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9年高考试题——数学(江苏卷)

2009年高考试题——数学(江苏卷)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Ⅰ试题参考公式:样本数据12,,,n x x x 的方差221111(),nniii i s x x x x nn===-=∑∑其中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若复数12429,69,z i z i =+=+其中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12()z z i -的实部为 。

【解析】考查复数的减法、乘法运算,以及实部的概念。

-202.已知向量a 和向量b 的夹角为30o,||2,||3a b ==,则向量a 和向量b 的数量积a b ⋅ = 。

【解析】 考查数量积的运算。

32332a b ⋅=⋅⋅=3.函数32()15336f x x x x =--+的单调减区间为 .【解析】 考查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2()330333(11)(1)f x x x x x '=--=-+,由(11)(1)0x x -+<得单调减区间为(1,11)-。

亦可填写闭区间或半开半闭区间。

4.函数s i n (y A x ωϕ=+(,,A ωϕ为常数,0,0A ω>>)在闭区间[,0]π-上的图象如图所示,则ω= .注 意 事 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4页,包含填空题(第1题——第14题)、解答题(第15题——第20题)。

本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您本人是否相符。

4.请在答题卡上按照晤顺序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作答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

请注意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6.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破损。

【解析】 考查三角函数的周期知识。

32T π=,23T π=,所以3ω=,5.现有5根竹竿,它们的长度(单位:m )分别为2.5,2.6,2.7,2.8,2.9,若从中一次随机抽取2根竹竿,则它们的长度恰好相差0.3m 的概率为 . 【解析】 考查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知识。

从5根竹竿中一次随机抽取2根的可能的事件总数为10,它们的长度恰好相差0.3m 的事件数为2,分别是:2.5和2.8,2.6和2.9,所求概率为0.2。

6.某校甲、乙两个班级各有5名编号为1,2,3,4,5的学生进行投篮练习,每人投10次,投中的次数如下表:学生 1号2号 3号 4号 5号 甲班 6 7 7 8 7 乙班67679则以上两组数据的方差中较小的一个为2s = .【解析】 考查统计中的平均值与方差的运算。

甲班的方差较小,数据的平均值为7, 故方差222222(67)00(87)0255s -+++-+==7.右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最后输出的W = . 【解析】 考查读懂算法的流程图的能力。

228.在平面上,若两个正三角形的边长的比为1:2,则它们的面积比为1:4,类似地,在空间内,若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的比为1:2,则它们的体积比为 .【解析】 考查类比的方法。

体积比为1:8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 y 中,点P 在曲线3:103C y x x =-+上,且在第二象限内,已知曲线C 在点P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2,则点P 的坐标为 . 【解析】 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和计算能力。

231022y x x '=-=⇒=±,又点P 在第二象限内,2x ∴=-点P 的坐标为(-2,15)10.已知512a -=,函数()xf x a =,若实数m 、n 满足()()f m f n >,则m 、n 的大小关系为 .【解析】考查指数函数的单调性。

51(0,1)2a -=∈,函数()xf x a =在R 上递减。

由()()f m f n >得:m<n11.已知集合{}2log 2,(,)A x x B a =≤=-∞,若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c +∞,其中c = .【解析】 考查集合的子集的概念及利用对数的性质解不等式。

由2log 2x ≤得04x <≤,(0,4]A =;由A B ⊆知4a >,所以c =4。

12.设α和β为不重合的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1)若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β内的两条直线,则α平行于β; (2)若α外一条直线l 与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l 和α平行;(3)设α和β相交于直线l ,若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l ,则α和β垂直; (4)直线l 与α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l 与α内的两条直线垂直。

上面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解析】 考查立体几何中的直线、平面的垂直与平行判定的相关定理。

真命题...的序号是(1)(2) 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 y 中,1212,,,A A B B 为椭圆22221(0)x y a b ab+=>>的四个顶点,F 为其右焦点,直线12A B 与直线1B F 相交于点T ,线段O T 与椭圆的交点M 恰为线段O T 的中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解析】 考查椭圆的基本性质,如顶点、焦点坐标,离心率的计算等。

