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种中药的功效,食补,妙招

各种中药的功效,食补,妙招

杜仲又名胶木,是杜仲科落叶乔木植物杜仲的树皮,也是我国有名的滋补药材,主要生产与云南、贵州等地,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效果。

那么,杜仲的功效和作用以及食用方法怎么样,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下。

一、杜仲的作用与功效可治腰脊酸疼,肢体痿弱,遗精,滑精,五更泄泻,虚劳,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动不安,胎漏欲堕,胎水肿满,滑胎,高血压。

1、肝肾亏虚:表现为眩晕、腰膝酸痛、筋骨痿弱等。

常见于高血压病、眩晕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慢性肾脏疾病、脊髓灰质炎等。

2、肾气不固:表现为尿频或尿有余沥、阴下湿痒、阳痿、孕妇体弱、胎动不安或腰坠痛等。

常见于慢性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不育症、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等。

3、用于慢性关节疾病:骨结核、痛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等疾病而出现肝肾亏虚征候者。

4、降压作用:如杜仲降压茶5、利尿作用:杜仲的各种制剂对麻醉犬均有利尿作用,且无"快速耐受"现象。

对正常大鼠、小鼠亦有利尿作用。

杜仲中含钾0.4%,故推论利尿可能与钾有关。

二、杜仲的食用方法1、杜仲35克切碎加入500毫升白酒内,3日后过滤取药酒,每次5毫升,一日3次水冲服,可治高血压。

2、杜仲、白术、当归、阿胶、党参各10克,水煎飞,一日分3次服完,可治胎动不安,预防流产。

3、炒杜仲35克,切碎,浸于500毫升黄酒内,一星期后,每日3次,每次2-3匙,可治劳累、久坐所致腰背酸痛。

4、炒杜仲15克、川木香5克、八角茴香15克,加水200毫升、酒半盅煎服(渣可再煎),可治腰痛。

5、炒杜仲200克,炒小茴香100克,炒车前子25克,炒山茱萸肉150克,研为末,炼密丸,每天早晨取25可,白开水送服,可治小便余沥,阴囊湿痒。

【注意事项】因本品属温补药,如果有口渴、口苦、小便黄赤等热性症状,不宜服用。

红曲是传统的中药材之一。

始用于唐代,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红曲霉寄生在米上的发酵品。

为不规则形的颗粒,状如碎米;外表棕红色,质脆,断面粉红色,微有酸气,味淡,以红透质酥,陈久为佳。

红曲既是中药材,又是食品,在中国古往今来一直被广泛用作食品着色剂、调味剂、红腐乳制造原料、肉类保存剂和药物。

红曲的功效与作用活血化瘀,健脾消食。

治产后恶露不净,瘀滞腹痛,食积饱胀,赤白下痢,跌打损伤。

1、《饮膳正要》:“健脾,益气,温中。

”2、《本草衍义补遗》:“活血消食,健脾暖胃,赤白痢下水谷。

”3、《纲目》:“治女人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擂酒饮之良。

”4、《本草备要》:“入营而破血,燥胃消食,活血和血。

治赤白下痢,跌打损伤。

”5、《医林纂要》:“解生冷物毒。

”二、红曲的药用价值1、治心腹作痛:赤曲、香附、乳香等分。

为末,酒服。

(《摘元方》)2、治小儿头疮,因伤湿入水成毒,脓汁不止:红曲捣罨之。

(《百选方》)3、妇人产后瘀血不下、腹痛:红曲3一12克,加黄酒煎汁,趁温服下。

4、温热泄痢(急性肠炎):红曲15克,炒研细末,合六一散(飞滑石6份、生甘草1份组成)等分,每服2~9克,米汤送服,一日3次。

5、小儿头疮、黄水疮:红曲炒研细末,麻油调敷患部,一日2次。

三、红曲的食用方法1、在烹饪中,红曲米的应用较为广泛,可用于烧菜染色,如江苏名菜樱桃肉、无锡排骨的制作。

2、可用于烧腊、酱卤食品,如广东叉烧和某些卤水的制作。

3、可用于红肠一类的灌肠上色,以及配制糖醋、西汁等复合味时调色。

4、粥饭、面食、腐乳、糕点、糖果、蜜饯等在制作中也经常用到红曲米。

