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饲料加工工艺重点

饲料加工工艺重点

配合饲料的概念和种类:根据不同种类的动物,在不同的生长目的、不同的生长阶段以及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将各种饲料原料科学的配制而成的商品饲料。

分类:按营养价值分,全价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精混合饲料。

按形态分,粉料、颗粒料、硬粒料、块状料、片状料、膨化料。

我国饲料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①食品与饲料安全。

违禁药味的使用:盐酸克伦特罗导致的食物中毒(瘦肉精超标)、抗生素的药物残留与致畸、致癌、致突变,疯牛病与二恶类。

②畜产品品质:近20年,猪的瘦肉率提高了8—15%,肉的品质严重下降。

③畜牧业: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解决饲料安全手段:行政法律手段,强化饲料标准建设,生物技术在饲料中的广泛应用。

原料的基本物理性质相关概念:①物料的散落性:散粒体所具有的有局限的流动性②自动分级:散粒体在振动或移动时,由于颗粒比重、粒度不同,会散集到一定部位,引起散粒体堆组分的重新分配,此现象叫自动分级③容重: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容积散粒体的重量,又称假比重或容积密度④自热:含有一定油脂的油料饼粕长期堆放在水分低的环境中,达到一定的温度可能引起自燃现象⑤粉尘爆炸:有机粉尘在空气中积累达到一定浓度,有火花发生时会发生粉尘爆炸。

料仓的种类:仓型:立筒仓与房仓。

房仓:用于贮存粉料、油料饼粕及包装物料;简仓适合贮存颗粒原料。

粉料仓破拱的基本措施有哪些:斗型设计:卸料口大小:料仓出料口尺寸应以保证生产能力需要和与下段工艺设备的进料口尺寸吻合为原则。

料斗倾斜角:倾斜角越大,越不容易结拱;粉料仓一般为60--70。

内涂:不对称斗,长形出口,多出料口,曲线形料斗:出料口出加挡板。

加助流装置:气动助流装置,外装振动器,振动料斗。

管理措施:控制粉状物料在料仓内的贮存时间,一般8--16小时,掺和一些易流动的物料,如二氧化硅等,用量一般不超过2%。

原料清理除杂的对象和目的:①清理对象:主要是谷物原料及加工副产品。

主要清除其中的石块、泥块、麻布片、麻绳头及金属杂质。

②清理目的:不但是要保证成品的含不要过量,而且更是为了保证在加工设备的安全生产,减少设备损耗及改善加工时的工作环境。

原料清理的方式:筛选法:筛除泥沙、秸秆等大杂和小杂。

磁选法:分离磁性金属杂质。

其他:在筛选和其他的加工过程中,常辅以吸风除尘以改善车间的环境卫生。

物料过筛的基本条件:①合适的筛孔大小和性状②物理接触筛面③物料与筛孔之间有适当的相对运动。

筛选、磁选的概念和原理:①筛选法:筛除泥沙,秸秆等大杂和小杂。

原理:筛选就是将粒度大小不同的混合谷物通过筛面,使小于筛孔的物料穿过筛孔,由筛下排出。

②磁选法:用磁力分离混合混入粮食中磁性金属杂质的方法。

原理:导磁物质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当粮食通过磁场时,由于粮食为非导磁物质,在磁场中自由通过,而其中的磁性金属杂质被磁化,受磁场力的吸引而与粮食分开。

粉碎的意义与要求:①意义:粉碎后谷物籽粒外皮破裂,营养成分暴露,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增大了物料表面积,动物采食后,增加了饲料与消化液接触,提高了消化率,粉碎对于饲料的混合、制粒、膨化等工序也是必需的。

②要求:饲养的要求:粉碎的细度要恰当,不能太粗或太细,过细的粉尘易引起畜禽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疾病。