以及直线的方程。

直线12A B 的方程为:1x y ab +=-; 直线1B F 的方程为:1x y c b+=-。

二者联立解得:2()(,)a c b a c T a ca c+--,则()(,)2()acb ac M a c a c +--在椭圆22221(0)x y a b ab+=>>上,2222222()1,1030,1030()4()ca c c ac a e e a c a c ++=+-=+-=--,解得:275e =-14.设{}n a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1q >,令1(1,2,)n n b a n =+= ,若数列{}n b 有连续四项在集合{}53,23,19,37,82--中,则6q = . 【解析】 考查等价转化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等比数列的通项。

{}n a 有连续四项在集合{}54,24,18,36,81--,四项24,36,54,81--成等比数列,公比为32q =-,6q = -9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4分)设向量(4cos ,sin ),(sin ,4cos ),(cos ,4sin )a b c ααββββ===-(1)若a 与2b c -垂直,求tan()αβ+的值;(2)求||b c +的最大值;(3)若tan tan 16αβ=,求证:a ∥b.【解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基本概念,同时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二倍角的正弦、两角和的正弦与余弦公式,考查运算和证明得基本能力。

满分14分。

16.(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E 、F 分别是1A B 、1A C 的中点,点D 在11B C 上,11A D B C ⊥。

求证:(1)EF ∥平面ABC ;(2)平面1A F D ⊥平面11BB C C .【解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得位置关系,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满分14分。

17.(本小题满分14分)设{}n a 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n S 为其前n 项和,满足222223457,7a a a a S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n S ;(2)试求所有的正整数m ,使得12m m m a a a ++为数列{}n a 中的项。

【解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求和的有关知识,考查运算和求解的能力。

满分14分。

(1)设公差为d ,则22222543a a a a -=-,由性质得43433()()d a a d a a -+=+,因为0d ≠,所以430a a +=,即1250a d +=,又由77S =得176772a d ⨯+=,解得15a =-,2d =,(2)(方法一)12m m m a a a ++=(27)(25)23m m m ---,设23m t -=,则12m m m a a a ++=(4)(2)86t t t tt--=+-, 所以t 为8的约数(方法二)因为1222222(4)(2)86m m m m m m m m a a a a a a a a +++++++--==-+为数列{}n a 中的项,故m +28 a 为整数,又由(1)知:2m a +为奇数,所以2231,1,2m a m m +=-=±=即经检验,符合题意的正整数只有2m =。

18.(本小题满分1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221:(3)(1)4C x y ++-=和圆222:(4)(5)4C x y -+-=.(1)若直线l 过点(4,0)A ,且被圆1C 截得的弦长为23,求直线l 的方程;(2)设P 为平面上的点,满足:存在过点P 的无穷多对互相垂直的直线1l 和2l ,它们分别与圆1C 和圆2C 相交,且直线1l 被圆1C 截得的弦长与直线2l 被圆2C 截得的弦长相等,试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

【解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考查数学运算求解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满分16分。

(1)设直线l 的方程为:(4)y k x =-,即40kx y k --= 由垂径定理,得:圆心1C 到直线l 的距离22234()12d =-=,结合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得:2|314|1,1k k k ---=+化简得:272470,0,,24k k k or k +===-求直线l 的方程为:0y =或7(4)24y x =--,即0y =或724280x y +-=(2) 设点P 坐标为(,)m n ,直线1l 、2l 的方程分别为:1(),()y n k x m y n x m k-=--=--,即:110,0kx y n km x y n m kk -+-=--++=因为直线1l 被圆1C 截得的弦长与直线2l 被圆2C 截得的弦长相等,两圆半径相等。

由垂径定理,得::圆心1C 到直线1l 与2C 直线2l 的距离相等。

故有:2241|5||31|111n m k n km kkk k--++--+-=++,化简得:(2)3,(8)5m n k m n m n k m n --=---+=+-或关于k 的方程有无穷多解,有:20,30m n m n --=⎧⎧⎨⎨--=⎩⎩m-n+8=0或m+n-5=0解之得:点P 坐标为313(,)22-或51(,)2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