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粉笔逻辑判断听课笔记(整理版)

粉笔逻辑判断听课笔记(整理版)

粉笔判断推理听课笔记(整理版)第一章图形推理、位置规律:元素组成相同(特征:图形特征和数量都相同)1、平移:①直走(上下、左右、斜对角),绕圈(顺时针逆时针)②步数:恒定、递增、递减(等差)③对比:利用对比思维做题2、翻转、旋转:①旋转:方向:顺时针、逆时针;常见角度: 540、900、1800②翻转:左右、上下、对称轴二、样式规律元素组成相似特征:线条重复出现)1 、加减同异:(1)相加减;①求异:求同求异;②求同:去异求同;③相加相减;2)特征:线条重复出现2、黑白运算:(1)特征:图形轮廓和分隔区域相同,内部的颜色相同2)方法:相同位置运算;3)区分:黑块数量相同——优先平移;黑块数量不同,优先黑白运算;注:在确定可能是考黑白运算后,从问号处下手解决问题更快)三、属性规律特征: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1 、对称性:(属性优先考虑对称);( 1 )对称轴;(2)中心对称(旋转180°后仍然可以对称的图形)(3)常考:对称轴的数量、方向等。

2、曲直性:(复合考法较多)(1)全曲;(2)全直;(3)曲直。

3、开闭性:(1)特征:完整图形留缺口。

(2)常考:全封闭、全快放、连同、不连通等四、特殊规律——功能元素1 、点:( 1 )看点与其他图形的作用;(2)看点与点之间的关系;(3)两个点可以连城直线与原图的关系;2、箭头:(1)观察指向;(2)箭头与箭头之间的关系。

五、数量规律特征: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数量规律明显1、考点:点、线、面、素;2、点数量:线与线的交点(切点、曲直交点、直线交点)(1)线条交叉明显;(2)乱糟糟一团交叉点;(3)相切较多3、线数量:(1)直线特征:多边形、有单一直线出现;(2)曲线特征:曲线图形(全曲线图、圆、弧);4、笔画数:一笔画、两笔画;(1)一笔画:线条之间连通;奇点数为0或2;(2)常见数笔画数的特征图:五角星、切圆交圆、“日”字变形、“田”字变形、出头端点较多;5、面数量:(1)数白色封闭空间,且不能重复数;(2)生活化图形,粗线条图形中留空白区域。

6素数量:(1)元素种类、元素的总个数都需要注意;(2)特征:一个大框里有多个独立小图形。

7、部分数:(1)线条与线条连接在一起叫一部分(数黑色区域);(2)特征:生活化图形,黑色粗线条图形。

六、空间重构(优先考虑相对面破题,做题结合选项做排除错误选项)1、对立面:(1)特征:两个相对面只能看到一面,即不能同时出现;(2)判断相对面:①同行或同列相隔一个面;②“ Z”字形两端(紧邻“ Z”字中线的面)。

2、相邻面:构成直角的两条边是同一条边。

(1)相对位置法:图形指向性明显;(2)画边法:①结合选项,找一个特殊面的唯一点或唯一边;②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描边(注:描题干和描选项的边时,必须同是顺时针或同是逆时针,唯一点或唯一边也要准确对应);③结合排除法第二章类比推理、语义关系1、近义关系、反对关系1)常见二级辨析: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2)拆成单字找关系:①出题人自动将词拆开;②两组词语之间没有逻辑关系时可以考虑拆开。

2、比喻义、象征义:如:月亮:玉盘;松鹤:长寿二、逻辑关系1、全同关系:老鼠:耗子;春夏秋冬:四季;2、并列关系:(1)矛盾关系:生:死;对称:不对称;(2)反对关系:苹果:香蕉;红色:白色。

三、包容关系1)种属关系:A是B的一种;苹果:水果;2)组成关系:A是B的组成部分;轮胎:汽车;(注:能单独用“是”造句的是种属关系;如:苹果是水果,但不能说轮胎是汽车,也不能说汽车是轮胎)四、交叉关系如:女士:公务员(有的女士是公务员,有的公务员是女士)有的A是B,有的B是A;有的A不是B,有的B不是A。

五、对应关系1、材料:小麦:馒头;2、工艺:白酒:发酵;3、功能:相机:拍照;4、属性:盐:咸;5、时间顺序:6、依据:7、因果:8、职业:、解题思维 1、看提问:“属于/符合”,“不属于/不符合”;2、看题干:识别有效信息,找准关键词、关键句;3、看选项:当纠结时采用对比的思维进行排除,最终选择更符合题干要求的选 项,要学会接受不完美。

考点一:快速识别有效信息 方法一:关键词一一主体、客体(主体、客体不符合定义的排除;不是每题都有 主体、客体,但出现了主体、客体要重点看) 主体:行为、活动的发出者。

客体:行为、活动作用的对象。

方法二:句式之“条件+结果”r 方式:时间:;从而目的: 方法三: 1、优先看到概念所在的那句的句号。

第三章定义判断;利用 原因: 因为;由于导致 达到2、注意阅读补充说明一一“即” “也就是说” “换句话说”等,因为在这里我们可能更容易的理解题干定义。

考点二:小技巧一一同构选项排除法1、同构选项:意思相近、相似,结构相近的选项。

2、解题思维:同构选项如果出现,直接排除。

第四章逻辑判断常考:翻译推理、排列组合、日常结论、逻辑论证、翻译推理1、等价关联词(“前推后”“前-后”)①若②只要巧记:③所有只要看到:“如/就” “都”“④为了一定/ 必定的充分条件2、推理规则之“逆否等价” 符号表示:A—B=-B—-A 文字表示: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无必然结论(不确定)例如:如果某人是北京人,那么他一定是中国人。

