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越秀区儿童公园升级改造及新设计方案介绍

越秀区儿童公园升级改造及新设计方案介绍

越秀区儿童公园升级改造方案介绍
1.基本情况
“越秀区儿童公园”现为“广州市儿童公园”,位于中国广州市越秀区,北临一德西路,南临仁济西路,西临人民南路,东临仁济路。

总占地面积约为1114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20611平方米。

由于地处老城区中心地段,其周边道路狭窄,附近主要为批发市场等建筑,因此城市环境和人流都较为复杂。

而“旧广州市儿童公园”曾是许多人童年成长的美好回忆,但伴随社会的进步以及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其社会效益和影响力已逐渐降低,根据新的城市规划,为改善和提升该公园价值,对其进行新的定位和改造提升,赋予其新的生命和活力。

2.场地现状
功能方面,公园内现有游乐设施多而杂,功能导向单一,部分已较为陈旧,同时缺少科普教育及体育活动等设施,另外,大部分为收费类项目,缺少公益惠民性;景观方面,园区整体卡通形象突出,但缺少地方特色以及花色叶类植物。

3.升级改造方案
(1)设计定位
设计的服务人群主要定位为广州市3—14岁少年儿童及其家长,满足其户外活动的需求;在功能方面设置了体育健身、科普教育、动感游乐等项目,以打造一个自由欢乐、积极健康、活泼有趣的公园
空间;在景观方面,设计以越秀深厚的地域文化为切入点,采用卡通色彩化的形式,将文化景观变得生动有趣,并丰富公园的景观文化内涵。

通过以上方面的改造,实现完善越秀区儿童公园的功能布局,提升公园整体形象的目标。

(2)设计理念及亮点
设计构思分别从特色景观和功能核心两方面考虑,提出了“文泽越秀.童乐新晖——乐游.乐学.乐动”的主题理念,公园景观设计既体现了越秀区绵绵古韵,悠悠古风的地域特色,又表达了以人为本,注重使用者的切身感受,强调“乐”作为儿童公园的核心功能,打造一个真正为儿童设计,以孩子开心、快乐为宗旨的儿童公园。

景观设计延续原有的卡通色彩风格,以越秀区地域文化为核心内容,通过卡通化、简单化、色彩化的方式融汇于公寓整体景观展示中,形成内容统一整体,具有代表性,形式活泼、可爱的特色景观,具体展现在以下三方面:
【雕塑小品类】提取越秀区“五羊雕塑”中的“羊”元素作为公园景观雕塑小品设计原型,结合场地性质,分别布置以“越秀文韵”、“自由欢乐”、“体育运动”、“科普学习”等为主题的雕塑和系列小品,并依据展示需求布置情景小品,打造统一整体,越秀特色鲜明的文化景观。

【围墙及立面】在儿童公园外围墙及建筑立面装饰上,结合新的景观内容定位,延续现有卡通风格,结合越秀文化对展现内容进行更新。

【景墙廊道类】在可利用墙体及廊道处,布置越秀区、老广州儿童公园等文化、影像展出,在为儿童展示历史的同时,也为陪同的家长提供怀旧、回忆,给孩子讲述当年故事的平台,形成良好的亲子互动。

(3)功能分区
功能设计围绕“乐”这一核心,分别从“知识性”、“运动性”、“游玩性”来考虑,将其分为“科普教育区”、“体育活动区”、“动感游乐区”三大区。

【科普教育区】为新增区域,建议为公益免费区。

通过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的方式向孩子们展示“社会”、“科技”、“自然”三大主题的知识内容,让孩子们在游玩的同时,主动了解,接触,启发兴趣,寓教于乐,丰富儿童游玩的内涵。

主要设施有信息巴士(社会文化+越秀文化)、科技体验馆、自然体验廊等。

【体育活动区】为新增区域,建议为公益免费区。

依据儿童年龄特征,合理组织体育运动设施布置,为儿童们提供一个自由奔跑、跳动、攀爬嬉戏的活动空间,让孩子们在玩的同时,也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主要设施有儿童运动球场、儿童趣味滑梯、儿童主题沙池、儿童攀爬坡、儿童攀爬网、趣味地形等【动感游乐区】为原有区域。

为满足儿童游乐需求,丰富儿童公园游玩形式,升级改造保留了部分趣味性较强,使用功能完好的动力机械游乐设施,更新或取消其余设施,增加游玩空间舒适性。

主要设施有旋转木马、追逐车、击浪漩艇、碰碰车、泡泡球乐园、旋转小蜜
蜂、儿童爬山车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