工艺的要求:在不影响饲养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粗一些,以降低成本。

粉碎的方法有哪几种:挤压:两个表面光滑的压辊,以相同的速度相对转动,物料受挤压被粉碎,不能充分粉碎。

撞击:利用安装在粉碎室内高速旋转的锤片对饲料撞击而粉碎,适应性广,生产率高。

碾磨:表面有齿的两个磨盘做相对运动,对饲料进行切削和摩擦而碎裂物料。

剪切:表面有齿的两个压辊,转速不同做相对运动,将物料减碎。

我国粉碎机常用的锤片排列方式是什么:螺旋线排列:排列方式简单,轨迹均匀,不重复。

对称排列:转子运转平稳,物料无侧移,锤片磨损均匀。

交错排列:轨迹均匀,但物料略有推移现象。

对称交错排列:轨迹均匀,不重复,对称轴相互平衡,但套筒长短不一,安装麻烦。

粉碎时吸风的作用有哪些:1.冷却粉碎机及成品,使成品温度下降5—10度,有利于成品贮藏2.气流过筛,使筛面得到清理,提高物料过筛能力3.负压输送,无粉尘外溢,改善了环境卫生4.吸去部分水汽,有利饲料贮存。

粉碎工艺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①物料性质:原料种类:原料的物理机械性能不同,粉碎物料的难易程度不同,粉碎具有大量皮层和籽实结构紧密的原料比粉碎松散籽实和皮层少的原料困难。

②工作部件筛片:筛片的包角、筛孔大小、开孔率、类型等;锤筛间隙:决定着粉碎室中物料层的厚度;锤片末端线速度:是影响工艺效果最大的因素;锤片厚度:2--3mm效果最好,但大型粉碎机通常用5mm;锤片密度,锤片排列,排料方式的影响,吸风的影响。

③操作管理:低成本负荷,粉碎机负荷对粉碎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其总能消耗随负荷增加而增大,但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流量时,产量增加比能耗增加快的多,使单位产品的能耗降低。

粉碎工艺流程有几种,各自特点:四种。

一次粉碎、二次粉碎、先粉碎系统、后粉碎系统。

①一次粉碎:采用一台粉碎机将颗粒状物料一次粉碎成粉。

特点:粉碎工艺简单,减少了设备,但成品细度不均匀,电耗较高,有部分物料被过度粉碎。

②单一循环二次粉碎:采用一台粉碎机,将物料粉碎过筛,将筛上物重新回粉碎机进行粉碎生产工艺。

特点:优点是利用一台粉碎机即可得到要求较细粒度的成品,可采用较大筛孔的筛板,可以避免细粒物料的过度粉碎,故可以达到省电的目的。

多机二次粉碎工艺:采用2台粉碎机,物料经过第一台粉碎机粉碎后,进入分级平筛筛出负荷粒度的成品,筛上物粗粒进入第二台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后成品一起进入配料仓。

特点:采用多机二次粉碎工艺,生产出的成品粒度粗细度一致,产量高、动力较省,避免了物料的过度粉碎,不足之处是增加了提升机、分级筛、粉碎机等设备。

③先粉碎系统:优点:粉碎机可以在满负荷情况下运行更长时间,粉碎系统作业可单独工作,为后续工作或者粉碎机的维修提供了缓冲作用;缺点:需要更多的料仓来存放原料和粉碎后的物料。

④后粉碎系统:优点:能适应物料品种的变化,需要料仓数量减少;缺点:粉碎的能耗大,粉碎作业直接影响整套设备的生产能力。

配料秤相关计量性能的概念:①准确性:称量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②稳定性:计量杠杆的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后,能自行恢复到原来平衡位置的性能。

③示值不变性:衡器对重量为Q的物体进行重复称量时,度数是不一样的,两次重复度数之间的差值叫变差,若衡器的称量变差小于允许误差时,则满足示值不变性的要求。

④灵敏性:衡器的度数装置对负载变化感应的灵敏程度。

容积式配料器的种类:①螺旋式计量器:通过改变螺旋蛟龙的转速大小来改变配料量的装置称为~。

②叶轮式计量器:在物料容重均匀条件下,计量比较准确,密闭性好,用于输送距离较近的场合,只能用于流散性好的物料。

③转盘式计量器:用于计量散落性差的物料。

混合作用主要有哪几种,各自特点:①对流混合,特点:这种混合作用的强弱主要是与混合机、混合构件的结构及运动情况有关,物料的物理特性影响不大,对流混合可以使物料很快的进行混合,但混合均匀度并不高,必须与其他的混合作用一起才能使混料达到精密混合。

