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物体的组成
第一节单细胞生物
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在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就提到——除了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本节内容又是在学习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之后开始的,所以与细胞相关的知识是本节学习内容的知识基础。
而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同学们并不熟悉,也不知道它是怎样进行生命活动的,更不了解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是如何反应的。
这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学生能否说出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能否说出草履虫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过程,能否使用显微镜观察到草履虫,能否设计和进行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的实验。
据此教师可进行如下教学设计:
1.利用草履虫模型,让学生自学,并对图说出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2.提出单细胞动物——草履虫是如何完成吃喝拉撒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交流,从而理解草履虫怎样进行消化、吸收、排遗、排泄等生命活动过程。
3.在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的实验中,加强对显微镜使用的指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在体会草履虫对不同刺激作出的反应时,理解草履虫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
2.说出单细胞生物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过程。
3.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草履虫“吃喝拉撒”的猜想和交流,培养推理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通过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的实验,学会科学探究,加强显微镜的熟练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模型学习和“吃喝拉撒”的猜想、合作学习,增强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实验,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课前准备
1.草履虫模型每组一个。
2.采集、培养好草履虫。
准备好“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所需的实验器材。
▍流程一:导入新课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
动物是大家最熟悉的类群了,下面我来考考大家。
你知道,现今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是哪种吗?(蓝鲸)对了,我再来考考你,地球上最小的动物又是哪种?它生活在哪儿?怎样生活?
学生的答案有:蚂蚁、螨虫、细菌、细胞……
其实,最小的动物是一种单细胞动物。
单细胞动物是指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例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流程二:新课学习
活动一:利用模型来自学,说出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给每组学生分发一个草履虫模型,让学生结合草履虫模型展开草履虫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相关知识的学习。
在自学和小组合作之后,回答如下问题:
1.真实的草履虫究竟有多大?
2.草履虫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3.展示“草履虫的结构”课件,使用时将鼠标放在相应结构上,该结构闪烁,提问的结构名称和功能。
4.你认为,草履虫是一个细胞吗?
5.从细胞结构看,草履虫是动物还是植物?
从草履虫的结构来看,存在着表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符合细胞的结构特点,所以草履虫是一个细胞。
随之而来的问题,要求学生进一步从细胞的结构分析,草履虫的结构是符合动物细胞结构还是植物细胞结构?所以,教师在学生思考了第4、5问后,可以进一步归纳得出,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
活动二:大胆猜想结合小组合作,说出草履虫生命活动的过程
在得出“草履虫是属于单细胞动物”的结论后,教师提出,是动物就会吃喝拉撒,那么对于一个细胞的动物——草履虫来说,是怎样完成“吃喝拉撒”的?
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并形成统一意见,再由小组代表发言做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草履虫消化食物过程”课件(来自教育部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和“草履虫的收集管和伸缩泡”课件来作说明和小结。
通过对草履虫“吃喝拉撒”的交流,让学生理解单细胞的动物也可以独立完成消化、吸收、排遗、排泄等生命活动。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习排遗、排泄等概念,学生会把拉撒混为一谈。
教师应作适当引导。
活动三:实验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理解单细胞也能适应环境
1.提出问题: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什么样的反应?是趋向还是避开呢?
2.作出假设:草履虫会对光有趋向(光、食盐、蔗糖)
3.设计实验:在学生设计实验中,教师提示,本实验的变量是什么?该如何控制变量,形成对照。
(1)取一洁净载玻片放平,在两端各滴上一滴草履虫培养液。
用玻棒将两滴培养液相连。
(2)在左端遮光,右端照光。
(3)观察结果,并分析原因
4.表达交流,得出结论:草履虫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活动四: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我们知道,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单细胞生物,课件出示单细胞生物图(酵母菌、细菌、变形虫、衣藻、喇叭虫、小瓜虫、眼虫)和蓝藻水华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单细胞生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说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有利的方面(净化水体、鱼类饵料、释放氧气)和对人类有害的方面(污染环境、引发疾病),让学生对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认
识。
▍流程三:课堂反馈
一、反馈的设计
课堂中只有进行及时的反馈,才能有效地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
在每一个教学环节,我都安排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反馈,如让学生自学后说出草履虫的结构、功能,在大胆猜想后让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在实验的探究中,先引导学生设计好实验的步骤,再进行实验操作、得出结论。
另外,还安排了检测题。
1.请连线完成草履虫的结构与对应的功能
(1)纤毛 A.内含遗传物质
(2)表膜 B.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3)食物泡 C.运动
(4)伸缩泡 D.分裂
(5)细胞核 E.呼吸和排泄
(6)生殖方式 F.排泄废物
2.观察草履虫时,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取草履虫的最好部位是()A.培养液的中层 B.培养液的任意部分
C.培养液的表层 D.培养液的下层
3.草履虫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
A.利用鞭毛摆动做螺旋运动 B.利用纤毛摆动做螺旋运动
C.利用鞭毛摆动做直线运动 D.利用纤毛摆动做直线运动4.草履虫生活在()
A.海水中 B.人体中 C.土壤中 D.池塘或水沟5.观察草履虫时,常放一些棉花纤维,目的是()
A.固定草履虫 B.使草履虫运动缓慢,便于观察
C.分隔培养液 D.吸收培养液
(答案:1.
(1)纤毛
A .内含遗传物质
(2)表膜 B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3)食物泡 C .运动
(4)伸缩泡 D .分裂
(5)细胞核 E .呼吸和排泄
(6)生殖方式 F .排泄废物
2.C 3.B 4.D 5.B )
本节课从课前的准备,到课堂上的组织教学,我有几点体会:
1.在多媒体教学广泛应用的今天,我们不应依赖多媒体这一个教学手段,而忽视传统媒体存在的价值。
草履虫模型的使用使课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学生从草履虫模型的学习中对生物的知识产生了兴趣;其次,利用模型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印象深刻。
2.草履虫的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特点都是属于一些零散的知识,逐一地让学生识记,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率并不高,教学中设置了“让学生大胆猜想草履虫是怎样完成‘吃喝拉撒’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思考积极,小组合作交流和发言踊跃,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最终达成共识。
该教学环节教学效果好,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提高。
3.本节新授课中安排了实验内容,教学的容量较大,教学时间在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上和学生自主实验操作上相对排地较多些。
所以,在加强教学的紧凑性方面还可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