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2.1项目概况 (2)2.2施工环境 (2)2.3主要工程量 (3)2.3.1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数量表 (3)2.3.2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数量表(中央分隔带数量表) (3)三、施工布置 (4)四、总体施工方案 (5)4.1边沟 (5)4.2改沟 (5)4.3截水沟 (6)4.4急流槽 (7)4.5沉砂池 (7)4.6片石排水沟 (8)4.7路缘石 (9)五、主要施工程序和方法 (9)5.1路基路面排水施工工艺 (9)5.1.1施工准备 (9)5.1.2测量放样 (9)5.1.3沟槽开挖 (10)5.1.4盲沟填筑及预埋波纹管 (12)5.1.5.底板浆砌片石 (12)5.1.6预制砼及钢筋砼盖板的安装 (12)5.1.7边沟沟槽回填 (12)5.2中央分隔带排水工程工序流程 (14)5.2.1中央分隔带纵向排水盲沟及PVC管 (14)5.2.2中央分隔带横向Φ16cm排水管 (15)六、质量保证措施 (16)七、安全保证措施 (16)7.1、建立健全安全保证组织体系 (16)7.2、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 (17)九、环保要求 (18)附图1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19)附图2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20)附图3 安全保证组织框图 (21)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施工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1《.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广元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2.《瓷窑铺至电子路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3.《广陕、广巴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地质详勘报告》;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5.《瓷窑铺至电子路道路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6.《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满手规范实施指南》(第二版);7.与业主签订的“勘察、设计合同”。
二、工程概况2.1项目概况瓷窑铺至电子路道路建设工程位于广元城北,起于广元市利州区工农镇-瓷窑铺北,接国道线G108线公路。
里程桩号K0+343.963,途经水池坪、姚家岩、南止于广元市利州区乔家沟里程桩号K4+175.050,全长3.831km。
2.2施工环境本项目呈总体南北向展布。
地势总的趋势西北高东南低,由摩天岭中高山依次向中山盆地边缘低山、丘陵过渡。
项目区出露岩质多为粉砂岩、泥岩,土质多为砂质粘土、粘质砂土以及粉砂土。
测区不良地质表现为软弱地基、崩塌、滑坡、顺层边坡等。
水文气候由于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温温和湿润,雨量较多。
历年平均降水900-1100毫米,雨季为6-9月,年平均气温15℃左右。
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
根据赋存条件和水理特征,工作区主要分布松散堆积砂砾卵石层孔隙水、红层砂泥岩风化带孔隙裂隙水、砂页岩层间裂隙水和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
2.3主要工程量2.3.1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数量表2.3.2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数量表(中央分隔带数量表)2.3.2.1竖井及横向排水管、急流槽2.3.2.2纵向排水管及盲沟,其中纵向排水沟共分为17段。
2.3.2.3路缘石路缘石共分为K0+344-K1+870和K1+220-K4+175两段,分别长1526m和2955m,C25砼路缘石用量分别为296m³和573.3 m³。
三、施工布置3.1本项目全合同段主要划分为工农路基段、田坝子大桥段、莲花路基段,两段路基排水工程施工可以分区同时进行。
3.2各路基段分别配备挖掘机3台,推土机2台,铲车1台,压路机一台进行循环作业。
3.3路基排水工程属于中后期施工,所用水电设施可以按照原路基施工作业队已配备情况进行具体布置。
3.4各管段工程师和施工班组按照设计图纸和组织方案进行排水工程具体施工。
四、总体施工方案4.1边沟所有挖方路段及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路段,均设置边沟,采用Ⅰ、Ⅱ两种形式。
Ⅰ型边沟采用50cm×45cm的矩形横断面,沟身采用30cm厚M7.5浆砌片石加固;Ⅱ型沟采用50cm×70cm 的矩形横断面,沟身采用40cm厚M7.5浆砌片石加固。
填方段边沟采用Ⅲ型,矩形横截面50cm×70cm,沟身采用40cm厚M7.5浆砌片石加固。
边沟底铺设碎砾石及Φ10带孔波纹管盲沟。
4.2改沟按照设计图纸采用1m×1m、1.5m×1.5m、0.8m×0.8m三种结构形式,以M7.5浆砌片石砌筑和C15砼浇筑加固。
4.3截水沟根据路基段挖填方和边坡具体情况分为一下几种:(1)反压护道截水沟Ⅴ-1、Ⅴ-2型;(2)路堑平台截水沟Ⅵ型;(3)堑顶截水沟Ⅶ-1、Ⅶ-2型;所有截水沟均采用M7.5号浆砌片石砌筑。
4.4急流槽当边沟、排水沟出水口受地形限制落差较大时,设置急流槽。
挖方与填方边沟急流槽断面形式为矩形,坡面槽深40cm,跌水70-80cm,槽宽50cm,采用30cm厚M7.5浆砌片石砌筑。
路堑平台或堑顶截水沟过渡至填方边沟时,设置急流槽,横断面形式为矩形,槽深40cm,槽宽30cm,槽壁及槽底厚25cm,采用M7.5砂浆片卵石砌筑。
4.5沉砂池沉砂池适用于荒坡或林地路段的边沟出水口和地下出口的散水,避免造成山坡的破坏和农田的冲刷,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
