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5篇《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关于自然常识的诗歌。
全诗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语言优美、生动,贴近儿童的生活,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认“旋、蒲、降”等12个生字,会写“豆、纷”等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在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或课文插图。
2.学生准备:课前观察蒲公英、苍耳、豌豆这几种植物的样子,了解这几种植物是用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的。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
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
那么,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读了《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你就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设计意图:通过启发谈话,利用阅读期待,可以激发学生乐意阅读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1.教师范读课文。
播放有关蒲公英、苍耳、豌豆怎样传播种子的配乐录像片,教师伴着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你从这篇课文中知道了什么?2.学生自读课文。
(1)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轮流读课文,达到读得正确、读得流利的,由小组长为他打上“☆”,没有达到要求的,再把课文多读几遍。
(3)开展“我会读”的竞赛。
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后评议。
3.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听读、自读、互读、赛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不仅强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分享学习的快乐,提高“我会读”的自信心。
)三、识记生字,练习写字1.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先勾画出生字,再想一想:我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小组交流,互帮互学。
(3)教师点拨引导。
在学生互教互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类指导。
如:用基本字加偏旁识字(纷、识),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娃、洼),还可以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识字。
(4)课堂交流。
开展“我会认”的活动,让学生走上讲台认读生字,并说出自己识记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
一人说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自己与别的同学不同的识记生字的方法。
2.练习写字。
(1)指导观察。
要把这10个字写美观,必须注意什么?(2)学生按笔顺自主写字。
第一遍描红,第二、三遍写正确,写美观。
(3)教师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
如:“巳”与“已”的区别,女字旁与“女”字宽窄不一样,第三笔到右边不出头。
(设计意图:变被动识字写字为主动识字写字,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我会认”的活动中,不仅可以共享识字的方法,而且可以享受成功的快乐。
)第二课时一、学生自学,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用“﹏”划出相关的语句。
2.课堂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引导学生带着自信,用“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句式汇报自学的成果。
(如:我知道了植物妈妈在传播种子方面有很多办法;我知道了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研读课文,探究感悟1.你认为哪位植物妈妈最聪明,她传播种子的办法好在哪里?找伙伴一起朗读课文2、3、4节,把你的想法说一说,互相问一问、评一评。
(板书合作学习方法:读、说、问、评)(学生合作学习,精读2、3、4节,教师巡视参与)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探究和感悟:(学生说哪种植物,就讲读哪一节)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蒲公英妈妈最聪明……”时:①说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生质疑:“降落伞”到底指什么?“乘着风”是什么意思?(适当讨论。
)②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降落伞”是什么,“乘着风”又是什么感觉。
(播放课件: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配解说)③你觉得这情景美吗?请和同桌一起有感情的把这一节练读一下,讨论怎样才能读好这一节。
学生同桌练读,讨论交流,感悟读法。
④蒲公英娃娃乘着风纷纷出发了,有一位小朋友看到了,也想跟着他一起旅行,他怎样想的呢?请你读一读下面这首小诗,与这位小朋友一起分享快乐。
蒲公英娃娃,我要跟你去旅行蒲公英娃娃,我要跟你们一起去旅行!你们飞得很高——天上的道路,是云彩铺成;我要跟着你们,去看神秘的星星。
你们飞得很远——远方的风景,一定很迷人;我要跟着你们,去作快活的旅行。
