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公益性项目评价

9-公益性项目评价

第九章 公益性项目评价
本章的目标 介绍公共项目的许多独有特点 学习如何采用效益/费用分析法作为评价准则
进行方案必选 概述 公益性项目
¾ 基本出发点是社会公众福利,而非商业利润; ¾ 项目的产出或提供的服务往往不具有市场价值; ¾ 较之盈利性项目减少了规范性,增加了复杂性和
困难。
第九章 公益性项目评价
选择投资大的方案。
[例题]
某城市要新建一条区间高速公路,各方案的基本数据如下
表所示,折现率为10%,计算期为30年。
方案基本数据表
单位:万元
项目
老线A 新线B 新线C
公众年使用成本U 投资主体建设成本
16400 13530 15990 0 8200 8200
建设成本年值
AC=8200(A/P,10%,30)
效用成本计算指标一般可用[U/C]表示: [U/C]=效用/成本
判定准则是:投入成本一定效用最大,或者效用一 定成本最小的方案为最佳。
9-4 效用成本分析(续1)
一、指标分值的确定
定性指标的效用系数可以采用打分法确定。 定量指标的效用值可直接计算得到,当各指标的计 量单位不同时,须先采用不同计量单位换算为统一 的无量纲数值,此时引入下列公式来消除各指标计 量单位的不可比性。 Xjmin为预先确定的第j个指标的最低值(不允许再 小的值); Xjmax为预先确定的第j个指标的最大 值;j为评价指标的数目。
新线C与老线A比较,有
(16400-15990)-(19680-20500)=(8200-0)(A/P,iB,30) 1230=8200(A/P,iB,30)
可见新线B、新线C与老线A比较的增量收益率是相同 的,采用插入法计算iB=14.76%
9-2 效益费用分析(续5)
三、独立方案的效益费用分析
判别准则:只要[B/C]≥0,项目就可以接受。
= 8.2
(2)采用修正[B/C]计算方法
新线B与老线A比较的增量[B/C]为:
( ) [∆B/∆C] = (Up −Uf )+ Mf -Mp = (16400−13530)−(22140−20500) =1.41
( ) Cf −Cp
870−0
新线C与老线A比较的增量[B/C]为:
( ) [∆B / ∆C ] = (U p −U f ) + (M f − M p ) = (16400 −13530) − (22140 − 20500) = 1.41
组合方案
P1+S1 P1+S2 P1+S3 P1+S1 +S2 P1+S1 +S3 P1+S2 +S3 P2+S1 P2+S2
初始投资 年运营成本
20
0.9
25
1.0
30
1.1
30
1.1
35
1.2
40
1.3
35
1.3
40
1.4
年效益
3.27 3.85 5.26 4.52 5.93 6.51 5.47 6.05
区均衡发展、就业、教育、健康、生态平衡、社会安定、 国家安全等。由于不存在相应的市场和价格,一般很难用 货币度量,必须用其他方法对项目的无形效果进行评价。
9-1 公益性项目评价的概念(续4)
4. 评价指标之间协调的难易程度不同 竞争性项目比较容易。 不同公民对公益性项目的多个指标关注的侧重点
四、互斥方案的效益费用分析 评价步骤:
① 计算每个方案的[B-C],淘汰[B-C]<1的方案,即 淘汰通不过绝对效果检验的方案。
② 按照费用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通过绝对效果检验 的方案,首先计算前两个方案的增量[B/C],即
9-2 效益费用分析(续6)
常规:
[∆B
/
∆C]=(C2 Nhomakorabea(B2 − B1 ) -C1 ) + ( M2 −
成,人们将肯定使用新设施; ③ 估计人们使用旧设施的成本; ④ 估计同样的人们使用新设施的成本; ⑤ 计算人们使用新、旧设施的成本之差,确定公众
享受到的好处。
9-2 效益费用分析(续2)
2. 投资主体成本的度量
① 投资成本。设Cf表示拟建公益性项目的等额年值投 资成本,设Cp表示用等额年值表示目前正在使用 的设施余值。新设施的投资成本为:C=Cf-Cp。
1. 净效益[B-C] 净效益的含义是将项目投资主体的建设成本、运 营费用和负效益从社会效益中扣除。
[B-C]=B-C-M 判别准则:[B-C]≥0
9-2 效益费用分析(续4)
2. 效益费用比[B/C] ① [B/C]的常规计算方法
[B/C] = B
C+M
② [B/C]的修正计算方法 [B / C] = B − M
不同,可能导致指标相互之间具有显著的冲突, 而且协调起来难度也较大,从而增加项目选优的 复杂性。 尽管公益性项目评价与财务评价有以上不同之 处,但两者评价的基本原则是相同的,即最大限 度的节约稀缺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经济效果。
9-2 效益费用分析
一、效益费用的度量 费用效益分析法是公益性项目最常用的评价方法。 1. 社会效益的度量