4.6片石排水沟片(卵)石排水沟勇于软弱地基浅层处理或一般路段(非软弱地基)地表潮湿需加强排水疏干地表水的路段。
所采用片(卵)石材料强度不小于MU30,进行软弱地基的换填从而达到排水的目的。
分为横向和纵向片石排水沟,片卵石填筑地面线以下坡度1:1.5,地面线以上1:1。
4.7路缘石以预制C25砼砌筑20cm宽50cm高中央分隔带路缘石。
五、主要施工程序和方法5.1路基路面排水施工工艺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沟槽开挖—盲沟填筑及预埋波纹管—底板浆砌片石—安装预制砼及钢筋砼盖板—沟槽回填5.1.1施工准备现场机械设备、施工用材料和人员须提前配备充足,现场管段工程师负责调配指挥,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实施作业。
5.1.2测量放样(1)中线测量在施工中,根据设计设定的路线控制点,在现场测中线的起点、终点控制中心桩(用木桩固定,桩顶钉中心钉设定)。
(2)坡度板埋设坡度板间距设为10米左右,当机械挖槽时应在人工清槽前埋设坡度板。
坡度板应埋设牢固,不应高出地面,伸出槽帮长度不小于30㎝。
坡度板的截面尺寸为8×20㎝。
坡度板上的管线中心钉和高程板的高程钉保持垂直。
5.1.3沟槽开挖(1)沟槽断面形式沟槽开挖形式根据开挖深度和土质不同,分为垂直开挖和放坡开挖两种。
垂直开挖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按下式计算:B=D+2(b1+b2+b3)式中B—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mm);D—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mm),查《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222;b1—管道一站的工作面宽度(mm),可按下表采用;b2—管道一站的支撑厚度,可取150~200mm;b3—现场浇筑混凝土或钢盘混凝土管渠一站模板的厚度(mm)。
(2)沟槽开挖沟槽挖土采用机械和人工结合的方法施工。
为防止扰动槽底土层,机械挖除控制在距槽底土基标高20~30㎝处采用人工挖土、修整槽底。
沟槽挖土,随挖随运,及时外运至业主指定地点,沟槽边不得堆土,以减少沟槽壁的站压力。
为保证槽底土的强度和稳定,施工时不得超挖,也不能扰动;当发生超挖或扰动时,必须按规程进行地基处理。
(3)沟槽排水处理采用坑内明沟排水,在坑底随同挖方一起设置集水井。
并沿坑底的两站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抽出坑外,施工排水最后经过沉砂池,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4)注意事项1.槽底需设排水沟时,工作面宽度b1应适当增加;2.管道有现场施工的外防水层时,每站工作面宽度宜取800mm。
3.管道结构宽度无管座时按管道外坡计,有管座时,按管座外皮计。
4.由于本项目路基路面排水管道结构外缘宽度D1≤500mm,所以管道一站的工作面面宽度均为400mm;5.坡顶开挖宽度的确定:垂直开挖时坡顶开挖宽度与坡底宽度相同,放坡开挖时按照坡度系数计算得出坡顶宽度。
6.由于本项目所处地理位置地势所致,K2+200路基位置为高边坡深挖路堑,坡度太高,机械无法进行材料运输,排水沟施工材料需用人力从谷底材料堆积区运往施工现场。
5.1.4盲沟填筑及预埋波纹管部分路段边沟采用Ⅱ型边沟,槽底设置2-4cm碎砾石盲沟,并在其中设一根φ11cm纵向有孔HPDE透水管,每隔20~30m左右设一道φ10cm带孔波纹管。
5.1.5.底板浆砌片石(1)片石应分层砌筑,宜以2-3层砌块组成一工作层,每一工作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
各工作层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
(2)外圈定位行列和转角石,应选择较为方正尺寸较大的片石,并长短相间地与里层砌块咬接,砌缝宽度一般不大于40mm。
5.1.6预制砼及钢筋砼盖板的安装首先安装43cm高C20预制砼边沟侧墙,然后预制钢筋混凝土边沟盖板安装采用自卸吊进行运输安装,人工进行调整。
在安装边沟预制砼及钢筋砼盖板时应先在边沟壁上垫1cm厚M7.5砂浆进行调平。
5.1.7边沟沟槽回填管涵工程经监理工程师主体结构隐蔽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回填。
以免晾槽过久造成塌方,挤坏管道或管道接口抹带空鼓开裂;雨季易产生泡槽、漂管或造成回填作业困难。
管线结构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施工,且回填尽可能与沟槽开挖施工形成流水作业。
(1)回填土的含水量必须符合要求,当回填土的含水量过大时,根据天气、现场情况,采用晾晒或掺拌石灰粉的措施,以达到回填土的最佳含水量。
(2)沟顶以上0.5m范围内用人工夯填,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
沟顶1.5m以上用推土机配合压路机进行回填。
具体施工操作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3)回填土高度至路床以下15cm为止,待该施工段全部管线工程完成后,集中对该部分进行回填压实处理,以保证路基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4)回填前清除槽内杂物、排除积水。
(5)沟槽两站须同时回填,且两站高差不得超过30㎝,管顶以上50㎝范围内应特别注意夯实设备的选用,以防止对管道结构造成损坏。
(6)回填土每层虚铺厚度为20~25㎝。
(7)回填土中不得有碎砖、石块。
(8)分段回填时,相邻段的接茬应呈阶梯状,且不得漏夯。
(9)每层回填完成后必须经质检员检查、试验员检验认可后方准进行下层回填工作。
5.2中央分隔带排水工程工序流程5.2.1中央分隔带纵向排水盲沟及PVC管1、施工放样:按照图纸的断面尺寸要求,放样确定排水盲沟的开挖面标高(在路槽下30cm为排水盲沟底面标高)并计算出开挖深度标记在木桩上。
2、开挖基坑:严格按照图纸横断面尺寸开挖,确定开挖上底为64cm宽、下底为26cm宽的梯形断面及深度。
根据工程量大的施工段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开挖完毕后用人工整修,清理弃土,工程量小的施工段采用人工开挖并清理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