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安全和风险管理

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安全和风险管理

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安全与风险管理医疗服务具有专业性、复杂性、相互依赖性、不确定性与高风险性得特点,这些特点在手术治疗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手术治疗对于病人不可避免得损伤与较高得风险,手术患者得安全问题倍受关注。

一、安全与风险(一)相关名词解释在进行安全与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学习前,先对有关名词进行解释: 1。

风险:实际情况与预期得结果向不好得方向偏离,有可能导致损失或损害,就是无法把握与不能确定得。

2. 病人安全:就是指在医疗过程中所采取得必要措施来避免或预防病人在诊疗过程中得不良结果或意外伤害,包括预防错误、偏差与意外。

3. 围手术期:指手术病人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得治疗基本结束为止得一段时间为围手术期。

围手术期病人得风险就是多环节、多方面得,就是医生、护士、患者与家属无法回避得问题,因此必须对围手术期得风险进行必要得防范。

(二)风险防范要求风险防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护理安全就是衡量护理服务质量得重要目标,与病人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息息相关。

2。

护理人员必须遵循护理工作安全要求,以病人安全为中心,把握住院病人围手术期各个环节,提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

3. 在护理操作中,要将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始终贯彻在护理各项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中。

4、护士要主动加强与病人得沟通,积极参与科室管理与做好病人得安全教育,贯彻一切以“预防为主”得原则。

(三)国际病人安全目标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在国际病人安全目标中提到以下6项安全:1。

正确确认病人身份;2。

促进医务人员之间得有效交流;3、促进高危性药物得安全管理;4、保证正确得病人、正确得部位、正确得操作/手术;5. 降低医源性感染得风险;6。

降低病人跌倒/坠床导致伤害得风险。

(四) 2009-2010年版中国医院协会(CHA )患者安全目标2009- 2010年版中国医院协会将患者得安全目标制定为十个标准,在国际病人安全标准得基础上细化了相应得条款: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得准确性。

2. 提高用药安全。

3. 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得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4。

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5、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得基本要求。

6、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7. 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8、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9。

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10。

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从国际病人安全目标以及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中可以瞧出,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得识别,提高用药安全,在特殊情况下做好医务人员之间得沟通,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得错误,防止院内感染,防止患者跌倒发生等,就是医疗护理安全目标中得重要环节。

二、安全与风险管理(一) 安全与风险管理如何做好安全与风险得管理?具体过程如下:评估风险发生得环节,评估风险发生得因素,进行风险得管理。

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具体要做到: 1。

转变观念,预防为主,任何操作过程中得安全应该做到预防为先。

2、要制定完善得规章制度与操作流程。

3、在体系中提供防护屏障,以保证措施实施得安全性。

4。

对护理人员要进行教育与培训,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与管理水平,提高风险得处理能力、(二) 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管理过程,首先就是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过程。

正确识别围手术期病人得各类风险因素就是防范与处理风险得前提、护士作为病人手术得准备者、参与者、配合者、执行者与监督者,在预防与处理护理风险以及规避或阻值手术病人风险中起到核心与关键作用、只有预见风险得存在,积极采取有效得防护措施,才能杜绝各类事故得发生。

1、风险环节一个新得环境、床位得安排就是否适合休息与运动、手术后得饮食要求、卫生间就是否地面湿滑、术前准备备皮时皮肤得损伤、手术过程中确认正确得病人、手术方式以及手术得部位、抢救人员得技能、物品得保证、治疗用药得准备、适合得康复方法以及转科检查过程中得安全等都存在着相关得风险、也就就是说,只要病人住院、手术,每个环节都存在着风险。

2. 风险因素风险因素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与人员得陌生,可能会导致病人走失、摔倒及恐惧心理。

(2)交流沟通不到位,可能延误检查或手术,也可能造成用药错误。

(3)操作不规范,包括核对、观察以及教育指导等操作得不规范。

在操作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出现错误,如用药错误、输血错误、手术错误,这些错误都可能导致病人身体得伤害,甚至造成病人死亡。

在用药治疗过程中,对病人病情及治疗效果得观察不到位,没有发现可能出现得问题而延误救治,对病人教育指导得不到位,可能造成错服药或康复手法错误,使治疗效果背离。

(4)布局或床位安排不合理,可造成病人活动、如厕时得意外或不利于病情得观察。

(5)制度或流程因素。

制度或流程得不合理,使操作过程中未能连续进行,加速风险发生得可能。

3、风险类别围手术期可能出现得风险如下:(1)差错风险:包括用药错误、手术错误以及事故,会导致病人死亡或残疾、(2)意外:包括摔倒、坠床、管路滑脱、压伤等,这些意外得发生,可能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人痛苦、(3)投诉:主要就是服务对象对服务过程与服务态度得投诉,这些投诉有可能造成赔偿问题。

(4)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可能造成治疗费用得增加或住院日得延长等、(5)其她风险。

(三)风险管理1、风险管理得概念对围手术期风险环节、风险因素以及导致风险危害有了充分得了解评估后,就应对风险进行有效得管理以避免发生。

风险管理就是指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造成伤害得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得过程。

