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健按摩概述.

保健按摩概述.



六 清代
保健按摩成风气,仍被排除在正规医学领 域之外,在理发行业成为传统,或者是浴 室 “养生四快”:剃头、取耳、捶背、修脚 “放睡按摩术” 1840年后,中医按摩止步


七 近代
西方按摩术传入,对中西医手法交流有积 极的意义。 形成多种流派:一指禅、内功等等


八 现代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
保健按摩师
初级
保健按摩概述
按摩发展概况 按摩作用原理 按摩种类 按摩介质及按摩工具
保健按摩发展

一 远古至殷商时期
按摩起源于人的本能行为和劳动、生活实 践。从抗击疾病的亲身体验中,总结了按 摩医学 按摩术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出现了“面摩”“干沐浴”等保健按摩手 法 此时期保健按摩已有雏形


四 其他按摩 手部、足部、美容减肥按摩
国外还有旅游按摩,情景按摩,宠物按摩 等
按摩发展概况 按摩作用原理 按摩种类
按摩介质及按摩工具

我国现有最早的医药著作《黄帝内经》, 已有汤、酒、丸、散、饮、膏等传统剂型 的制备和应用记载。经过不断地发展,现 已成为祖国医学的宝贵财产。
按摩介质及按摩工具


2 水剂 新剂型,即为水溶剂,用热水或温水浸泡 药材制成的浸出剂 水质以蒸馏水或离子水最为适宜 制作简便,易于推广,不受限





(1)清水 清凉、退热作用 防止手法操作时损伤皮肤 小儿推法沾水操作,治疗小儿发热 (2)刨花水 润滑,适于小儿推拿 (3)生姜汁 冬春季 润滑皮肤 性温,散寒解表,温中止痛,健脾暖胃,固肠止泻 宜于小儿外感风寒发热、咳嗽、腹痛、等症

五 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中医发病病机:“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 程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实践证明,保健按摩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具有 扶正祛邪的作用 三个途径 1 刺激经络,直接激发、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2 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利于正气发挥其固有的作 用 3 调整脏腑功能,使机体处于最佳的状态,对抗邪 气。
保健按摩具有调和气血,促进气血运行的作 用。通过两种途径:1 健运脾胃 2 疏通经络 和加强肝的疏泄功能

二 疏通经络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内属脏腑, 外联肢节,通达表里,贯穿上下,网罗全 身。 运用适当的推拿手法作用于体表,引起局 部的经络反应,主要是激发和调整经气的 作用,且作用于脏腑,调节机体的生理、 病理状况,达到保健效果。
按摩在春秋战国之前形成,在秦汉前后盛 行


三 隋唐时期
此时期是保健按摩形成了正规的体系,是 按摩发展的鼎盛阶段

隋朝政府设立太医署,按摩博士是按摩学 科的最高教官
唐朝的按摩科设置按摩博士、按摩师、按 摩工、按摩生--------保健养生为主


四 宋金元时期
保健按摩广泛流传于民间,按摩疗法得到 进一步的发展。
新中国后,祖国医学长足发展,按摩推拿 医务人员开展研究、培训、 改革开放后,按摩术的国际交流

按摩发展概况
按摩作用原理
按摩种类 按摩介质及按摩工具
按摩作用原理

一 促进气血运行 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 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基础。 气血调和则阳气温煦,阴精滋养,气血失和 则皮肉筋骨、五脏六腑均将失去濡养。


常用按摩介质(5种) 1 粉剂 又称散剂,古老剂型,制备简便。 剂量容易掌握,不含溶剂,稳定性高,易 于携带储存

(1) 滑石粉(或爽身粉) 润滑、吸附、清凉 夏季用,最常用



(2) 松花粉 润滑、祛湿 (3) 伸筋丹 研粉后密封备用 消肿止痛,用于创伤


二 康复按摩 是医疗按摩的一种,又不同于医疗按摩
通过多种康复按摩手法,拔伸、牵拉、被 动运动---最大限度恢复机体功能 通过适当的心理辅导---重新融入社会


三 运动按摩 运动者
通过按摩手法、外部物理刺激,调节运动 者的心态和运动技能,提高成绩 运动保健按摩 提高竞技水平----体育运动界




三 调整脏腑功能 五脏六腑的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通过 保健按摩,对脏腑功能起着良性调整作用。 双向调节:足三里便秘,腹泻 内关心率的快慢
四 滑利关节 关节属筋骨范畴,肝主筋,肾主骨,气滞血 瘀,不通则痛。 三个方面作用 1 保健手法促进气血运行,消肿祛瘀,促进新 陈代谢 2 适当的手法松解粘连 3 整复手法纠正筋出槽,关节错缝 来自
二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先秦时期的按摩主要以医疗为主 保健按摩见于文献中“为长者折支”“药 斤” 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 部记述养生保健按摩的医学理论专著,是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典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首次提到“膏摩” 一词,与针灸、导引等法并列。

导引,是修炼者以自力引动肢体所作的俯 仰屈伸运动(常和行气、按摩等相配合),以 锻炼形体的一种养生术,与现代的柔软体 操相近似,属气功中之动功。

按摩种类


按摩又称按跷、推拿,是传统医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有几千年的历史,手法不断发 展,范围不断扩大。 伤科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205种手 法 伤科、儿科----内外妇儿五官运动、康复、 保健等。 按摩归纳总结分为:保健、康复、运动、 其他按摩等

一 医疗按摩和保健按摩 区别见表

宋代官修《圣济总录》对按摩疗法进行了 理论总结,肯定了保健按摩的补养作用。 “神仙导引”是一套养生按摩套路------当时 最为系统

五 明代 是按摩业重新振兴与再度沉沦的重要时期
宋代取消了按摩科在明初恢复,按摩疗法又得到 重视,在1576年,按摩科再次撤销 首次出现“推拿”一词的是1576张四维《医门秘 旨》,此后三向分化 1“正骨手法” 2“小儿推拿” 3保健按摩--------流传民间
保健按摩
服务对象 工作性质 工作场所 执业人员 理论基础 主要目的 手法要求 执业范围 事故性质 宾客 保健 保健按摩院、所 技师
医疗按摩
患者 医疗 医疗机构 医师 寻经取穴,调整阴阳 以局部和体表按摩为主, 寻经取穴 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治疗疾病 柔和均匀持久有力 柔和均匀持久有力 无诊断治疗权,不能扳 各种按摩适应病症, 动三椎 可以扳动三椎 刑事责任 医疗事故或刑事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