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仪控调节阀门校验规范
第七章仪控调节阀门校验规范
1 目的
为规范在线使用的仪控调节阀门(气动薄膜调节阀、气动活塞式调节阀及阀门定位器)的校验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在线使用的仪控调节阀门(气动薄膜调节阀、气动活塞式调节阀、电动调节阀及阀门定位器)。
3 主要内容
仪控阀门在安装后投运前必须进行校验调整后方能启用。
在正常运行中校验周期一般为每年一次,若中途发现开度偏差过大,也应及时给予测试调整,以确保仪控阀门动作正常,满足工艺控制要求。
3.1 仪控阀门的检查
3.1.1检查仪控阀门表面清洁,零部件齐全,无锈迹,定位器气源压力正常,反馈杆和连接件的紧固件无松动。
检查调节阀所用的气源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气源带油雾分离系统的需进行排污。
3.1.2检查调节阀是否有泄漏现象,检查的方面包括气源管路、执行机构、填料室压盖,与工艺管道的连接等。
3.1.3 检查定位器恒流孔、喷嘴挡板、放大器是否堵塞。
3.2带非智能阀门定位器的仪控阀门校验
3.2.1 常用的定位器调校步骤
3.2.1.1使阀杆位于行程中点,调整定位器与反馈杠杆成90°角,并将螺钉固定;
3.2.1.2将零点、量程分别置于中间位置;
3.2.1.3输入4mA DC信号,使调节阀开始动作,调节零点,使零点达到要求;
3.2.1.4输入20mA DC信号,看其行程是否达到要求,如没达到,则调量程,使其达到要求;
3.2.1.5重复3、4两步,使零点和量程均达到要求。
3.2.2 常用调校方法不能完成校验时的解决办法
自动化设备检测与校验手册
3.2.2.1 常用调校方法不足
在通常情况下,调零弹簧工作在线性区域,其长度的变化范围是有限的,而调量程机构其机械位置是受到限制的,因此调零弹簧长度和量程调整机构的放大系数的值就会受到限制,当调节阀的KV很大或很小时,用常用的调校方法是不可能将定位器校准的,而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所以需要用其他方法来调校阀门定位器。
3.2.2.2 解决方法
弹簧常在线性区域内工作,所以可以通过改变反馈杠杆的有效长度来校验阀门定位器。
我们可以将连接在阀杆上的销钉靠近阀门定位器,这样就将反馈杠杆的有效长度缩短,行程也增大,反之,可将反馈杠杆的有效长度增长,则其行程减小。
因此,将此方法配合常用的调校法可增大行程变化范围,易于阀门定位器的校准。
用调反馈杠杆法来校准阀门定位器的步骤:输入4mA DC信号,使调节阀开始动作,调节零点,使零点达到要求;
输入20mA DC信号,看其行程是否达到要求,如没达到,则调量程,使其达到要求;
反复1、2步;
若零点、量程无法校准,调整阀杆上的销钉以改变反馈杠杆的有效长度,使行程增大或减小,杠杆有效长度缩短,行程增大;反之,行程减小。
反复进行以上步骤,直到零点、量程均达到要求即可。
3.3带智能阀门定位器的仪控阀门校验
3.3.1 定位器的调校步骤
SIPART PS2智能型电气阀门定位器的调校(初始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动进行的。
在初始化期间,微处理器自动确定执行机构的零点、行程范围、作用方向和定位速度。
下面以型号6DR4000-2N(双作用)为例,介绍SIPART PS2智能性电气阀门定位器的调校步骤。
3.3.1.1检查安装在阀门执行机构上的SIPART PS2智能性电气阀门定位器的安装方式是否正确,固定螺丝、传动轴螺丝、气路接头等是否上紧,传动比选择器(90°/33°)位置是否正确。
3.3.1.2检查电路板接触是否良好,并检查电气接线是否正确。
3.3.1.3按仪表鉴定规程通气、通电。
3.3.1.4连按键数次,至显示“36.PRST NO”,当预设置成功后显示“36.PRST OCAY”。
这时定位器自理“初始化”状态。
第七章仪控调节阀门校验规范
3.3.1.5按需要执行机构工作的方式要求修改有关程序的参数值,一般需要修改的参数有:执行机构类型、反馈角度、给定电流范围、阀门特性、工作方式(正反作用)等。
3.3.1.6按键,直到显示“
4.INIT NO”,然后按“+”键大于5S,定位器进入初始化状态。
3.3.1.7在初始化运行RUN1-RUN5过程中,可能校验出操作过程发生的问题(一般在
RUN1-RUN2),当初始化运行到RUN3时,可能出现“NOZZLE U”或“NOZZLE U”时,按“—”键手动泄压(排气),初始化继续,当初始化完成显示“FINISH”。
