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伟大的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有其丰富的内涵,包括对党忠诚、信念坚定,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依靠群众、团结友爱等内容。
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欢迎查阅!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一、校园文化氛围的引领: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各校结合九月份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的主题,开展“扬长征精神,做红军传人”主题班会活动,讲述长征历史故事,激发同学们对长征历史的探究兴趣,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行为规范教育。
二、班级实际问题分析:我班是个平行班,学生在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等方面有待提高。
尤其在学习方面,学生普遍缺乏拼搏精神。
望通过教育、引导方式,使学生继续弘扬长征精神,做红军传人,培养受挫心理,增强自制能力和自觉意识,改掉懒惰、怕苦的坏习惯,持之以恒地认真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活动目标:一、让学生了解长征历史。
二、教育、引导学生继承并弘扬长征精神。
三、培养学生坚强意志。
活动时间:10月底11月初。
活动地点:高二(3)班教室。
参加人员:高二(3)班全体师生。
活动准备:一、安排学生搜集工农红军长征故事,认识中国革命历程,体会红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根据长征故事编排文艺节目(舞蹈、演讲、配乐诗朗诵等)。
三、推选代表参加长征知识竞赛。
四、成立组委会进行评比。
五、布置会场(本班教室)六、聘请有关领导和教师参加。
活动过程:一、引入班会主题:主持人宣布“高二(3)班‘扬长征精神,做红军传人’纪念红军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二、回顾长征:1、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共产党人是民族的脊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壮举震惊世界,星星之火,终得燎原。
舞蹈表演:《军中姐妹》。
2、长征的壮举印刻着华夏子孙不屈的精神,让长征的精神永放光芒。
演讲:《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
三、学习长征:知识竞赛大比拼:1、每组四名选手,共两组。
2、题型:必答题、抢答题、选择题。
3、内容:有关红军长征背景、过程、人物、故事、意义等。
4、组委会评议后颁发奖品。
四、歌颂长征:长征的壮举呈现着共产党人的无比智慧。
配乐诗朗诵:毛泽东《七律·长征》。
五、继续长征:老师以冰心一首小诗进一步勉励学生做一名坚强有毅力的人。
班会后讨论:怎样培养坚强意志?六、领导老师做总结讲话。
七、主持人宣布:“‘扬长征精神,做红军传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长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2教学目的: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了解长征、认识长征精神并且联系到我们的学习及生活是十分有益的。
通过主题班会从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观向上、勤奋刻苦的坚定信念。
而且在这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时,开这节主题班会也更具意义了。
教育手段:多媒体、视频、说故事、朗诵等教学重点:认识长征与当代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的关系教学程序:引入:大家知道吗?今年是长征胜利的第几年了?(70周年)对,可见我们的同学都很关心国家大事,大家对长征也有自己的了解了,比如:爬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等等。
那现在我们就通过一段影片来了解那段中国革命的伟大史诗吧!影片:《长征的记忆》讲述:这些刻满沧桑的面孔,都是曾亲历长征的老红军们,这些幸存下来的生命,早以成为我们民族的骄傲。
虽然他们正如时光一样渐渐老去,但精神却依然照耀着不灭的光辉。
虽然我们难以想象他们长征时那年轻的容颜,难以想象他们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中所经历的种种艰难困苦,却依然能从这饱经风霜的目光中感受到一种无法征服的意志。
他们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段伟大岁月的见证。
而留给我们的却是一个思想的宝库!主题:《长征精神》设问:用简短的话描述什么是长征精神?学生A:长征精神就是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学生B:长征精神就是乐观向上,团结奋进!学生C:长征精神就是实事求是,严格纪律……讲解:同学们从刚才的影片中以及认识的长征较为扼要的说出了自己认识的长征精神,那么,我们也来听听胡锦涛主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长征精神吧。
影片:《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片段讲解:胡锦涛主席在会上高度的总结了红军长征的精神,而在我总结来就是以下的五点:理想科学、信念坚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独立自主、唯实创新;顾全大局、紧密团结;为了群众、依靠群众。
讲解:就是因为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广大红军将士才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
缺衣少食,弹药匮乏,吃的是草根,咽的是树皮,头上敌机轰炸,四周敌军围追堵截,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走出了雪山草地,翻越了高山峻岭,实现了三大主力会师,走上抗日救国前线。
这就是理想科学、信念坚定。