(北京人-中国人)A、北京人-中国人B、一中国人北京人C、一北京人-D、中国人- 递推关系:A—B; B—C;那么A—B—C, A—C。

(①使用原则:能“串”多少“串”多少;②适用情况:题干中有词出现两次;③找到头和尾:出现一次的词)①不变形:除非A 否则不B : B -A除非A 否则B : - B -A的基础/假设/前提/关键/必要注:谁是必不可少,谁在箭头后;如: A 是B 的基础,知A 是必不可少的,那么 B — A o4、“且”和“或”(1) A 且B :二者同时成立;等价关联词:“和”;“既 (2) A 或B :二者至少一个成立(三种情况)(注:A 、B 之多一个成立,那么-AA 我今天吃火锅B 、我今天吃烤肉 (A B 都正确)A 、带你去巴黎B 、带你去东京 (A 、B 都错)B -巴黎-东京D 、-东京-巴黎 (C 、D 都对) “或”关系为真,否定一项得到另一项。

例:我想带你去巴黎或东京。

(只要不去巴黎,那么绝对去了东京;即-巴黎-东 京)3、翻译规则“后推前”“后-前”②除非否则不但是等价关联词:或者;或者或者 至少一个例1: 我今天吃火锅和烤肉。

例2: 我想带你去巴黎或东京。

(3) “或”的翻译:“否一推一”注:出现确定结论时,列出式子后结合选项做排除。

(4)要么A 要么B:二者只有一个成立。

等价关键词:(5)推理规则之“德?摩根定律”①-(A 且 B )=-A 或-B ;二、排列组合 1、排除法、代入法(1)排除法:读一句排一句;(2)代入法:选项带入题干验证;注:题干条件是确定的(给的条件没有“假”的可能),优先排除法;题干条件不确定的(给的条件有可能“真”有可能“假”),尝试代入法。

2、信息最大化(辅助技巧) 题干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词(高频关键词),以此作为推理的起点。

3、符号“ =”的巧妙使用往往涉及年龄、成绩、收入、身高等大小比较时用“>”“>”“=”来表示他们的 关系。

4、表格的使用:题干涉及多个对象,3个以上信息时,用列表法。

三、日常结论1、不选:逻辑错误、无中生有、偷换概念定,必须,肯定,只要就,只有才。

(3)程度词:最、极大、很 范围扩大:(结合题目看) 注:警惕“五大坑”:“更”“最”“越”“首”“极”。

3、优选:可能性词汇:可能、有的、有些只能有一个 ②-(A 或 B )=-A 且-B ;“-”进去“且” “或”互变2、慎选:(1)比较关系:比;越来越 ;更 ;(2)绝对词:;(4)四、逻辑论证1、找论点1)找关键词: 因此、所以、由此推出、据此可知2)首尾句原则;3)结合提问方式,问什么找什么。

2、加强类标志词:加强、支持、赞同、证明、论断成立的前提/假设/ 必要条件注:不能加强,可优先考虑排除法。

3、加强之搭桥(力度最强)提问方式:“前提”“假设”“必要条件”(可优先考虑搭桥)搭桥方法:论据-论点(提取关键词,另外注意搭桥方向)4、加强之补充论据(发现无法使用搭桥时用)必要条件:选项为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没它不行)提问方式:“前提”“假设”“必要条件”且没有搭桥选项。

解释原因:说明论点成立的原因。

3) 举例支持:证明论点成立的例子。

多吃芹菜有助于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

A、芹菜中的营养物质能够被人体吸收。

(必要条件)B、芹菜中的丁基酞物质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紧张,减少肾上腺素的分泌,从而降低和平稳血压(原理)。

C老李特别爱吃芹菜,困扰多年的高血压终于得到控制。

例2:区分例子、类比、无关选项。

中国人爱吃肉。

A、北京人爱吃肉;(举例)B、美国人爱吃肉;(无关)C英国人爱吃肉,他们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一样。

(类比)注:力度大小关系:搭桥>必要条件>原因原理>举例子>类比。

5、削弱(质疑、反驳、削弱、反对)1)否论点(力度最强,考的最多)——举反例、直接否定解题步骤:①找出论点;②想出削弱;③找出选项;例 1 :粉笔的老师没有才华。

削弱论点:粉笔的老师有才华;粉笔老师的张老师有才华。

A、粉笔老师都很帅。

(话题不一直)B、袁题库的老师挺有才华。

(主体不一致)C没有证据证明粉笔老师有才华。

(不明确选项)易错选项特征:①跑题选项:主体、话题不一致,不明确;②论点在讨论一种比较关系,选项说其中一个,错的可能性较大;③一般在论证题不选“对策”选项。

2)削弱之拆桥(力度仅此于削弱论点)特征:包含论点和论据中的关键词,并否定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必然联系。

例1、论点:我很幸福;论据:我很有钱;A、有没有钱和幸福没有必然关系;B、有钱的人也不会幸福;C有钱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3)否论据题型特征:①题干中出现支持方、反对方观点相反的情况,经常采用否定论据来削弱。

②结论是推测(推测无法验证的历史或将来)或建议(典型词:建议、应该等)时,经常采用否定论据来削弱。

选项特征:与论据表述相反。

例:小明长得像吴彦祖-小明一定很帅。

A、小明不帅;(否论点)B 长得想吴彦祖跟帅没关系;(拆桥)B、小明长得不像吴彦祖(否论据)6、什么时候考虑拆桥1)没有否论点的选项。

2)提问方式为“削弱论证”时,优先考虑拆桥。

3)论点与论据话题不一致。

7、拆桥的几种形式例:今天特别热,因为今天出太阳了。

出太阳,天气不热。

A、出太阳跟热不热没有关系。

B、有时候出太阳也不热。

C、出太阳不是影响气温升高的唯一因素。

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