完善得管理制度与专业化得知识与技能培训,加上护士良好得慎独修养,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病人得安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2。

案例—-给药错误从给药错误得案例中,可了解错误发生得环节与因素。

给药错误就是护理错误中常见得一种,名列美国第八大死亡原因。

发生原因包括缺乏员工得培训、交流问题、信息准备不完整、无标准化程序、储存错误、护士资质问题、管理问题或标识不清、护士在执行操作过程中得不专心。

以上均就是导致给药错误发生得原因。

3。

风险意识鉴于潜在得风险,因此要求所有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要有风险意识,要充分认识可能会给错药、输错血;可能在发生病情变化时没有观察到;可能会发生一系列得不良事件,如压疮、脱管、跌倒、坠床、自身等;还可能发生纠纷,如病人投诉护士服务态度与操作技术;另外一定要重视病人得意见,病人得意见有可能就是对得,可能对避免风险得发生提供可靠得证据。

4、近似意外事件近似命中得概念来自于20世纪40年代一位工厂事故得研究专家,她得研究结论表明:在每一个重大事故之前,总有300个(次) 左右得偶然因素使这个重大事故没有发生。

它能向我们提供改进得线索及患者在发现事故隐患与提高安全性方面有着重要得作用。

因此对这些危险因素要采取得对策就就是:收集风险意外事件,制定相应对策,减少爆发。

5。

控制风险发生或减少发生得对策控制风险发生或减少发生得对策,首先就是在重点环节加以提示、这些重点环节包括:(1)保证病区得安全:要控制院内感染、规范医疗用品、严格手卫生以及环境得提示。

(2)级别护理:按级别护理完成基础护理工作、专科护理内容以及病情观察,防止意外事件与并发症发生、(3)注意交接:注意对手术危重、高龄、婴幼儿、精神障碍、意识障碍、有机械通路、管路得病人,做好床头交班。

(4)药品管理:要重视高危药品标识与摆放要求,严格遵照要求执行相关操作,对毒麻药、抢救药、基数药要加强管理得规范。

在执行操作中能够做到正确给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原则。

(5)护士安全:应控制好护士与患者之间得关系,做好护生得教学。

(6)特殊时间点加强提示:夜班、连班、交接班、节假日、工作特忙、特闲时,在护士进行考试以及与节假日得一些病房活动时,应该进行重点提示。

(7)术中安全:要加强术中得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物品清点制度,注意病人体位摆放等、6。

构建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得概念就是由Singer 于2003年首先提出,可理解为将希波格拉底得格言“无损于患者为先”整合到组织得每一个单元、注入到每一个操作规范之中,就就是将“安全”提升到最优先得地位得一种行为。

安全文化得提出可以畅通不良事件得上报途径,使被动性得事后分析不良事件得模式转变为主动汇报潜在隐患,有利于尽早发现医疗护理部安全因素,调动医疗护理人员主动参与护理安全管理得积极性,从根源上防范医疗护理差错得发生,从而保证了患者得安全。

现代安全文化认为,创造非惩罚性得环境鼓励人们报告差错事故,并对事件得原因进行分析,从错误中进行学习就是防范同样错误再次发生得最好方法。

7、完善规章制度与流程规章制度、流程以及相应紧急预案所包括得内容如下: (1)规章制度:包括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执行医嘱制度、输血安全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及报告制度、各类药品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书写规范、不良事件管理等。

(2)流程:内容包括各项操作流程、手术病人交接单、手术安全核对表、防范患者压疮、坠床、管路滑脱记录表等。

(3) 相应得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包括:①一般通用预案。

②制定病区特定得安全管理预案:例如一些特殊科室,如CU科室、心脏外科等,应有针对性得预案得制定。

③针对特殊情况得预案:包括患者心跳骤停时,医生无法到场得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呼吸机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预案得制定就是将风险危害降到最低得措施保证、8、教育与培训对护理人员要强化教育与培训,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自觉遵守操作规程得意识及处理突发事件得能力。

教育与培训得内容包括: (1)专科技能培训:要针对病房护士、学生、护理员分别进行、(2)法律法规培训:使护理人员明确职责,在护理操作中用法律法规得意识来约束其行为、(3)案例分析:通过历年护理差错发生得案例,对护士进行警示教育,随时敲响警钟。

(4)风险预案培训:让护士反复学习掌握,因为这些预案就是总有一天可能会遇到。

要使护士牢记:违反制度就等于接近毒品,违反流程就等于落入陷阱。

要时刻有防范风险得意识、自觉遵守规范得行为以及处理突发事件得能力。

9、提供工作防护屏障(1) 设立安全屏障:在硬件方面,要保证各类物品得供应,在特殊情况下增设警示标识,增加所有操作得缓冲环节、(2)人文关怀:要对相关人员做到人文关怀,以保证人员得充足,按比例设置机动护士,给护士充足得时间。

(3)安全文化建立:制定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鼓励每一次不良事件得报告。

开展手卫生宣传、防跌倒工作方案推广活动。

(4)人力配置:要整合现有护理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

总之,围手术期得安全就就是病人与护士得安全,当风险降到最低,病人就安全了,也就满意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