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30
——
3.求实:就是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 不轻信,不弄虚作假,不贪图虚名。
毛泽东撰写的 《改造我们的学习》手稿
“实事”就是 客观存在着的一 切事物,“是” 就是客观事物的 内部联系,即规 律性,“求”就 是我们去研究 。
——毛泽东
31
4.创新:就是要不拘陈规,敢为人先,进行 创造性的学习和思维。
28
四、培养优良学风
1.勤奋:就是要发奋努力、不畏艰难、锲而不舍、 永不懈怠。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 有平坦的大道可走, 只有不畏艰险沿着崎 岖陡峭的山路攀登的 人,才有希望到达光 辉的顶点。”
——马克思
29
2.严谨:就是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做到 严肃、严格、严密。
是不知 知知之 也为为 。不知
知之 孔 ,, 子
51
第四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52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 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 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 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 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哈佛大学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 麻省理工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剑桥大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巴黎大学
• 蔡元培校长1917年1月的就职演说,则干脆将 其教育理想凝炼为一句话:“大学者,研究 高深学问者也。”
4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第三节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四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5
基本概念
• 与意识、精神、认识、观念、心理等概念 交叉互融,是人们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 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作为多 要素、多层次的综合系统,思想包涵着制 约和决定人们行为的多种精神因素。(理性 认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 的灵魂,是国家兴旺 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
32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 就有使命,就有任务。”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329页
33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1.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继往——继承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珍 惜来之不易的生存、发展环境。 开来——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担起建设现代化的重任,并为 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40
知荣辱、明是非、辩善恶
41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42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43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44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45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46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47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48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课程导入
认识大学
视频
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上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海 交 通 大 学
34
2. 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一是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二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三是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35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德—人才素质的灵魂 智—人才素质的基础 体—人才素质的条件 美—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36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理想远大 •追求真理 •德才兼备 •视野开阔 •知行统一
• 素质与修养经过积淀和升华便成 为素养。
• 是指人们按照 一定社会的要 求,经过学习、磨练、涵养和陶 冶的功夫,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和 能力,在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方 面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的过 程。它是实现自我完善的必由之 路。
•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 国家保证实施的,具有国家强 制力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的总和。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 、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 礼仪、职业规范等其他社会规 范的首要之处在于,它是由国 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
我们不能设想一所大学没有宽敞明亮的 大楼,也不能设想一所大学没有学富五 车的大师,但更不能设想一所大学没有 一批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大’学生, 只有这些年轻的面孔,才是一所大学的 精魂之所在……大学,因大楼而大,因 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大,理固 宜然。
——许智宏(前北大校长)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49
3.提高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和 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 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
50
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考 察时指出:“历史和现实都 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 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 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 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斗,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 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 兴旺发达的。”
属于行为准则和规范,是经济利益关 系的反映,主要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以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为 评价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的关系。道德渗透在社会生 活的各个方面。
• 修身养性。内涵比较广泛,“修”指 整治,提高;“养”指培育、完 善。修养包括举止、仪表、技艺、 情操等多方面的陶冶,既有修身 养性、反省体验、锤炼意志之功, 也有培育情操、提升境界、涵养 品质之意。
•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百家之学府者,…… 大学的地位和声誉取决于学术和思想的创新 。
21
• 梅贻琦1931年12月出任清华大学校长, 其就职演说中有一段话,近年广为传诵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
• (清华大学:1911-)
22
大学之‘大’,不仅在于‘大师’、
‘大楼一’,、更认在识于大有学一批生‘活大特’点学生。
3.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 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 全面发展。
53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
养的基本知识 •注重联系实际 •注重知行统一
54
完善自我可借鉴陶行知的四问:
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26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27
补充: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荷华德·加德纳(美国心理学教授) ▪ 文字语言型学习者 ▪ 逻辑数学型学习者 ▪ 视觉空间型学习者 ▪ 人际关系型学习者 ▪ 音乐韵律型学习者 ▪ 身体动态型学习者 ▪ 个人内在型学习者
2.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求 是》2006年第9期。
3.[德]J•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梁志 学,沈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7
3
主要内容
•绪 论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珍惜大学生活 追求远大理想 继承爱国传统 领悟人生真谛 加强道德修养 遵守社会公德 培育职业精神 增强法律意识 了解法律制度
开拓新的境界 坚定崇高信念 弘扬民族精神 创造人生价值 锤炼道德品质 维护公共秩序 树立家庭美德 弘扬法治精神 自觉遵守法律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课程介绍
该课程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工程重点课程,该课程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 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 质,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以解决大学生成 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新教材是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的高度 统一。
2
教学目的
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 法,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 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 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 的有说服力的回答,以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以 “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逐渐 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 律修养的基础。
热爱祖国 善于创新 全面发展 胸怀宽广 脚踏实地
37
第三节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38
1.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 才的根本方针
39
2.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立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 社会主义荣辱观。
——陶行知
55
思考题
1.你准备如何度过大学生涯? 2.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
涵的理解。 3.结合实际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组织学生集体观看《麓山风华—走进湖南 师范大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