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路灯照明工程主要工序施工工艺及标准

谈路灯照明工程主要工序施工工艺及标准

谈路灯照明工程主要工序施工工艺及标准摘要:从电缆保护管敷设及电缆沟开挖、检查井开挖及砌筑、接地
保护等方面,分别阐述了路灯照明施工工程中主要工序的施工工艺及标准,并就送电试运行的送电程序进行了总结,旨在让更多人了解路灯照明工程,为城市建设增添光彩。

关键词:路灯照明工程,接地保护,电缆敷设
1 电缆保护管敷设及电缆沟开挖
1)电缆沟开挖。

根据测量标示的线路人工开挖土方。

先自检后再经甲方或监理人员检查验收后,方可敷设电缆保护管和回填,回填时不准填腐质土、矿渣和较大石块等。

回填时分层夯实,夯填时应一夯压半夯、排夯进行,每填20 cm 厚夯实一次,应达到人行道密实度的要求。

2)电缆保护管。

采用的管材经目检合格,并且应具有质量证明书,经工地质量检验人员验收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和领用。

护管敷设完毕后,应检查各管口是否光滑,管内应无异物并穿8号铅丝备牵引电缆用。

钢管之间采用套管满焊,焊接处采用防腐沥青漆防腐(做法:刷沥青漆两遍);保护管进入检查井内,需做喇叭口并用防腐沥青漆防腐(做法:刷沥青漆两遍);套管长度要求:SC80镀锌管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5 cm,SC100镀锌管套管长度不得小于20 cm。

SC50镀锌管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0 cm。

2 检查井开挖、检查井砌筑、盖板及井具安装
1)检查井开挖。

检查井采用人工开挖,严格按照设计位置及要求开挖,并根据土质情况,人行便道上按1∶0.33的放坡比例进行放坡,挖出的土应堆砌在距井口周边0.8 m以外的地方;井坑开挖时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应控制在直径方向±2 cm,深度方向-5 cm,开挖时精心控制。

2)检查井安装及砌筑。

电缆检查井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砌筑,底部做30 cm毛砂垫层,夯实找平后,干砖铺底。

用C15混凝土砌块砌筑,M10水泥砂浆砌筑,内径1 m,待砌体砌筑高度为900 mm时,安装厚度为120 mm的预制混凝土盖板,盖板预留直径为700 mm的孔洞。

在盖板安装完毕后,再用C15混凝土砌块砌筑300 mm高的井体,最后安装铸铁防盗井盖。

内外壁抹面均采用1∶2.5水泥砂浆,具体做法采用抹两遍,其中一遍抹面,一遍找平,成型后内外井壁均应平滑光亮,砌筑时电缆挂钩应预埋;灯基穿线管、电缆保护管出入口应预留孔洞。

待井砌筑、抹灰完成3 d后,外壁周围回填夯实,回填时分层夯实,夯填时应一夯压半夯、排夯进行,每填20 cm厚夯实一次。

井内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直径方向±2 cm,深度方向-5 cm,施工时精心控制。

预制电缆检查井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底部做10 cm混凝土垫层,大小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垫层做好后安装混凝土预制井筒,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3 接地保护
1)垂直接地体所用的钢管,其内径不应小于40 mm、壁厚3.5 mm;角钢应采用L50 mm×50 mm×5 mm以上,圆钢直径不应小于20 mm,每根长度不小于2.5 m,极间距离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接地体顶端距地面不应小于0.6 m。

2)水平接地体所用的扁钢截面不小于4 mm×30 mm,圆钢直径不小于10 mm,埋深不小于0.6 m,极间距离不宜小于5 m。

4 基坑开挖、浇筑及回填
1)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时,首先按测量好的位置,按设计基坑尺寸并考虑40 cm支模空间采用人工开挖,坑底铲平夯实;挖好后复测灯基坑位置及几何尺寸、标高等;其各项允许偏差为:标高-5 cm,几何尺寸+2 cm。

2)基础混凝土浇筑。

基础混凝土浇筑前,首先要做好模板支护工作,模板要求表面平整且接缝严密,支模的允许偏差为相邻两模板之间高差3 mm,模内尺寸为±10 mm,另外按要求安装好各种预埋件如:地脚螺丝和φ50穿线管。

混凝土浇筑时,用φ50振动棒振捣,使用自备发电机解决施工用电。

浇筑后,检查地脚螺丝位置应符合要求,穿线管无堵塞现象,初凝前上表面压光抹平。

按规定留置试块,养护28 d后送实验室测试抗压强度。

3)灯基回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