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4章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42页]
第4章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42页]
货品检验 买方权利主张 5.卖方对货物的权利担保义务 6.卖方转移货物所有权的义务
1.关于交货时间
《公约》第三十三条: 卖方必须按以下规定的日期交付货物 (a)如果合同规定有日期,或从合同可以确定日期,应 在该日期交货 (b)如果合同规定有一段时间,或从合同可以确定一段 时间,除非情况表明应由买方选定一个日期外,应 在该段时间内任何时候交货;或者在其它情况下, 应在订立合同后一段合理时间内交货。
1980年4月11日于维也纳 1988年1月1日生 效 中国政府政府: 1981.9.30签署 1986.12.1.1交存核准书
10年酝酿,1978年 起草完成,四个部 分。适用范围;合
同成立;货物买卖; 最后条款
4.2.3 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贸易惯例
《国际贸易术语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2000) 《华沙牛津规则》(Warsaw-Oxford rules) 《美国对外贸易定义》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
合同的有效应以合同成立时,所处的环境继续存在 为前提(合同基础论)。
在签订不可抗力条款时,一般采用综合的方式。 (四)、免责条款
是指因遇到法定或双方约定的免责因素出现而发 生损失,订约一方或双方不予负责的条款。(与不可 抗力条款的区别) (五)、商检索赔条款
商检条款:哪个部门机构进行检验,在法律上作为 商品合格与否与双方当事人判决的一项重要证据。
3、涉及国际运输、国际保险、国际结算与支付等其他国际问题。 4、国际货物买卖不仅对受本国法律且受他国法律约束。
4.1.2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条款 1.法律性条款 (一)、法律适用条款
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自由地选择适用的 法律
不规定
适用《公约》
按国际私法规则如 最密切联系的原则
(二)、诉讼管辖权条款
诉讼管辖权条款是规定合同的有关事项发生争议 后,由何组织或何国法院行使该争议裁决权的条款。
理论上讲,法律适用同管辖权是两个独立的问题, 但在司法实践中,管辖权和适用法律又往往密切联系 在一起。
(三)、不可抗力条款
是指在合同履行中一旦出现了当事人所不能预见, 或无法避免、无法预防的意外事故,以致不能履行合同 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的责任或迟延履行合同的责任。
2.英美法
英美法系关于货物买卖的法律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判例法,货物买卖的一般法律原则均是由法官的判
例确立的; 另一种是成文法,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的《货物买卖法》
(Sale of Goods Act)和《美国统一商法典》(Uniform Sale of Goods Act)。
3.中国法
①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第四章第一节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规
定,第五章第二节关于债权的规定,以及第六章有关民事责任的规定,
②1999年颁行的《合同法》,第九章“买卖合同” ③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
4.2.2 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公约
1.《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与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成立统一法公约》
于1930年由罗马国际 私法统一协会开始制订, 二战期间搁浅,1964年在
索赔条款:是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签订的、一旦 合同发生争议,使订约一方遭受损失,受损一方如何 索赔。法院或仲裁机构是要根据索赔条款判断受损一 方是否有索赔的权力,赔偿金额如何计算等。
索赔条款一般应有如下内容: 1、索赔有效期 2、索赔范围 3、索赔证件
(六)、仲裁条款
指规定双方当事人他们之间业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的争议, 自愿提交第三方进行裁决的条款。
仲裁条款有如下三种法律效力:
1、排除法院管辖 2、受理争议的前提 3、执行裁决的依据
2. 重要条款 (一)效力部分
1、合同的开头部分 2、合同的结尾部分 (与合同的生效时间、合同的法律适用有密切关系)
(二)权利与义务部分(合同内容的主要部分)
1、标的物条款 3、保留所有权条款 5、支付条款
2、价格条款 4、装运和保险条款
4.3 卖方与买方义务
4.3.1 卖方义务
《公约》第三十条: 卖方必须按照合同和本公约的规定, 交付货物,移交一切与货物有关的单据并转移货物所有权.
基本义务是交货:实际交货和象征性交货
交付货物和单据转移所有权
交货义务: 卖方货物品质担保义务
卖方对货物的权利担保义务
1.关于交货时间 2.关于交货地点: 3.关于移交单据 4.关于货物品质担保
海牙会议上正式通过
没有起到统一国际货物买卖法 的作用, 原因:内容比较烦琐, 概念比较晦涩难懂
于1972年8月 23日生效, 7个参加国家
于1972午8月18日生 效,8个参加国家
2.《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由于1964年海牙会议 通过的两项公约都未 能达到统一国际货物 买卖法的预期目的
Hale Waihona Puke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 委员会于1969年 成立专门工作小组
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Economic School of SUT
张孟才
4.1 国货物买卖法概述
4.1.1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指营业地处于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所订立的货物买 卖合同
特征:
1、商品跨越国界,营业地在不同国家,货款反向流动。
2、非即时清结,从合同订立到合同的履行总有一段时间间隔。 (有汇率风险)
4.2 国际货物买卖适用的法律
4.2.1 关于国际货物买卖的国内法 1.大陆法
民商分立的国家:
以民法为普通法,以商法作为民法的特别法;民法的一般原则 可以适用于商事活动,但如属商法另有特别规定的事项,则应适用 商法的有关规定。 (法国、德国、日本等)
民商合一的国家:
只有民法典而没有单独的商法典,如意大利就只有民法典,瑞 士只有债务法典。它们只在民法典或债务法典中设立了有关货物买 卖的规定。
2. 关于交货地点:
《公约》第三十一条: 如果卖方没有义务要在任何其它特定地
点交付货物,他的交货义务如下:
(a)如果销售合同涉及到货物的运输,卖方应把货物称移交给第
一承运人,以运交给买方; (b)在不属于上一款规定的情况下,如果合同指的是特定货物或
从特定存货中提取的或尚待制造或生产的未经特定化的货物, 而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这些货物是在某一特定地 点,或将在某一特定地点制造或生产,卖方应在该地点把货 物交给买方处置; 在其它情况下,卖方应在他于订立合同时 的营业地把货物交给买方处置。(at the buyer’s dispos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