有限公司 孙玉庆 王建军 卢广才
【摘 要】利用 分 析法对热电厂热力系统进行分析, 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热力系 统及热力设备的利用水平, 从而找出能源浪费的根本原因及提高热能利用率的途径。 本文以某热电厂的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 综合分析了热电厂中存在的设计热负荷比 实际热负荷明显偏差的不良现象的原因, 及减温减压器运行造成的巨大 损 。提出了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及其相应的数学模型, 该课题的研究在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上 具有一定价值。
( 2- 4)
式中: ΔE0—单位时间主蒸汽 降 , kJ/h
由式 2- 4 计算可得, 减温减压过程单位
时间主蒸汽 降 ΔE0=241.08GJ/h。 2.2.3 减温水的 升
由于减温水被加热变为二次蒸汽, 因此
应分别计算出主蒸汽减温减压前减温水的比
和 主蒸汽减温减压后减温水生成的二次蒸
汽的比 。
2 问题分析 2.1 蒸汽平衡分析 根据热电厂现有装机的供热能力、外界 工业热负荷和采暖热负荷现状, 可以分析出 整个热电厂的供热蒸汽供需平衡状况, 把该 厂冬季运行时蒸汽流向表详细列于表 2- 1: 表中数据显示出, 该电厂冬季运行存在 两个严重问题, 下面分别叙述。 2.2 减温减压器 损失 由于热电公司的采暖热负荷在采暖艰寒 期远远超出该热电厂的供热能力, 艰寒期需
( 1) 减温减压前减温水的比
ew=hw- he, w- Te( sw- se, w)
( 2- 5)
式中: ew—减温减压前减温水的比 , kJ/kg
he, w—环境状态下减温比焓, kJ/kg
sw—减温减压前减温水的比熵, kJ/( kg·
K)
se, w—环境温度下减温水的比熵, kJ/( kg· K)
于热电厂, 如果供热能力远远不足, 凝结热损
失则会造成较大的浪费。
对于热电有限公司来说, 40t/h 的凝结蒸
汽可以在艰寒期供 30 万到 40 万平方米的供
热面积, 每年减少供热企业 1200 多万元的收
入。而这 40t/h 凝结蒸汽又能增大该公司的供
热能力 30 到 40 万平方米, 仅供热配套费就
如果仅用能量守恒的热力学第一定律来 看, 热量没有损失, 对系统似乎没有什么影 响, 但如果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角度来看就 有很大的问题。按照第二定律的观点, 热能的 品位直接取决于携热介质的参数。或者说, 蒸 汽温度压力越高, 其含 量就越高, 其利用价 值也越高, 也就是其“品位”越高, 相 反 , 低 参 数蒸汽的品位就越低。
1460kJ/kg。
( 3) 主蒸汽 损失率
η= ΔE0′×100% e0q0
( 2- 10)
式中: η—主蒸汽 损失率
由式 2- 10 计算可得, 主蒸汽 损失率 η=
27.7%。
因此可以看出, 蒸汽的减温减压虽为绝
热过程 , 减温减压前、后 总 热 量 不 变 , 但 减 温
减压后蒸汽 损失很大, 造成蒸汽品质下降。
式所选机型进行计算。
3.1 冬季停止 #2 机新增汽轮机负荷计算
根据冬季停止 #2 机运行, 考虑新增背压
式汽轮机的原则, 则新机的进汽量应能达到
440t/h, 主蒸汽参数与 #1 机相同。因工业蒸汽
由 #1 机就能保障, 故新增背压机的排汽压力
应与华通机组的排汽压力相匹配, 即不能超
过 0.294MPa。根据这些参数进行计算:
额定功率
MW
25
最大功率
MW
30
转速
r/min
3000
进汽压力
MPa
8.83
进汽温度

535
额定进汽量
t/h
153
最大进汽量
t/h
210
工业抽汽压力
MPa
0.98
额定工业抽汽量
t/h
60
最大工业抽汽量
t/h
100
采暖抽汽压力
MPa
0.12
额定采暖抽汽量
t/h
46
最大采暖抽汽量
t/h
90
用蝶阀, 其余为球阀, 热力站均采用板式换热 器。该供热系统建有 356 个热力站, 其中直供 混水热力站 66 座, 间供热力站 290 座。
由式 2- 1、2- 2 计算可得, 减温减压器后
二次蒸汽质量流量 q1=398t/h, 减温水质量流 量 qw=114t/h。
2.2.2 主蒸汽比 降
将减温减压过程的蒸汽流动简化为稳定
- 3-
区域供热 2008.2 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