5、使用红曲米时需注意,用量不宜多,否则口味发苦,不过可加点糖,起到去酸解苦的作用。

6、红曲米的生产工艺包括浸米、蒸饭、晾饭、接种、推曲、搓曲、上铺、喷水拌曲、出曲晒干等工序。

一般从米饭培养至出曲,大约需4天左右,红曲米米粒外表便全部呈紫红色,经晾干或烘干即成。

而在成品红曲米中,仍有一部分色菌在继续发酵,最终使红曲米中残存的白心红透,所以民间有陈年红曲米比新货好的说法。

四、红曲的营养价值1、近代医学研究报告认为,红曲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所含红曲霉素K可阻止生成胆固醇。

2、红曲米外皮呈紫红色,内心红色,微有酸味,味淡,它对蛋白质有很强的着色力,因此常常作为食品染色色素。

3、红曲米与化学合成红色素相比,具有无毒、安全的优点,而且还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的功效。

五、红曲的副作用脾阴不足及无食积瘀滞者慎用。

1、《本草经疏》:“无积滞者勿用,又善破血,无瘀血者禁使。

”2、《本草从新》:“忌同神曲,脾阴虚胃火盛者勿用。

能损胎。

”酸枣仁别名酸枣核、山枣仁。

它含有生物碱、多种氨基酸和金属元素等成分,能起到宁心安神、补中养肝、敛汗等作用,对虚烦不眠、惊悸怔忡、体虚自汗等病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酸枣仁:酸枣仁由鼠李科乔木酸枣成熟果实去果肉、核壳,收集种子,晒干而成。

生于向阳山坡、路旁,主要产于河南、河北、陕西、辽宁、山西、山东、云南等地。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去果肉及硬核,取种子,生用或微炒用。

酸枣仁在安神、失眠领域有其独到的功效,且疗效显着,被医生患者美称“东方睡果”。

二、酸枣仁的功效:1、现代研究它抗心律失常,但器质性的心悸、怔忡无效。

如风湿性心脏病,本身瓣膜出现了问题,安神药无效,是手术问题。

所以安神都是针对功能性的。

2、酸枣仁又有一定的滋养性,对心和肝的阴血有微弱的滋养作用。

滋养心阴、心血、肝阴肝血,但不是补虚药,还不能成为一个功效,只不过比较适合虚证。

3、酸枣仁是养心安神的重要药,安神效果好。

它甘酸,敛汗,对心阴虚或肝肾阴虚,常常盗汗,心烦不眠,这是它的特征。

它可与其它止汗药配伍(五味子、山茱萸),治汗多。

古代认为它安眠用熟的,炮制、炒,用生的是醒睡的,这是误解。

它的果肉有这个作用。

炒也要微炒,过了就降低安神效果。

散剂效果好。

三、酸枣仁治疗失眠偏方:1、用酸枣仁炒熟后研成粉末,每晚临睡前取10克用开水冲服。

连续服用3~5天,即可见效。

2、可以选择喝酸枣仁粥。

准备炒酸枣人20克,牡蛎30克,龙骨20克,大米100克。

先煎酸枣仁、牡蛎、龙骨,过滤取汁备用。

大米加水煮粥,待半熟时加入药汁,再煮至粥稠,代晚餐食,即可有助于晚上睡眠。

3、酸枣仁20克,人参12克,茯苓30克。

共研为细末。

每次5~6克,温水送服。

亦可入粥中煮食。

源于《普济方》(原无方名)。

本方以酸枣仁敛汗,人参补益肺气,茯苓安神。

用于体虚自汗、盗汗。

因三者又能养心安神,故也可用于虚烦不眠。

4、酸枣仁(炒)15克,甘草3克,知母、茯苓、川芎各6克。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

可以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5、取龙胆草15克、黄芩15克、茵陈15克、桅子12克、柴胡15克、白芍15克、酸枣仁15克、夜交藤15克,用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200毫升。

该治疗失眠的偏方可治疗出现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等症状的失眠在患者。

6、取黄连15克、阿胶15克、生牡蛎30克、龟版15克、柏子仁15克、生地黄50克、酸枣仁10克,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毫升。

该治疗失眠的偏方主要用于治疗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梦遗,手足心热,口干津少等症状的失眠患者。

