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

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

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北京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目录1. 前言......................................................... .. (1)2. 调查方法......................................................... (2)2.1 被试......................................................... .. (2)2.2 工具......................................................... .. (2)2.3 程序......................................................... .. (2)2.4 统计分析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3.1分量表间的相关分析......................................................... .. (2)3.2北师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动机的结构特点 (3)3.3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动机的性别差异比较 (4)3.4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动机的成绩差异比较 (5)3.5小结......................................................... (6)4. 结论......................................................... .. (6)5. 教学建议......................................................... (7)附录......................................................... (8)参考文献......................................................... .. (10)1 前言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①。

学习动机是制约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它不仅激发并维持了学习行为,而且自始至终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只要有学习活动,就必然有相应的动机。

英语学习动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亦是如此:英语学习动机是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自身的内在要求与外部诱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它会引发并维持英语学习的行为,并促使英语学习朝向其学习目标前进。

英语学习动机会影响英语学习成效,尽管它所发挥的作用是是间接的,但是,它却是影响英语学习成效的关键之一。

具体来说,英语学习动机对学习成效的影响是通过英语学习活动这一中介实现的。

英语学习动机会影响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和学习手段等因素的选择,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学习活动,进而产生了相应的学习成果。

英语学习动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这是由语言的特定决定的。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工具,只有交流的双方共同参与才能形成,在进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有效地达到交流的目的,实现语言的教学。

今天我们如此关注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英语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位日渐突显,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潮涌现,对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关注与研究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成效;其次,许多大学的公共英语教师抱怨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动机,学生们之所以学英语,只不过是为了应付校内外各种英语考试。

考试前,他们会拼命地学习,可是一旦考试结束,学生们又恢复原状。

大学生是否如公共英语教师所言,缺乏英语学习的动机。

对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将有助于公共英语教学的展开。

笔者收集了国内外关于外语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资料,发现:在国外,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Gardner和Lambert就对外语学习动机进行开创性的系统研究。

Gardner和Lambert的研究强调语言学习的社会性,把第二语言习得动机分为融入型和工具型。

20世纪80年代后,外语学习动机进入了多元化时代。

随着认知心理学在语言习得研究中不断受到重视,心理学的自我决定理论被引入外语学习动机研究中。

Deci和Ryan(1985)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90年代出现的外语学习动机理论模型主要有:Domyei(1994)的外语学习动机三层次说、Trembley & Gardner(1995)的扩展动机理论和Schumann的神经生物学模式。

国内关于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对象多局限于外语专业的学生。

直到20世纪90年代,研究才真正具有广度和深度,其中较有影响的有:法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调查分析(郑立华,1987);外语学习中的认知与情感需要(王初明,1991);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报告(石永珍,2000);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高一虹、赵媛、程英等,2003)。

这些研究者对外语学习动机及其相关因素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丰富了国内关于外语学习动机的理论。

在分析以往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国内针对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中存在着两大问题:首先,国内大部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在研究对象上力求概括整体,一般只按教育水平来区分几个群体。

然而,同等教育水平中可能存在不同性质的群体,如师范类院校与非师范类院校,针对同等教育水平中不同性质群体进行的①林祟德主编,冯忠良等着. 教育心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246页研究还较少;其次,在过去的相关研究中,往往关注的是外语学习动机对外语学习成效的影响。

而反之,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特点如何及相应的教学策略为何通过分层取样,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所具有英语学习动机进行比较分析的研究还很少。

本研究将以北师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北师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结构特点,在研究其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笔者分别选取性别和英语成绩为自变量,研究不同性别与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其英语学习动机的差异何在。

笔者期望在寻找到北师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北师大及同类高等师范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建议,以期能提高此类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成效。

2 调查方法2.1 被试北京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学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进行,共分为24个教学层。

本问卷取样时,在北师大公共英语教学层的基础上,采取整群取样的方式,在前(1-8层)、中(9-16层)、后(17-24层)三级中随机各抽取2个班,总计6个班,每班随机抽取20名学生,共取北师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120人作为被试(在北京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仅在大一时必修英语,考虑到问卷中涉及的英语必修动机,仅取一年级作为被试)。

施测后,收到有效问卷112份(男生37份,女生75份),有效率为%。

2.2 工具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选用台湾学者游玉华在《圣约翰技术学院改善师资案成果报告》中所制的问卷,她的问卷改编自彭怡宁翻译的Gardner 等人的学习动机量表。

量表包含四个分量表,分别为动机强度分量表(1~10题)、内部动机分量表(11~15题)、外部动机分量表(16~30题)和必修动机分量表(31~35)。

该量表为Likert五点量表,分别以1表非常不同意,2表不同意,3表一般,4表同意,5表非常同意。

此外,问卷还涉及了被试的相关背景信息,包括性别与英语成绩。

施测后,在对各个分量表的信度检验中,分量表一的Cronbach Alpha值为;分量表二的Cronbach Alpha值为;分量表三的Cronbach Alpha值为;分量表四的Cronbach Alpha值为。

在量表的整体信度检验中,Cronbach α= 0. 8084。

2.3 程序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于2006年4月3日至4月8日间在北京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公共英语课上统一发放。

课上施测,当堂回收。

2.4 统计分析的工具问卷所得数据通过SPSS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与讨论3.1 分量表间的相关分析为了确认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必修动机以及动机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获得北师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整体结构特点,笔者运用SPSS软件,对这四个分量表进行了相关分析检验,得到下表数据:由表1可以看出,相关关系达到显着性的组合共有五对,如下:首先,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两个分量显着正相关。

动机的结构理论认为,虽然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虽然是两种不同的动机类型,却没有严格的划分,在一定情况下甚至可以相互转化。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是并存的,二者密不可分的,因而体现出显着的正相关。

此处二者的正相关达到(**),这表明,北师大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联系紧密,学生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会积极影响他们对英语的价值判断,而相反,对英语的价值判断也会影响他们对英语的兴趣。

其次,内部动机与动机强度、外部动机与动机强度都达到显着正相关,并且内部动机与动机强度正相关的显着性高于外部动机与动机强度正相关的显着性。

这是因为内部动机源于学习兴趣和需要,具有内部学习动机的学生,学习往往更为主动,学习行为往往是自发的,且更持久,由内部动机产生的动机强度也更强;而外部动机源自于外部诱因,具有外部学习动机的学生学习往往是被动的,学习行为往往是被诱发的,比较不稳定,易受学习环境、教师的教学、学校的教学条件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由外部动机产生的动机强度也相应地较弱。

这两组正相关表明,北师大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强度由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共同决定,且内部动机对动机强度的影响更大。

最后,必修动机与内部动机和动机强度的负相关都很显着,这是因为必修动机带来的是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

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破坏了学习积极性。

此处的显着负相关表明北师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学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到受到英语课业压力的负面影响。

综上五对相关关系,北师大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中,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联系紧密,并存于学习者的动机结构中,为学生带来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而英语课的课业压力则打压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相反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