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研SCI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科研SCI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SCI论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孙润仓
2012年9月9日
2020/2/23
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1
高质量论文撰写
• 论文要求
– 标题:简明扼要,体现创新点; – 摘要部分:突出创新点;
– 文献综述部分:全面、准确而客观地评价相关方 法(可能涉及到审稿人);
– 实验部分:充分(特别注意参数的选取,增加说 服力);
出“科学”的决断,但若你在给编辑的信中对编辑所选择的审稿专家
使用不友好,甚至不礼貌的语言(如“stupid”),那么你的文章将
不会再被进一步考虑而会立即退稿。
实际上,每一位编辑都知道并非每一位审稿专家的意见都正确。因此,
如果你心平静气地给编辑写信,一一陈述自己的理由。编辑就有可能
将你的稿件送给其他专家再审,以重新评估你的文章的科学价值。
• 有效数字与测量精度脱节? 错 测量精度 0.1%: 2.345 对 1%: 2.35 对 10%: 2.4 对
2020/2/23
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9
高质量论文撰写
2. 论文结构-正文 结论 总结工作中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尽可能把感 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展望下一步工作或本文对本领域 发展的意义。
– 分析部分:要有对比; – 结论部分:阐明对同类工作的扩展;
• 初稿要反复修改,重视中英文摘要的撰写。
2020/2/23
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2
高质量论文撰写
一、撰写论文的前期准备 • 前期准备工作始于工作创新点得到确认时及
最初系统收集实验数据时。 系统查阅有关文献(Web of Science); • 反映实验中规律性变化与关系的图和表; • 仔细审查实验设计尽量避免出现漏洞; • 确定优化范围与对象; • 灵敏度、检出限、精确度、分析或反应速度、 通量、试样和试剂消耗、抗干扰、价格等。
2020/2/23
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7
高质量论文撰写
2. 论文结构-正文 结果与讨论 实验中的设计思想及技术路线的选择与确定。 实验条件的优化。 对重要实验现象的讨论与分析及规律性的认识。 重要实验结果及其与前人工作的比较。 数据使用中注意真实性、可靠性、有效性、一致性。
集中讨论与本结果有关的问题,突出本研究的创新及 重要性,并与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给出结果所支 持的结论
• 5. 用现在时叙述已知或被证明的事实,用过去时描 述本研究结果。
2020/2/23
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11
高质量论文撰写
• 论文最后一稿要求
(preparing the final manuscript) 论文初稿完成以后,必须对其内容及格式进行反复 的推敲和修改,以达到“投稿须知”所提出的一切 要求。尤其是投给期刊的稿件一定要达到期刊所要 求的编辑格式,否则不但不能被接受发表,甚至于 根本不予考虑。因为绝大多数有经验的编辑都认为: 不认真准备的稿件绝不是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的良 好载体(A poorly prepared manuscript is, almost without fail,the carrier vehicle of poor science. Day AR.)。所以,如果希望论文被发表, 在准备投给期刊的稿件时必须做到打字整洁、无错、 符合期刊格式、含有期刊要求的所有材料。
通常退给作者修改的材料包括原稿、审稿专家意见、 (reviewers' comments)和一封编辑的信(covering letter)。当作者收倒退修稿后,首先应该仔细地阅读退 修信和审稿专家意见。然后应考虑能否或愿意接受审稿专 家或编辑的意见,修改稿件。
如果退修意见较少,且为非实质性间题,那么应该遵照退 修意见认真修改。
2020/2/23
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8
高质量论文撰写
2. 论文结构-正文 数据处理 精度(reproducibility) 误差分析(error bars) 有效数字(significant figures) 验证、确证(validation)
有效数字的常见误区 数字越多越准确? 错 体重 = 65.2 kg 对 = 65.23765478 kg 错
2020/2/23
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6
高质量论文撰写
2. 论文结构-正文
实验部分
• 实验装备(型号、生产厂家、名称、城市、 国家)。 试剂(来源、纯度、配制方法)。 实验操作:操作方法及实验参数。 叙述详尽程度应使同行能重复有关实验。 优化方法:单因子实验,正交设计,单纯型 优化,优化目标。 注意事项:安全方面的考虑,毒性,高腐蚀 性,放射性,高电压等。
2020/2/23
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18
论文修改
稿件退修(revised manuscript) 如果编辑要求作者对文章作重大修改,那么应记住并非所有审稿专家 的意见都是正确的,都必须无条件接受。这时应注意区分以下几种情 况: •审稿意见正确,文章中存在重大错误:根据退修意见重写.
•部分审稿意见不正确:根据可接受的建议修改文章;同时,附一封
•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kind consideration.