②扩散混合,特点:混合速度很慢,但可以达到较高的混合精度,物料特性对扩散混合的混合速度影响很大。

③剪切混合,特点:物料中产生剪断或润滑的平面而引起的混合作用,如糖蜜混合机。

以卧式螺带式混合机为例,混合的过程可以分成哪几个阶段:整个混合阶段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Ⅰ阶段:开始阶段,混合作用>>分离作用。

混合均匀度随着混合时间的增加而提高,这一阶段主要是对流混合起作用,颗粒成团的由物料中的一个部位呈层状地向另一个部位渗透滑移,使原来基本上是分离的各种组分能迅速得到粗略的混合,混合速度快,在混合均匀度曲线上斜率很大,这一过程虽然也存在分离作用,但不起主要作用。

Ⅱ阶段:过度阶段。

混合作用>分离作用,随着对流混合达一定程度,伴随而来的是为扩散、剪切等混合作用为主阶段,来进一步提高混合的精度,混合作用变得缓慢,此阶段由于颗粒的自动分级等原因而产生的分离作用相对加强,但总的来讲,混合作用仍大于分离作用。

Ⅲ阶段:动平衡阶段。

混合作用=分离作用。

随着混合精度的进一步提高,混合速度将进一步减慢,而分离作用相对加剧,最后混合与分离作用几乎达到平衡,继续混合,均匀度会发生波动,到了此阶段,继续混合下去已经失去了现实的意义。

混合工艺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①物料物理性质的影响。

粒度:混合物料的平均粒度越小,而且精度越均匀时,混合速度越慢,而混合所能达到的混合均匀度越高。

密度比:若密度相差大,则混合时间长,而混合后产生的分离现象也较严重,比较难于混合。

物料表面粗糙:比较粗糙的物料,比较难于混合,混合以后难于分离。

②设备的影响:混合机机型:以对流混合为主的混合机,混合速度快,CV值较高,以扩散、剪切为主的混合机速度慢,但CV值较低。

混合机转速:批量混合机的混合速度及最终混合精度与混合机的转速有关。

③操作的影响:装料程度:混合机的装满程度就是指装入物料的容积F与混合机容积V的比例装,满系数的大小明显的影响混合的精度和速度。

装料次序:装料的次序会影响到混合时间。

混合比例,混合时间,混合机状况。

预混料和全价料中添加油脂的目的有何不同:①预混料:减少粉尘,消除静电,提高载体承载能力,减少分级,使活性组分与空气隔离,有利于保存。

②全价料:提高能量浓度,减少粉尘,防止分级,提高制粒机产量。

与粉料相比,颗粒饲料的优点是什么:提高消化率,防止挑食,营养全面,缩短采食时间,减少采食的能量消耗,运输贮存方便,容量大,比分料可节省仓容,在运输、喂食过程中减少了粉尘飞扬,可以杀菌,杀灭大约90%的沙门氏菌,制粒可以生产出各种形状的颗粒饲料,尤其是适合生产特种饲料。

制粒过程由哪几部分组成,各自作用:四个部分。

①压粒:包括供料、水热处理和颗粒压制。

②冷却:从制粒机出来的颗粒温度较高,水分较大,需进行通风冷却,以降低温度和水分。

③碎粒:在生产较小的颗粒时,若对颗粒的形状要求不是很高时,可以压制较大的颗粒,在冷却后破碎以节省电耗。

④分级:无论是颗粒料还是碎粒料,都需要分级,将筛的细粉再重新制粒。

冷却器的工作原理:当颗粒脱离制粒机膜孔时,颗粒具有纤维状结构,使水分在毛细血管的作用下下移动,颗粒通过冷却器时,周围空气与颗粒表面接触,只要空气呈不饱和状态,就会从颗粒表面带走水分,颗粒内部水分通过毛细管的作用下,移致表面,水分在蒸发作用下脱离颗粒,同时又带走热量,使颗粒得到冷却,被空气吸走的热量,又使空气加热,提高了空气的承载能力,空气不断流动,带走了冷却器内的热量和水分。

制粒工艺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①配方(原料):原料水分,原料来源,原料的化学成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