7、取酸枣仁粉20克、绿茶25克。

每日清晨8时前冲泡绿茶20克饮服,8时后忌饮茶水。

夜晚睡觉之前冲服酸枣仁粉10克。

该治疗失眠的偏方主要治疗患有高血压、心动过速、习惯性便秘以及哺乳期的妇女慎服。

8、取党参15克、白术15克、黄芩15克、甘草12克、远志15克、茯苓15克、酸枣仁15克、龙眼肉15克、木香15克,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200毫升。

该治疗失眠的偏方主要治疗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的症状的失眠在患者。

9、取龙齿30克、茯苓15克、酸枣仁15克、柏子仁15克、知母15克,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200毫升。

该治疗失眠的偏方可治疗那些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的症状的失眠患者。

10、取酸枣仁3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将酸枣仁捣碎用纱布袋包扎,与粳米同入砂锅内,加水500毫升,煮至米烂汤稠停火,然后取出纱布袋不用,加红糖,盖紧盖,焖5分钟即可。

每晚临睡前1小时,温热服。

四、温馨提示:由于受产量的限制,酸枣仁价格几年来涨幅很大,因此市场上用理枣仁、枳椇子伪充酸枣仁使用,使用时要注意鉴别。

红豆是我们经常吃到的一种营养食物,它不仅仅具有美容养颜的效果,对于药用功能也是帮助很大的。

红豆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巧妙地使用红豆可以清热法湿、消肿解毒。

红豆药用功能1、红豆养心:自古就认为如果心火过旺,则很有可能会引发口疮疖肿、头晕、心悸、烦躁等不适症状。

而红豆则具有清热去湿、消肿解毒、补血安神的功效,因此夏天的时候人们都会煮红豆或者绿豆汤来解暑,也就是这个原因了。

二、红豆的功效与作用2、预防低钾症:夏季炎热的天气,会让我们大量的排汗从而导致流失钾离子,如果这个时候不注意及时补充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导致心肌麻痹而危及生命。

因此在夏季多吃红豆,除了可以增进食欲以外,同时还能给人体补充钾离子,从而避免低钾症的发生。

3、消水肿:在夏季我们人体大量的往外排汗,也就导致尿量减少,这种情况对于心、肾功能不好的人群来说,很容易导致下肢出现水肿的情况。

所以平时要多吃些红豆或者绿豆,很有效的。

三、红豆的食疗方法1、将红豆和鲤鱼煮汤食用,对水肿、脚气、小便困难等起食疗作用,还能治疗肝硬化、肝腹水,补体虚;2、红豆与冬瓜同煮后的汤汁是解全身水肿的食疗佳品;3、红豆与扁豆、薏仁同煮可治疗腹泻。

4、红豆还可与中药同用,如红豆配以连翘和当归煎汤,可治疗肝脓肿;5、红豆配以蒲公英、甘草煎汤可治疗肠痛等。

红豆的营养成分与绿豆相近,在某些成分上甚至超过了绿豆。

因此,多食红豆对身体大有裨益。

四、红豆的注意事项:鲤鱼与红豆同煮,两者均能利水消肿,在用于治疗肾炎水肿的时候效果很好,但是正是因为利水功能太强,正常人应避免同时食用二者,尽量隔几个小时再食,是否可以同食因人的体质不同而异。

毒性:6级。

性质:主要毒素在种子里。

症状:阻碍消化,腹泻,恶心,呕吐,惊厥,混合出血,昏迷,心力衰竭,死亡,尸体口部会腐烂。

发作时间:几小时-三天。

解毒:潜伏期比较长,服用高碳水化合物。

注意:直接吞食种子没事,咀嚼种子立刻中毒。

红花,别名红蓝花、刺红花,入药可通经、活血,主治妇女病。

中药红花是女性良药能够活血润燥,止痛,消肿和通经。

红花的食用方法1、丹参红花粥材料:粳米150克、丹参10克,红花6克、白砂糖25克做法:将丹参润透,切成薄片;红花洗净,去杂质;粳米淘洗干净。

然后将粳米与丹参、红花一同置于铝锅内,加入800毫升清水用武火烧沸,再改用文火煮35分钟至粥成,加入白糖调味即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