• Yours sincerely,
• Prof. Run-Cang Sun
• 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20/2/23
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3
高质量论文撰写
二、论文撰写
1. 论文结构
• 标题 尽可能简捷,最好一行字,非特殊情况,不 要超过二行中文30字,英文15单词。 充分反映工作的创新点和特点。
• 作者和单位名 作者应是对论文或至少对其中一部分内容负 责的工作人员,稍参加讨论或作技术性 修改的人员最好不列为作者。 通讯作者一般是题目负责人。
• Beijing, China
• E-mail: rcsun3@
2020/2/23
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15
论文修改
• 审稿结果: 录用 修改后录用 修改后重审 退稿
• 尊重和重视审稿人意见
2020/2/23
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16
论文修改
论文所投期刊不正确或不合适,常见三种情况:
2020/2/23
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4
高质量论文撰写要求
• 摘要 • 充分反映工作的创新点、特点和意义。
工作中观察到的重要现象。 实验中获得的重要数据。
2020/2/23
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5
高质量论文撰写
2. 论文结构-正文 前言
• 工作意义 前人做的工作 如实反映现状及历史沿革 切忌避重就轻 本工作的简要目标
文献 按所投期刊要求统一格式。
2020/2/23
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10
高质量论文撰写
• 英文论文撰写
语言简练,语法正确,表述清楚、准确、严密,避 免情绪化,避免口语化 1. 充分利用一些较成熟的表达模式,但要避免全文 搬用;
• 2.表述自己的工作多用被动语气,过去时态。不用 祈使语气; 3.表述图表所含内容用现在时; 4.图例语言要简炼,一般不用完整句,仅是标题, 但要提供必要实验条件;
2020/2/23
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12
高质量论文撰写
论文修改 根据经验,一篇好的学术论文须修改8次以上。 论文初稿形成后要请所有署名人员阅读,并提出修 改意见。 初稿形成后不要急着发表,最好放一段时间,自己 再读,可发现一些原来未注意的漏洞。 换位阅读:以读者的立场阅读论文,找出不足。 充分讨论、分析审稿人可能提出的意见并对论文中 的弱点尽量予以改进。 请其他同行阅读并提出修改意见。 对文字进行润饰。
2020/2/23
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17
论文修改
稿件退修(revised manuscript) 几乎所有的经审查学术水平达到出版要求的自由来稿,在 发表前都需要退给作者修改其表述及编辑格式,如压缩文 章篇幅、重新设计表格、改善插图质量、限制不规则缩写 词使用等。然而退给作者修改的稿件并不代表文章已经被 接受,文章最终接受与否取决于作者对文章关键性重要内 容和表述方式的修改能否达到审稿专家及编辑的要求。
2020/2/23
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13
高质量论文撰写
论文投稿 • 投稿期刊的选择
根据论文的创作水平、学术水平、实验数据 完整程度选择 选择合适的审稿人
2020/2/23
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14
论文投稿
Cover letter
• Dear Prof. Dr. Leland Schroeder, • I attach a manuscript entitled ‘A three-step method for fractional
说明信,一条一条的对不能接受的审稿意见进行陈述。如果你的陈述
正确且具有说服力,编辑有可能采取妥协态度。
•审稿意见几乎完全错误:一位或两位审稿专家和编辑未能读懂或未
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原意,这时作者可选择两种方法:一是另投它刊,
以希望自己的文章得到更公开的评价;二是不放弃原投稿期刊。采用
后一种方法时,一定要注意策略。虽然国外期刊编辑都希望对文章作
2020/2/23
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20
注意问题
• 1.我们一部分作者往往愿意引述国外知名学者的工作, 但对国内 同行发表的工作重视不够。有时明明是中国学者首先做的工作, 都没有得到自己的国内同行的充分评价。较多地并且适当地援 引国内同行工作,是应当提倡的。但是,我们也不要学习少数日 本作者,他们绝少引用日本学者之外的文章。部分同行在论文中 引述相当数量公式,但却不列出公式的出处,让读者分不清是作 者发展的,还是引自他人以往的工作。原则上,除了教科书上公 认的方程和表达式外,对于用于特定目的、特定条件和问题的推 演,只要不是作者自己的工作,都要列出出处和适用的条件;即 便是作者自己以往的工作,也要列出相应的文献,让读者在必要 时参考。 作者在充分 评价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应当清晰地指出 自己在当前工作中的独创性的贡献。这是作者对科学负责的表 第一,退稿。稿件仅以“不合本刊要求”被简单的退回。然而 因退稿决定常在稿件被审阅后作出,因此时间已经耽搁了几个 星期或几个月。 第二,审稿或退修意见不恰当。当稿件内容不是所投期刊的主 要专业方向时,由于审稿人(或编辑)对稿件所涉及的专业不 熟悉、似是而非,因此可能作出不准确或不公正的审稿意见, 以致使作者收到无法接受、且不利于提高稿件质量的退修意见 或承受退稿的打击(即使稿件可能以后被其它合适的刊物接 受)。当稿件确实存在某些缺陷或不足时,作者也不可能从编 辑那里得到有益的建设性退修意见。 第三,社会效益低。当所投期刊是稿件涉及专业领域外的刊物, 即使文章被接受并发表了,但由于同行并不涉猎该刊物,因此 作者的研究成果几乎不为本专业的读者所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