方案1:0.99/240=0.41‰;方案2:0.99/240=0.41‰
按每万元取得的可靠性判断:应选方案3。
方案 1 2 3 4
费用(万元) 240 240 200 200
可靠性(1-事故概率) 0.99 0.98 0.98 0.97
9-4 效用成本分析
当采用既有定量的(定量指标又有各种计量单 位)、也有定性的多个指标来全面衡量项目的效果 时采用效用成本分析。这里的效用是一个衍生系 数。
资金限制型和从属相关型方案的效益费用分析方法。
主要是通过互斥方案组合,采用净效益[B-C]指标进 行分析。
[例题]某公益性项目两个基本方案成本效益数据如下表
所示,这两个方案相互独立。另外,该项目还有三个 附属项目,这三个项目也相互独立。目前政府只有 40亿元的资金,折现率为8%,基本项目和附属项目 的寿命均为30年。试分析项目的哪种组合能满足要 求。
[B/C]的计算结果应该为正值:在计算分C 子B时,所有的收 入为正,支出为负;在计算分母C时,所有的支出为正,所 有的收入为负。判别准则:[B/C]≥1。
3. 效益费用收益率iB 增量效益费用收益率计算公式
(Up-Uf)-(Mf-Mp)=(Pf-Pp)(A/P,iB,n) 判别准则:方案增量投资收益率大于等于设定的折现率时,
Cf −Cp
870 − 0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修正的[B/C]计算方法比常规的 计算方法更能保证评价结论的一致性,因而更具有合理 性。
采用收益率进行比较 新线B与老线A比较,有
(16400-13530)-(22140-20500)=(8200-0)(A/P,iB,30) 1230=8200(A/P,iB,30)
9-1 公益性项目评价的概念(续1)
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 者,其主要职能中有以下两方面与公益性项目密切 相关。
¾ 提供公共服务; ¾ 直接参与某些经济活动。
公益性项目评价,是以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 业结构、实现宏观经济持续增长为目标,从纳税人 的角度出发,采用效益费用等分析方法,考察公益 性项目给社会公众带来的效益是否大于项目的投 入,为公益性项目的选优决策提供依据。
当一个新的公益性项目建成后,社会公众总能享 受到比以往要多的好处。 Up——社会公众使用目前设施的年总成本; Uf——相同的社会公众使用新设施后的年总成 本; I——投资主体取得的收益; 新项目带来的社会效益为 B=Up-Uf+I
9-2 效益费用分析(续1)
度量公益性项目的效益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 估计每年将有多少人使用新建的设施; ② 假设这些人正在使用旧设施,但新设施一旦建
9-1 公益性项目评价的概念(续2)
二、公益性项目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区别 1. 评价指标性质不同
财务评价以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为主,如净现 值、内部受益率等为主。
公益性项目一般不能采用盈利最大化指标来评 价拟建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公益性项目评价中不宜采用基准收益率的概 念,而应该采取折现率的概念。
M1
)
修正:[∆B
/
∆C]
=
(
B2

B1 ) − (M2 (C2 -C1 )

M1
)
若[ΔB/ΔC]〉1,则保留费用大的方案;反之, 保留费用小的方案。
③ 将第2步保留的方案与下一个方案进行比较,取舍 准则同上,依次类推,直至检验过所有可行方案, 找出最优方案。
9-2 效益费用分析(续7)
五、相关方案的效益费用分析
9-1 公益性项目评价的概念(续3)
2. 评价指标计算方式不同
计算财务评价指标时,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针对的是一个 投资主体。而在计算公益性项目评价指标B/C时,效益主要 是社会公众享受到的好处,费用主要是投资主体对项目的 投入。
3. 评价指标数量不同
竞争性项目一般仅用可货币化的、单一的盈利能力指标。 公益性项目几乎都有多方面的无形效果,如收入分配、地
− M p)
=
16400 −13530
(870 − 0) + (22140 − 20500)
= 1.14
新线C与老线A比较的增量[B/C]为:
( ) [∆B / ∆C] =
Cf
Up −U f − Cp + (M f
−Mp)
=
16400 −15990
(870 − 0) + (19680 − 20500)
9-4 效用成本分析(续1)
(1)指标要求越大越好 时,其效用系数根据 下式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