3.3.1.8完成了初始化设置后,把SIPART PS2定位器投入“AUT(自动)”运行状态。
3.3.2 调校过程出现问题时的操作技巧
由于在安装过程中会发生不可预见的误操作,或该定位器是经过检修后需要重新投运的,那么在初始化运行RUN1-RUN5过程中,就会校验出操作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若初始化时出现无法继续,停止初始化。
这时,可以通过SIPART PS2智能性电气阀门定位器面板上的LCD 和按钮,手动操作启动执行机构。
3.3.2.1当初始化到RUN1(确定执行机构作用方向)不能继续时,按“+”或“-”键,使得执行器处于工作范围内(即不要把阀门开或关过头,让执行机构移动到最好的位置),必要时也可检查电阀模块。
3.3.2.2当初始化到RUN2(核对执行机构行程并校正零位和行程范围)不能继续时,检查传动比选择器位置是否正确或拨动校正轮。
以阀门工作方式为正作用为例,按“+”键阀门开度增大;按“-”键,阀门开度减小。
这时,可以通过观察LCD上显示的反馈阀位信号(0-100%)是否与阀门的实际开度(0-100%)相一致。
若不一致,则可以通过拨动校正轮来实现。
通常,首先是按“+”或“-”键,把阀门开度手动位移至50%,然后拨动校正轮,直到LCD上显示的反馈信号为50%。
接着按“+”键使阀门全开(开度100%),观察LCD上显示的反馈阀位信号是否在85%左右;按“-”键,使阀门全关(开度0%),观察LCD上显示的反馈阀位信号是否有8%左右,若满足以上3个条件,再把阀门开度手动位移至50%左右(这样可缩短调校时间),按调校步骤重新对SIPART PS2智能型电气阀门定位器进行初始化。
若无法同时满足以上3个条件,则必须反复拨动(凭经验可推断应该是顺时针或逆时针拨动)校正轮,以求得较好的调校初始位置。
3.3.2.3当初始化运行到RUN3(测定向上/向下两个方向的定位速度)时,若出现“NOZZLE U”或“NOZZLE D”,则说明定位时间太短,如果你认为确定定位时间太短,可以通过调节压电
自动化设备检测与校验手册
阀模块上的节流装置延长定位时间,否则按“-”键可手动泄压(排气),使初始化继续。
3.3.2.4初始化的第4步(RUN4)为微处理器自动确定最小的定位增量。
3.3.2.5初始化的第5步(RUN5)为微处理器对瞬时响应的最佳优化,不再用手动调。
3.3.2.6整放大值和衰减值。
3.3.2.7需要指出的是,手动拨动校正轮时几乎无法达到阀门开度(0-100%)与反馈阀位信号(0-100%)相一致。
就算手动调校很精确了,往往反而初始化不了。
因此,手动注:调校时只要求线性好即可。
当SIPART PS2智能性电气阀门定位器进入自动调校后,只要初始化成功,则阀门开度与反馈阀位信号是会严格一致的。
3.3.3山武智能定位器(A VP100)的自整定
3.3.3.1使用螺丝刀旋转定位器手/自动(M/A)按钮,将按钮旋向A端。
3.3.3.2给智能定位器加18mA DC的信号进行自整定,阀门自动进行自整定。
整定完成,再将旋钮旋向M端。
3.4 电子式执行器的校验
以3610L系列电子式执行器为例,首先按接线图正确配线,并确认控制器功能选择开关:
①③④处于左端断开位置;②⑤⑥处于右端接通位置。
3.4.1先将输入信号调节到12mA,接通电源,确认阀位是否能够停在50%处。
3.4.2缓慢将信号减小到4mA,此时阀位应减小并能够停在0%处。
若不符合上述要求,可松开限位凸轮的螺钉,慢慢调整调零电位器(顺时针旋转零位上移,逆时针旋转零位下移),使阀位处于0%处。
3.4.3将信号增加到20mA,阀位应增大并停止在100%的位置。
若不符合要求,调整行程电位器(顺时针旋转行程增大,逆时针旋转行程减小),使阀位达到100%处。
3.4.4零位和行程均调整到符合要求时,将下限位凸轮固定在比"0%"稍低的位置(输入信号约在 3.7-3.9mA 之间)。
将上限位凸轮固定在比"100%"处稍高的位置(输入信号约在20.2-20.5mA 之间)。
注意:限位开关动作后,输出轴还应留有一定伸缩余量。
3.4.5执行机构如果出现不稳定(如振荡等现象),或整机死区过大(超过1% 时),可适当调整灵敏度调整电位器(顺时针旋转灵敏度增大,逆时针旋转灵敏度减小),使其工作在合适状态。
4 附件
附表:YG-R-12079仪控调节阀门校验记录
附表:
仪控调节阀门校验记录
YG-R-12079 阀门型号: 生产厂家: 出厂编号:
定位器型号: 出厂编号:
控制点名
称(位号):
输入量程A1(mA): 开度量程
A2(%):
精度:
校验原因: 依据文件:
说明:误差=︱C3-C2︱/A2*100%
校验单位:校验员:复核员:日期: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