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苍耳妈妈最聪明……”时:①让我们去看看苍耳娃娃是怎样出去旅行的?(播放课件:苍耳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配解说)看了动画后,你想知道些什么?生质疑:“带刺的铠甲”是什么样的?怎样挂住动物的皮毛的?②指名读这一节,谈读法——谁有不同的读法,再指名读——你喜欢谁的读法,评一评——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
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豌豆妈妈最聪明……”时:①你最喜欢这一节中的哪句话?说说怎样读好它。
(指名读、说,指导感悟要点:“啪的一声”、“炸开”、“蹦着跳着”)指名再读,说说读出了一种什么感觉?(谈感悟,齐读句子)②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豌豆娃娃怎样离开妈妈的?(播放课件:豌豆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配解说)③同学们,你们出去旅行高兴吗?我们把自己想象成小豌豆,谁来读读这一节?指名读——点评——再指名读——愿意读的起立齐读。
3.小结:请大家想想,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都是靠什么送自己的孩子去旅行的呢?(指名口答,结合板书:风、动物、太阳)4.植物妈妈是不是只有这几种办法呢?自由读第5节,边读边想:从这一节中你知道了什么?(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以上教学环节,以指导朗读为主线,读中感受,读中理解,读中欣赏,并且把多元评价贯穿于读的全过程,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会写4个生字,认识多音字“为、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一、课前检测:1、读句子划去括号申不合适的字。
1)“仙桃石”是黄山岩石中的一种(其、奇)石。
2)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鸡蛋的形(壮、状)又各不相同。
3)课程表里的各门功课都要学好,其中语文、数学(尤、龙)为重要。
4)人能产生(巨、具)大的力量。
2、在括号里对上合适的词语。
()的云海()的山峰()的画家()的风景()的岩石()的雄鸡二、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三、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请你边听边想,想想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植物妈妈送孩子出去旅行,用“——”标出。
按提示回答:(1)课文中讲了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植物。
(2)课文中讲了三种植物,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2、自由读课文3、同桌互读课文4、做找朋友的游戏:同桌互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5、扩词练习【小组让学生扩词,其他学生跟读】四、随文检查生字: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wéi)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旅lǚ组词:旅行2、出示:蒲、降、娃、纷(认读出示拼音)蒲:图片、组词蒲公英。
降落伞:图片组词。
娃:音节、组词。
纷:音节、组词。
出示句子: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3、出图:带刺的苍耳苍、洼、啪、炸、蹦(出示音节认读、组词)出示句子: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它让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出示: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跳着离开妈妈。
4、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说一说这....类的词语)5、读生字歌谣。
小小蒲公英娃呀,乘者降落伞飞呀,纷纷旅行到山洼呀。
小小苍耳娃哟,带刺铠甲穿呀,挂住皮毛跑山洼呀。
小小豌豆荚呀,啪的炸开蹦跳离开哟。
小朋友们细观察,探究植物奥秘呀。
6、考考你。
降蹦苍纷洼娃蒲啪旅炸察识“洼、娃”比较异同,编字谜说说和圭字相关的汉字。
“有女就是娃,有水成坑洼,有手把画挂,有口是好哇,有虫变青蛙,有人是。
”7、我会正确地、流利地读课文。
(单独读、合作读、小组读等)(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4)看植物名称读出相对应段落。
五、小小书法家,书写要规范。
1、今天老师要教大家4个生字,是哪四个字呢?2、指名读,组词。
3、自由“读帖”,说说你的发现。
已—己,字形相近,提示编儿歌区别。
4、师范写“识”这个字,学生仿写,练写这四个字。
师生评价。
六、总结: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等着大家去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课后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看看蓝天、白云,去了解更多了不起的植物妈妈。
七、课后检测:板书设计:3、植物妈妈有办法蒲公英苍耳豌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解释指定词语,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知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检测:1、出示字词卡片,读准字音蒲公英旅行娃娃纷纷苍耳山洼炸开蹦跳观察降落伞就得知识乘着带刺铠甲豌豆不信豆荚已经如果准备好办法啪的一声四海为家许许多多2、导入课题:3、出示学习目标:二、朗读感悟:1、学习课文第1节。
(1)默读,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用“?”标出)(2)重点理解:“孩子”、“长大”、“四海为家”、“旅行”四个词语各表示什么意思?孩子:在本课指的是植物的种子。
长大:是指种子已经成熟。
旅行:文中指植物的种子传播出去。
四海为家:指的是种子到处生根发芽。
(3)指导感情朗读。
(4)这节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课文讲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2、学习课文第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