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技术标准
汽车检测技术标准
第一章概述
1、汽车检测(vechicle inspection):1、汽车不解体
2、利用汽车
检测设备和计算机技术3、对汽车性能进行快速、准确、定量的检测4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的检查和测量5、汽车继续运行或进厂维护或修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2、汽车检测的目的:1、预防故障。
2、建立科学的汽车维修体
系。
3、汽车检测的分类:1、汽车安全环保检测(年检,安全性、环保
性)。
2、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可靠性、操纵稳定性)。
4、检测参数:1、工作过程参数(发动机功率、制动力)2、伴随过
程参数(振动、噪声、异响)3、几何尺寸参数(气门间隙、自由行程)。
5、检测参数的选择原则:1、灵敏性:检测参数相对于技术状况参
数的变化快慢。
2、单值性:单调性,汽车技术状况参数:初始值uf终了值ue的范围内,检测参数的变化不应出现极值(即dP/du≠0) 3、稳定性: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多次测的统一检测参事的测量值,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6、检测参数标准的类型: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JT-交通,/T-
推荐性)、3、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
7、检测参数标准的组成:初始值、许用值、极限值。
8、测量:利用测量仪表经过实验和计算方法获取检测参
数的量值。
9、汽车检测设备的组成:试验条件模拟装置、取样装置、附加装
置、测量系统。
10、测量系统的组成:传感器(把非电物理量转换成电量信号的一
种变换器)、信号调理电路、测量仪表。
11、信号调理电路: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各种形式的信号处理
(如电量转换、阻抗转换、离屏蔽、小信号放大、温度补偿、滤波和调制等) 将其调整为适合后续处理电路(A/D卡)应用的规范信号(0~5V、0~10mA及4~20mA等电信号)。
(热电偶) 12、智能仪表与虚拟仪表:智能仪表(微处理器与电子仪器相结合
的产物)、虚拟仪表(计算机和电子仪器结合的产物)。
区别? 13、汽车检测线的检车单元布置的4个原则:1、对现场的环境污
染最小。
2、对检测精度影响小。
3、应考虑每个检车单元的检测等时行。
4、空间布置上要合理,不能发生空间上的干涉,占地面积少。
第二章发动机性能检测
1、发动机综合检测仪的组成:信号拾取系统、信号与处理系统、
采控显示系统。
2、起动系测试前的连接:蓄电池电压拾取器、起动电流拾取器。
3、充电系测试前的连接:蓄电池电压拾取器、充电电流拾取器、
充电电压探针。
4、无外载测功:无外部负荷时,猛踩加速踏板,发动机突然加速所
发出的动力除克服各种阻力外,有效转矩全部用于加速自身各运动部件的运转,即发动机以自身运动部件为负载加速运转。
5、无外载加速时间测功法的原理:在节气门全开时,测量在给定转
速范围(n2-n1)内的加速时间Δt。
点火系的点火脉冲一缸信号拾取器夹在一缸高压线上获取发动机的转速信号;当驾驶员迅速踩下油门,发动机转速迅速升高,计算机自动判断转速而且分别记下转速从n1到n2时的时间t1和t2。
计算功率。
6、无外载加速时间测功法用哪些拾取器?一缸信号拾取器。
7、传统点火系统初级点火波形测试用到的传感器:蓄电池电压拾
取器、一缸信号拾取器、初级信号拾取器。
8、传统点火系统次级点火波形测试用到的传感器:蓄电池电压拾
取器、一缸信号拾取器、次级信号拾取器。
9、平列波定义及其作用:按点火次序将各缸点火波形首尾相连排
成一字形;分析次级电压的故障,各缸次级击穿电压是否均衡,某缸点火是否正常。
10、并列波定义及其作用:将各缸的点火波形始点对齐而由下而
上按点火次序排列;可看到各缸直列波的全貌分析各缸闭合角和开起角以及各缸火花塞的工作状态十分方便。
11、重叠波定义及其作用:将各缸的点火波形起始点对齐,全部重
叠在一个水平位置上;检查传统点火系中断电器触点闭合角的大小,及各气缸对应触点闭合时刻的分散程度间接判断分电器
凸轮磨损情况。
12、
用什么工具测定点火提前角:点火正时灯。
13、 喷油压力拾取器的安装:将外卡式柴油机喷油压力拾取器以
一定的预紧力卡夹某一缸的高压油管上
14、 曲轴箱中的气体压力与气缸活塞组间的磨损量表现出较强的
正相关性。
第三章 汽车动力性检测
1、 汽车动力性的参数: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汽
车定型试验时评价动力性;发动机输出功率——评价发动机动力性;驱动轮输出功率——评价在用汽车动力性。
2、 第五轮仪工作原理:第五轮旋转-电磁头的间隙大小变化-闭合
磁路磁阻变化-经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旋转盘上转动线圈中感应出一个近似正弦波的信号-求得速度、距离、时间
3、 非接触速度计:投光器-强光射在地面-明暗对比度不同的反射
光-受光器-凸透镜成像于受光器中的一副梳状结构的硅光电管-一定频谱的光-空间滤波器-汽车行驶时的空间频率的光电流信号-f m p v 0 。
4、 滑行的定义:汽车加速到某预定速度后,摘挡脱开发动机,利用
汽车的动能继续行驶直到停车的过程。
5、 滑行试验的目的:测定汽车车轮滚动阻力、车身空气阻力和动
力传动系的各种阻力,为汽车装配质量的检验手段。
6、 滑行试验的条件:初速50km/h 时的滑行距离和滑行时间来衡量
7、底盘测功机的功能作用:汽车动力性检测、燃料消耗量测试、
排放污染物测试、汽车的加载调试和诊断。
8、底盘测功机的原理:路面模拟(滚筒装置);汽车运行工况模拟:
稳定工况(功率吸收装置)、非稳定工况(惯量模拟装置即飞轮)。
9、底盘输出功率的测量原理:测力传感器测量加载装置的定子对
转子的制动力矩M,测速传感器测量滚筒的转速,驱动轮的输出功率kW
Mn。
P,
3.
9549
10、底盘测功机的结构组成及其作用:滚筒装置(测功机的基本组
成件,直接影响测试精度)、功率吸收装置(测功机上运转只有驱动轮转动,外部阻力较在道路上行驶时少,不存在道路上行驶时所受的空气阻力、爬坡阻力和从动轮的轴承摩擦、空气摩擦和滚动阻力,这些外部阻力需用功率吸收装置模拟,使汽车受力状况和道路上一样)、惯量模拟装置(为模拟汽车在非稳定工况运行时的阻力,进行非稳定工况的性能测试(如加速性能、滑行性能)测功机一般配置模拟汽车质量的惯量模拟装置)、测量装置(测量滚筒上的转矩,变换后求驱动轮上的驱动力)、反拖装置(检测测功机滚筒系统的机械损失、汽车传动系的机械损失及车轮在滚筒上的滚动阻力)、举升锁定装置(用于被测汽车驶上和驶离滚筒)、引导装置(引导驾驶员按提示进行操作)、安全等装置(保障检测作业的安全)、控制系统(经过控制软件可实现数据采集与处理、结果输出、电涡流测功器载荷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