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
《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
这位是“同同志”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
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现予公布。
《通用规范汉字表》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
语言文字法》,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各领域汉字应用需要的重
要汉字规范。
制定和实施《通用规范汉字表》,对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促进国家经
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后,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应以《通用规范
汉字表》为准,原有相关字表停止使用。
国院2013 年 6 月 5 日
近日,教育部公示《通用范字表》,共收字8105 个,字
量增加,一些新字出,《新字典》和《代典》将根据个字表
行改和更正。
与此同,近日两档关于文解字的目《字英雄》《字听写大会》也引起广泛关注,参与关的学生能写出“ 大端” ,却写不出“ 关” ;十个大人里有七个不会写“ 蛤蟆”⋯⋯ 些目,向我提出了一个新:我真的了解字?我了解它的生、演?
教育部公示《通用范字表》收字8105 个
2013 年 08 月 21 日州晚者
《通用范字表》共收字8105 个,分三:一
字表常用字集,收字3500 个,主要足基教育和文化
普及的基本用字需要。
二字表收字3000 个,使用度次
于一字。
一、二字表合6500 字,主要足出版印刷、
辞纂和信息理等方面的一般用字需要。
三字表收字
1605 个,是姓氏人名、地名、科学技术术语和中小学语文教
材文言文用字中未进入一、二级字表的较通用的字,主要满
足信息化时代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的用字需要。
据悉,《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后,社会一般应用领域
的汉字使用应以其为准,原有相关字表停止使用。
该表可根
据语言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实际需要适时进行必要补充和调
整。
据了解,《通用规范汉字表》历经 10 年研制完成,该表是对 50 余年来汉字规范整合优化后的最新成果,对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不会写的字,白领多于初中生
“东施效颦” 、“荦荦大端” 、“癞蛤蟆”、“髋关节”,这些常用的词语,你能写对吗?记者选择树人中学初二一个班
级进行调查,发现在没有字典的帮助下,百分之八十的学生
都能写出“东施效颦” 、“荦荦大端” 、“一瘸一拐”这样的词语,但是面对“癞蛤蟆” 、“髋关节”等生活中常用的词语,写对的学生却只是个位数。
一位初二学生告诉记者:“髋关节”这个词,平时生活中都
会说的,但具体就想不出它怎么写,一点印象都没有,感觉
这几个词语都是生活中用到的词,很眼熟,但真正下手写的
时候,就忘记了,“癞蛤蟆”这个词,我只写对前两个字,最后一个字只写了个偏旁部首,感觉一下子蒙了。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写字楼里的十多位白领,他们大部分大学毕业才两到三年,但是相对中学生,这些白领听到一些熟
悉的汉字时头脑一片空白。
“常年用电脑打字习惯了,现在要我写字实在是太困难了。
”去年才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尹女士几乎每个词语中都有一个字不会写。
“现在的工
作主要是靠电脑来完成,已经很久没有写过字了。
”她说。
不少人写字“倒插笔”
在电视节目《汉字英雄》里,有这样一幕:不少选手在
答题的时候都有“倒插笔”现象,比如说写提手旁的时候,
先随意地写两横再画一竖勾。
“如果老师没有教他们汉字有
笔画顺序,那我觉得有问题。
”节目主持人说。
在调查中,记者也发现,不少学生写字的笔画都不尽相同,对此,树人学校一位语文老师介绍,由于现在升学压力大,基本没有时间再去一一纠正他们笔顺的错误。
“在理科班,别说是倒插笔,就是错别字也很普遍。
” 这位老师介绍,现在初中阶段还好一点,由于对书写字迹有
要求,语文老师还比较注意工整,但到了高中阶段,语文教
育把大量时间花在了文言文和现代文的阅读上面,学生面对
一堆作业时,甚至会带笔、连笔,“一笔一画写字都达不到,再提别的要求就更不现实了。
”
“我们小时候学写字,老师说‘先进人再关门’ ,在教你写字的时候同时教你一些汉字规律,但很显然现在很多老
师不再避讳‘倒插笔’了。
”采访中,扬大教育学博士后朱
季康表示,老师容忍“倒插笔”存在,就像当下教育只重视
结果却忽略过程一样,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学生错别字多受电脑网络影响
除了提笔忘字、笔画书写错误,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
一个现象,不规范书写和运用汉字更是误导了孩子们。
调查
发现,电脑网络的酷词,以及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
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
成语,如“一戴添娇” 、“随心所浴” 、“家俱”等等错字错词屡见不鲜。
街头错别字多让学生深受其害,维扬小学一位语文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在教学时发现,在学生的作文中也经常有同音的错别字,如“家俱” “杯具”等,指出来时学生们都说是“大
街上到处都这样写”或者“电视上也是这样写的”。
家住扬州天下小区的张女士对记者大吐苦水说,前几天
她给上四年级的孩子检查作业时发现,儿子把“刻不容缓”
写成了“咳不容缓” ,就告诉他写错了,没想到孩子理直气
壮地说:“没错!药品广告上就这样写的。
”为此,她深为苦恼,“一个晚上,就跟孩子解释了哪些词语是错的,为什么
这些广告上会用这些词,但解释了半天,孩子还是似懂非懂,只能寄希望于语文老师的帮助了。
”
汉字规范书写,必须从小抓起
这些情况的出现,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真的了解
汉字吗?我们了解它的产生、演变和可能的前景吗?此时教
育部公示《通用规范汉字表》,从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到简
化字的演变与规范,都提出了正确的标准。
调查中,当询问很多成人哪一个词语如何写时,很多人都会通过手机,或者电脑搜索,对此,朱季康表示,汉字的语
音、写法应该遵循《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国家标准,网络上的字很乱,百度搜索的结果不能作为标准,比
如“咋舌”的“咋” ,标准读音为zé(音“责” ),很多人会读
成zhà(音“炸” )。
“提笔忘字自古就有,但电脑、手机的输入方法,对字
母文字的影响不大,对汉字却影响很大,为了让孩子们不再
难辨真伪,汉字的用法亟待规范,”朱季康表示,要想真正
领会汉字的博大精深,以及它的魅力所在,就需要真正走进汉
字书写的殿堂去了解和感受。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
多,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文字,它是任何一种文字所不能替代的,而汉字的重要载体即为书写,青少年是养成良好书写
习惯的黄金时期,汉字的书写规范必须从小抓起。
”
正式《通用规范汉字表》比征求意见稿“缩水”195 字
教育部 2009 年曾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向公众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中的字表收字 8300 个。
而在近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字表收字 8105 个,比
当年征求意见稿少了 195 个字。
此外,正式汉字表还将意见稿
中 51 个异体字中的“皙、喆、淼”等 45 个异体字调整为规范字。
据了解,汉字表不仅参考了自 1919 年以来的史料、资料
和教科书,而且还参考了 1982 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抽样统计的
姓氏人名用字,以及公安部提供的部分姓氏用字和人名
用字。
据介绍,像“喆”字,很多人用在名字里。
可是《通
用规范汉字表》却没有,不仅在电脑里打字时常常找不到,
户籍管理中也常常遇到困难和麻烦。
这次,汉字表给这个字
“转了正”,成为规范字,可用于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