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技能训练教学实习》实习报告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班级学号姓名2014 年5月目录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1)二、实习组织方式 (1)三、实习内容求及要求 (1)四、实习步骤 (1)五、注意事项 (41)六、实习心得 (41)七、参考文献 (41)八、附录 (42)8.1实验数据 (42)8.2成果图 (43)一、实习目的及意义1、了解ArcGIS的基本组成模块ArcCatalog、Arcmap和ArcToolBox的应用基础及一些基本操作。
2、强化ArcGIS的各种功能意义,掌握ArcGIS软件的使用和应用3、理解ArcGIS在GIS技术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实践技能,并培养学生勇于动手、勤于动手、热爱本专业的思想。
4、深刻地理解和巩固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基本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 提高综合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二、实习组织方式软件:ArcGIS Desktop10.2时间:2014年4月28到5月4号地点:核工楼410三、实习内容及要求1、实习内容1.1、ArcGIS软件常用功能的操作练习1.2、完成《实习二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组织》的实习1.3、完成《实习三空间数据的处理与变换》的实习1.4、完成《实习五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的实习1.5、完成《实习六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的实习2、实习要求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做好实习日记、记录每次遇到的问题以及通过与老师同交流来解决问题。
实习结束时,写出实习报告并有实习作品。
实习报告内容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实习结束后,需要提交实习的最终结果。
四、实习步骤4.1 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组织4.1.1 某地区地块的拓扑关系建立拓扑关系对于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拓扑经常应用于地块查询、土地利用类型更新等。
在 Topology 数据集中导入上述两个 Shapefile,建立该要素数据集的拓扑关系,使拓扑生效后检测拓扑错误,修改拓扑错误,最后进行拓扑编辑。
新建文件夹,将结果存入该文件夹中。
操作步骤:(1)创建地理数据库1)在 ArcCatalog 树中,右键单击 Result 文件夹,单击 New,单击 Personal Geodatabase,输入所建的地理数据库名称:NewGeodatabase。
2)在新建的地理数据库中创建要素数据集。
选中NewGeodatabase,点击右键,选择新建,选择要素数据集,打开新建要素数据集对话框,如图所示。
将数据集命名为:Topology。
3)单击下一步按钮,设置坐标系统。
单击导入,为新建的数据集建立坐标系统,选择Blocks.shp或Parcels.shp,如图所示。
4)单击下一步,为新建数据集选择垂直坐标系统,此时选择none。
5)单击下一步,设置平面坐标容差。
按默认设置,点击完成。
(2)向数据集中导入数据在 ArcCatalog 树中,右键单击 Result 文件夹中的 Topology 数据集,单击导入,单击要素类(多个),打开要素类至地理数据库(批量),如图所示。
导入 Blocks 和 Parcels 两Shapefile,单击确定。
(3)在要素类中建立子类型在创建地块的拓扑关系之前,需要把要素分为居民区和非居民区,即在导入数据后为每个要素类建立两个子类型:Residential 和 Non-Residential。
1)在 Blocks 要素类上单击右键,单击属性,打开要素类属性对话框,选择子类型选项卡,在子类型字段下拉框中选择一个子类型字段:Res。
在子类型中输入两个子类型。
2)以相同的方法在 Parcels 要素类中建立两个子类型: Residential 和Non-Residential。
(4)创建拓扑1)在 ArcCatalog 树中,右键单击 Topology 要素数据集,单击新建,单击拓扑。
打开新建拓扑对话框,它是对创建拓扑的简单介绍。
2)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确定名称和聚类误差(Cluster Tolerance)对话框,输入所创建拓扑的名称和聚类误差。
聚类误差应该依据数据精度而尽量小,它决定着在多大范围内要素必须具有一致性。
3)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选择参与创建拓扑的要素类对话框。
4)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设置拓扑等级数目对话框。
设置拓扑等级的数目及拓扑中每个要素类的等级。
5)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指定拓扑规则对话框,单击添加规则按钮,在要素类的要素下拉框中选择 Parcels中的非居民地,在规则下拉框中选择不能与其他要素重叠,表示一个区域不能与另一个区域重叠,可以连接在一起,也可以分开。
在要素下拉框中,选择Blocks中的居民地,若两个区域重叠,则违背所定义的拓扑规则,出现拓扑错误。