各路红军的长征,都遭受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与数倍于自己的强大敌人进行过生死决战,而且国民党军队有飞机大炮,红军却只有步枪尽管有巨大牺牲,但最后都摆脱了敌人的围堵。
如果不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怎么会创造这样的奇迹?在长征初期有共产国际的支援,可是来的指挥员李德虽然是城市战的高手,却对中国的情况了解不多,导致了革命的失败,后来在以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独立且切合中国实际地指挥下最终取得长征乃至革命的胜利。
这就是独立自主、唯实创新。
作为一个团体,长征中的红军部队只有顾全革命、民族的大局,紧密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比如在过黎族区的时候,如果没有处理好民族关系,红军也不能顺利通过。
当然大家也知道,只有红军为了群众的幸福而斗争才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在长征中也才有了充足的粮食支援。
红军与群众也就是鱼与水的关系,在群众的支持下也有了这样的一个奇迹。
讲解:以上也是老师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当然这样或许会抽象了,在长征中有许多故事却能生动的体现长征精神,而故事总能让人回想起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
故事也总能唤起人们心中那盏长眠的灯。
爱听故事的人也总是爱思考,思考故事给我们留下的痕迹……故事:《见面礼——小红军的盐》(1935年6月上旬,红四方面军强渡金沙江以后,部队开始准备与中央红军会师了。
上级要求,各单位要尽最大力量多筹些粮、盐,可是,由于当地军阀、土司头人的欺骗宣传,在红军未到之前,老百姓都躲进山里去了,村里空空荡荡的,一贫如洗。
走到村尾,突然发现一间破屋里透出一线昏黄的灯光。
“有群众!”小红军们兴奋得叫出声来,赶紧跑过去,进屋一看,只见一位藏族老人正慌慌张张地收拾桌上的一个小瓦罐。
大伙凑上去,只见瓦罐里果然盛着半罐雪白的盐粒。
李队长上前商量,要买一些,老人不理;李队长又掏出几块银元,老人却把头一低,出门走了。
“哇——盐!”“小地牛”叫了起来,原来,他看到桌上散落着几粒盐花,是老人慌忙中撒落的。
“小地牛”小心翼翼地用纸把盐花包好,准备带走。
“放下。
”队长制止了他。
然后,带着小战士们给老人打扫起房子。
夜里,红军部队执行纪律,不进入民宅,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就露宿在了街头和房屋的矮檐下。
红军的表现被藏在山头的藏族群众看得一清二楚。
第二天,那位大爷带着一位通司(翻译)回到村里,找到宣传队,非要把那半罐盐送给部队。
小红军们死活不肯收。
大爷没办法,便告诉他们,说是离这里不远的白云山上有一种白石头,在缺盐的时候,当地群众用它熬过盐,只是味道有些苦涩。
于是小战士们向老乡借来铁锤、筐子,登上高高的白云山,在老大爷的指点下,找到了那种石头。
“小地牛”举起铁锤敲下一块,用舌头舔舔,大叫起来:“啊,真有咸味儿!”大家纷纷挥起锤子,顿时,山谷里回响起一片“叮叮当当”的敲击声。
晚上,小红军们每人背了满满一筐小石块回到宿营地。
当晚,大家不顾一在的劳累,以班为单位,升火熬盐。
红红的火光,映得蹲在锅前的“小地牛”脸上生彩。
那位藏族老大爷这边看看,那边转转,忠实于“技师”职责。
约摸熬了一个多钟头,锅边上起了白色的盐花,“小地牛”拍手高喊:“快看哪,我们的盐熬出来啦!”宿营地沸腾了。
同志们像打了大胜仗一样,议论着,说笑着,围着锅灶唱起了歌儿。
盐越熬越多,一钵钵地集中起来。
“小地牛”悄悄地用荷包装了两包最细最白的盐。
他想在与中央红军会合的时候,把它当作见面礼,送给中央部队里第一个见到的小红军!)讲解:盐,这个生活中最平凡的调味品,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却是如此的珍贵。
没有人可以想象得到掉落的一粒盐,对他们的意义有多大……此时,我们的同学也可能有很多关于长征的故事要和大家分享,那有那位同学起来呢?学生D:《牛粪上的灰灰菜》学生E:《一口行军锅的故事》讲解:我们的两位同学说的故事都很感人,而且他们也很煽情。
可因为时间原因,我们只能请两位同学来说这些故事。
改天我们让同学们在课上再交流。
从这些故事中我们不难体会到长征的艰辛,以及红军战士的坚强。
不过更直接的是我们体会到了红军战士的吃是多么的艰苦!一.图片展示:《红军的食物,炊具》设问:俗话说:?°吃饭是为了活下去,而活下去并不是为了吃饭。
?±那么你真正读懂这句话了吗?那我就把同学们存在的问题归为以下几个问题:问1:吃饭是种负担吗?讲解: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是否发觉吃饭成了一种负担?也许你只是在课间匆匆地跑到小卖部,啃个面包,捧杯牛奶就是一顿。
可是你是否知道吃好吃饱更是为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而长征中的将士们的吃饭又是为了什么。
他们是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是为了继续完成伟大的长征。
不论饮食条件是多么的艰苦,他们都缧紧裤腰带继续走下去。
吃饭对他们来说也许真是种负担,但这是一种怎样的负担?可想而知。
问2:你挑食偏食吗?讲解:今日不同往昔,大家的生活都红红火火,鸡鸭鱼肉应有尽有,此时的你却嚼起嘴,高喊到素食的年代已经到了。
正眼都不看那些香喷喷的饭菜。
难道真的是素食的时代,也许你忘了,正常的饮食才能促进你身体的全面发展。
也许你忘了,长征中将士们连挑食的机会都没有。
挖草根、吃野菜,他们把能吃的东西都找遍了。
他们可想不到在七十年以后他们的子孙后代会挑食偏食!问3:你浪费粮食吗?讲解:收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许你不经意就可以在垃圾堆里或是抽屉中乃至地板上发现半个面包,喝了一半的奶茶。
也许你并不关注它们,不要浪费,然而你真的作到了么?我想老师本身也在自我反思,自己也未很好作到,但想到长征中的将士将将要送进嘴里的草根树皮喂别人时,才明白浪费意味着什么?二.过渡:在长征中除了吃,当然衣着也不能忽视。
讲解: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军需部长》的故事,他把自己的棉衣都让给了别人,最终他变成的雪山的一座雕塑。
大家可以想想冬天到了,大家穿得都很温暖吧。
在这温暖中,大家能否体会到“军需部长”留给大家的故事。
而在实际生活中的你是怎样呢?我归结了以下三个方面:1、“风流不怕寒流”君不见,班中部分同学为了更显风流,就在牛仔裤上做*,今天来一个洞,明天来一个横,这样就是所谓的风流了么?2、“时尚引领现代生活”现在社会上多了许多的奇装怪服,而这种的时尚也流到了校园中来,或许我们的同学多了点时尚的气息,可是却忘了朴素也是一种醇厚的美!3“名牌造就华丽人生”放眼去,现在我们同学间李宁、耐克比比皆是,名人广告也屡见不鲜,在此时攀比的恶习也开始悄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