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冠状动脉cta诊断报告书写的规范化

冠状动脉cta诊断报告书写的规范化


常见伪影
呼吸运动伪影 金属“硬线束”伪影
(2)观察冠状动脉的内容: ①多个层面观察各个冠状动脉节段;
②判断各种图像伪影;
③分析病变解剖结构和组织成分;
④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3)冠状动脉解剖和病理: ①观察冠状动脉起源和走行;
②观察和描述管壁异常组织和病变,即粥样硬化斑块, 描述斑块时采用“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和“混合 斑块”,不建议使用“软斑块”“脂核”等,因为CT对细 微病理结构的识别能力有限;
(2)三维重组图像
多层面重组(MPR):在冠状、矢状和类似 冠状动脉造影的多角度观察冠状动脉。
曲面重组(CPR):在MPR的基础上,沿迂 曲的血管腔中心重建图像,并将该血管拉伸延 长,在一幅图像上展示血管全长。但是,必须 确定该中心线是准确的,否则将形成假狭窄的 错误图像。
(2)三维重组图像
最大密度投影(MIP):选取一段厚层(Slab)(一般 5mm),该厚层的图像选取最大的密度值像素显影。MIP 图像能够显示该厚层的所有血管信息,并不能覆盖所有要 观察的血管;钙化会影响血管腔的观察。
容积再现技术(VRT):能够形成三维立体彩色心脏和血 管的图像。VRT一般不用来评估狭窄,因为显示的阈值和 深度不依赖于实际情况。VRT对于显示病变整体外形和相 邻关系、大血管和搭桥血管,以及先心病的连接结构是有 价值的。会诊与教学,以及给患者讲解时是有用的。
(3)应该按照每支冠状动脉血管报告钙化积分,以及总积 分;冠状动脉外的钙化,如主动脉瓣、二尖瓣环和主动脉 壁等,可以进行少量、中量、大量等半定量来描述。
6、冠状动脉CTA的诠释
(1)图像质量和重建伪影: ①各种运动、钙化、金属物、噪声和对比剂注射不良等,均可
导致图像质量的降低,从而难以诊断管腔的狭窄; ②“阶梯状伪影”:该伪影可由于呼吸和身体运动、不同采集
围和大致的组织构成。 (7)心脏外,如肺部和纵隔、心包的病变要同时观察。
4、各种图像格式
(1)横断图像 原始横断图像包含一系列Z轴方向的层面,灰度最好,且伪影最 少,不受三维重建的错误影响,但是横断图像不直观、对于迂曲 结构的显示欠佳。 横断图像的观察需要调整合适的窗宽(Window width)和窗位 (Window level),从而能够区分管腔内斑块,以及钙化、管壁 内膜等组织。管电压120kV条件扫描下,合适的窗位和窗宽分别 是300Hu和800Hu左右。
③图像质量良好时,建议描述是否有“溃疡”、“夹 层”、“重构”和具体形态等。
(4)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推荐的狭窄程度分级: ①正常,无斑块和狭窄(狭窄率为0%); ②轻微:指可见斑块,狭窄<25%; ③轻度:25%-49%狭窄,但没有血流动力
(SCCT guidelin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and reporting of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J of Cardiovas Comput Tomogr 2009;3:122-136.)
冠状动脉CTA的诠释
之间患者的心率不一致等造成;表现为血管层面的错开,在横断图像 上拟似为狭窄;
③金属或钙化等高密度物质产生的伪影,也称为“硬线束伪影” (Beam-hardening artifact)、“晕状伪影”(Blooming artifact) 或“线状伪影”(Streaking artifact);
④信噪比的降低和对比剂密度的不足,可因为患者过于肥胖、 选择采集时相不合适、心电调制选择了不合适的管电流和管电压导致。
(2)读片和书写报告的医生必须了解和掌握各种三维重组技术,并能 够对图像伪影加以分析。
(3)在阅读CTA图像前,首先阅读CT平扫图像。 (4)观察冠状动脉树应该逐个节段循序渐进进行。 (5)观察病灶应该在多个角度和体位进行,建立三维立体的概念。 (6)对病变的观察和描述不仅仅包含狭窄程度,还应包含斑块累及范
1、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以下简称 ICA)的比较
CTA较ICA能够提供更多的斑块信息。 CTA较ICA能够提供更多的心脏和冠状动脉以
外的信息,如心肌、心包、瓣膜、肺等。
2、冠状动脉CTA对医生的要求
经过培训考试,获得由心血管CT证书委员会(Certification Board of Cardio-vascular Computed Tomography)颁发的资质证书; 或者获得美国医学专业学会颁发的资质证书(American Board of Medical Specialty societies)。
上岗医生需要有以下知识:(1)正常心脏和冠状动脉解剖;(2)冠 心病的病理生理和其它知识,如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3)冠状动 脉和心脏在增强CT和非增强CT扫描时的表现;(4)CT技术及其限 度;(5)会使用三维后处理工作站;(6)能够识别图像伪影。
3、潜在的原则
(1)三维重组和工作站:观察图像应该在三维工作站上完成。各种三 维重建方法都是有用的,如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层面重组 (MPR)、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技术(VRT)。
பைடு நூலகம்
VRT图像
MIP图像
CPR图像
Images courtesy of KEIO University
5、非增强扫描:冠状动脉钙化
(1)冠状动脉钙化扫描在很多中心仍然是常规工作,放射 线剂量约为0.5-1.5mSv。
(2)传统的Agatston积分,常用的还有容积积分 (Volumetric score),质量(Mess)积分不常用,因 为缺乏足够的正常值范围可参考、没有足够的研究数据和 组织学对照。
冠状动脉CTA诊断报告 书写的规范化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吕滨 2010.10.15
背景
临床诊断报告的格式和内容不规范 2009年美国心血管CT协会(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computed tomography, SCCT)发布了由Raff教授牵头书写的《冠 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诠释和书写报告指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