在对话框的右侧面板,显示所选规则的示意图及简单介绍。
打开 Add6)单击确定按钮,返回指定拓扑规则对话框,可以看到已经创建了一个规则,这个规则将控制同一个要素类中的要素的拓扑关系。
单击下一步,出现新建拓扑的参数信息总结框。
确定无误后,单击完成。
7) 单击完成按钮,出现进程条,当进程结束时,拓扑创建完成。
8)出现一对话框,询问是否立即使拓扑有效。
单击否按钮,在以后的工作流程中使其生效,创建的拓扑出现在 Catalog 树中;单击是,进行拓扑检查。
(5)查找拓扑错误1)在 ArcMap 中加载数据 Topology_Topology、Parcels 和 Blocks 三层。
四个深色方块即为产生拓扑错误的地方。
2)先将某个图层设为可编辑状态。
调入拓扑工具栏。
在下拉框中选择要编辑的拓扑图层 Topology_Topology。
3)单击Topology 工具栏中的错误检测器按钮,打开错误检测器对话框,并单击立即搜索按钮,即可检查出拓扑错误,并在下方的表格中显示拓扑错误的详细信息。
(6)修改拓扑错误 creatingTopology 的拓扑规则表示Parcels 中的非居住区必须与 Blocks 中的居住区不重叠。
当 Parcels 中的非居住区与 Blocks 中的居住区重叠时,产生拓扑错误。
为了修改拓扑错误,可以把 Parcels 层设为编辑状态,把产生拓扑错误的 Parcels 中的Non-Residential 改为 Residential,或者把 Blocks 层设为编辑状态,把产生拓扑错误的 Blocks 中的 Residential 改为 Non-Residential。
再使拓扑生效即可。
1)设置 Parcels 图层可编辑,单击编辑器上的编辑工具按钮,选中产生拓扑错误的要素,再单击属性按钮,打开属性表,将 Res 字段改为居民区。
2)单击拓扑工具栏中的按钮,使当前可见图面的拓扑生效,这时可以看到图形窗口中的拓扑错误已改正。
(7)拓扑编辑拓扑编辑包括共享结点的移动、共享边线的移动、共享边线变形、共享边线修改和共享多边形生成。
将 Parcels 设置为可编辑状态,将视图放大到一定比例,单击拓扑工具栏上的按钮,选择要进行拓扑编辑的要素,进行移动、修改等操作。
4.1.2 某市区几何网络的建立实习内容在 City 要素数据集中导入上述三个 Shapefile,建立该数据集的几何网络。
操作步骤:(1)基本数据的准备1)新建要素数据集City。
在 ArcCatalog 树中,右键单击地理数据库NewGeodatabase,单击新建,单击要素数据集命令,打开新要素数据集对话框,为新建数据集输入名称: City。
2)为新建要素集匹配坐标系统。
单击下一步按钮,单击导入按钮,选择net.shp(或 center.shp、 famouspalce.shp)。
3)单击下一步按钮,数据集建立完毕。
4)在 ArcCatalog 树中,右键单击 City 数据集,单击导入,单击要素类(多个)命令。
将上述三个 Shapefile 导入到数据集中。
单击确定按钮。
(3)建立几何网络1)在 ArcCatalog 目录树中,右键单击 City 要素数据集,单击新建,单击几何网络命令,打开新建几何网络对话框。
2)单击下一步按钮,为新的几何网络输入3)单击下一步按钮,选择用于构建网络的要素类。
4)单击下一步按钮,5)单击下一步按钮,为网络要素类选择角色;6)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设置网络权重对话框。
如果想在网络中添加权重,选择新建按钮添加新权重,这里添加了三个权重:yuzhi、length 和 minutes,类型都是双精度型。
7)把这些权重分配给每一个要素类的特定字段。
在本例中,设置了三个权重,yuzhi 关联的字段是 center 要素类中的 YUZHI 与字段;与 length 关联的字段是 net 要素类中的 METERS 字段;与 minutes 关联的字段是 net 要素类中的 MINUTES 字段。
8)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网络设置总结信息框。
检查相应的网络设置选项,如果需要改变则按返回进行修改。
9)当所有网络选项设置全部满足时,单击完成按钮,完成新的几何网络的建立。
10)出现进程条,当进程结束时,可以看到在 ArcCatalog 树中 City 要素集中产生两个新的类,一个是 City_Net,是指几何网络类;另一个是City_Net_Junctions,是指网络上结点要素类。
建立几何网络后,可以向网络中添加边要素类和连接要素类。
方法同建立简单要素类相似。
4.2 实习三——空间数据的处理与变换(1)打开行政范围矢量图(2)提取白水县县界打开Arctoolbox,选择“分析工具”—“提取分析”—“筛选”。
得到白水县线界。
(3)DEM数据拼接1)打开白水县横跨的两幅DEM数据,DEM1和DEM22)利用“数据管理工具”—“栅格”—“栅格数据集”—“镶嵌至新栅格”(4)白水县DEM的裁切利用 Spatial Analyst工具箱—“提取分析”—“按掩膜提取”,以白水县矢量数据裁切拼接的DEM数据,获取白水县DEM。
从结果图下面状态栏的坐标可以看出,白水县的DEM是以地理坐标系统显示的,为了便于量算以及与其它数据叠合分析,应该把地理坐标系统转换为投影坐标系统。
(5)投影变换利用“数据管理工具” 工具箱—“投影和变换”—“栅格”—“投影栅格”,进行白水县 DEM 的投影变换。
4.3实习五——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4.3.1市区择房选择(1)首先打开ArcMap,将五个文件全部加载;(2)建立主干道噪音缓冲区选择交通网络图层network.shp,打开图层的属性表,选择按属性选择,在弹出的按属性选择对话框中,构建SQL算式,提取出主干道。
加载缓冲区工具:在主菜单上选择自定义-自定义模式,打开自定义对话框,进入命令标签;选择工具,加载缓冲向导,将其拖动到工具栏上的空白处。
点击缓冲区按钮,对选择的主干道进行缓冲区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