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同步习题)(解析版)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同步习题)(解析版)

《临安春雨初霁》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对《临安春雨初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开口就言“世味”之“薄”,并惊问“谁令骑马客京华”。

写出了这位长期宦海沉浮,命途坎坷的老人的悲叹,说出了对世态炎凉的内心感受。

B.颔联点出“诗眼”,写诗人听了一夜的春雨,并未入眠。

那远远传来的如断如续的卖花声,带给他抚慰,写出了诗人此时内心的闲适与愉悦。

C.颈联写陆游客居京华,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在作书品茶中消磨时光.。

“细乳”即是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

“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指品茶。

D.陆游的众多诗篇,大多为壮怀激烈的爱国忧民之作,而该诗没有豪唱,没有愤愤不平,也没有盈盈酸泪,有的只是结肠难解的郁闷和淡然的一声轻叹,“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

B 项,“此时内心的闲适与愉悦”表述有误,颔联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作者用明媚的春光和比较明快的字眼表达出自己的郁闷与惆怅。

故选B。

2.下列语句中加点处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正确的一项是()①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②李杜已远,惟有几箱新乐府.......;湖山之边,尚有三座旧祠堂。

③诗中什九从军乐,亘占男儿一放翁..。

A.杜甫李商隐苏轼B.李白白居易陆游C.杜甫白居易陆游D.李白李商隐苏轼【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第①句,抓住关键词“草堂”,便可联想到“杜甫草堂”,由此可知其所指为杜甫。

第②句,抓住关键词“新乐府”,便可联想到“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元稹,白居易。

第③句,抓住关键词“放翁”,便可联想到,“放翁”是陆游的“号”。

故选C。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老学庵笔记》乃陆游晚年所作,所记内容多为其亲历或亲见、亲闻之事。

难能可贵的是,此书迥异于仅记述事实或转抄他书的丛札性汇编,具有鲜明的识见。

除评判性的断语外,___________,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立“大节”、辩邪正的思想倾向。

A.并无透露出陆游的思想立场和价值判断,哪怕一些条目的设置、笔法的使用等B.还有一些条目的设置、笔法的使用等,无不透露着陆游的思想立场和价值判断C.处处透露着陆游的思想立场和价值判断,包括一些条目的设置、笔法的使用等D.即使一些条目的设置、笔法的使用等,也都透露着陆游的思想立场和价值判断【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衔接。

“除……外”与“还有”搭配,“无不”表全称否定,强调前面提及的所有内容。

综合B项合适。

二、古代诗歌阅读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1)本诗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被誉为“绘尽江南春的神魄”。

试简要分析语言风格特点。

【答案】(1)这首诗借写江南春雨和书斋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得志的悲愤与牢骚。

(2分)(2)语言清新隽永。

(1分)本联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显得含蓄深蕴。

(3分)【解析】(1)试题分析: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颔联点出“诗眼”,也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

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

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

写得形象而有深致。

传说这两句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孝宗所称赏,可见一时传诵之广。

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但没有注意到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划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

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

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

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暗寓怀友之相思。

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浣溪沙·和无咎①韵陆游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

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

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①无咎:韩元吉,字无咎,南宋许昌人,与陆游关系甚好。

陆游通判镇江时,韩无咎从江西来镇江探母,陆游与其交游两月。

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和无咎韵”表明这首词是陆游与韩无咎的彼此唱和之作,写于韩无咎即将离别之际。

B.“夕阳吹角”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最关情”表明吹起的角声勾起了离别的伤感情绪。

C.“新愁常续旧愁生”表明陆游常是旧愁未去又添新愁,故而对韩无咎的陪伴充满感激。

D.这首词上片表现了作者与韩无咎真挚的友情,下片写客中送客,表现了作者的孤寂心绪。

6.结合全词分析,撩拨作者“愁”的因素有哪些?【答案】5.C6.①作者远离家乡,到他乡做官,会生愁情;②平时忙碌不已,闲暇时光少,会生愁情;③夕阳西下,听到凄凉的角声,会生愁情;④朋友将别,客中送客,会让作者更生愁情。

【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做这种题的关键是先通览全词,然后带着选项回归文本,具体从内容和艺术手法两个层面去思考。

C项,“故而对韩无咎的陪伴充满感激”分析错误。

从文中“客中无伴怕君行”一句看出作者此诗表达的是对友人韩无咎的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而不是“感激”之情。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做这种题学生要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抓住字里行间带有情感的字眼或典型意象去分析。

题干要求结合全词分析,撩拨作者“愁”的因素有哪些?就要在诗句中逐一梳理这种“愁绪”。

从文中“夕阳吹角最关情”,夕阳引发依恋之情,暮角引发凄凉之感,此情此景共同组成了一种适于促膝倾谈的环境气氛,所以说它“最关情”,它让作者生发思乡愁情;“忙日苦多闲日少”一句说明作者平时忙碌不已,闲暇时光很少,作者因此生发忙忙碌碌、岁月蹉跎却无突出建树的愁情;“客中无伴怕君行”一句直言无隐、真情流露,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和盘托出,表达出了作者远离家乡、到他乡做官而生的羁旅愁情,同时也把和朋友的离别愁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情景默写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绵绵的春雨彻夜淅沥,清晨卖花声里透出淡雅的春意,写得形象而又深致。

(2)《临安春雨初霁》最能反映诗人孤寂心境及聊以自遣的是:“________,______”。

(3)《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诗人客居京华,闲【答案】(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2)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3)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四、语言表达10.下面是一则征稿启事,存在四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4分)说起陆游,对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他一生留下大约9000多首诗歌。

本小组拟将陆游诗歌作为研究重点,以学习诗歌写作,陶冶性情,放飞心灵。

诚邀热爱诗歌并对陆游有所了解的同学加盟参加。

请于本月15日前,将自荐信投入图书馆大厅里的“陆游研究”信箱。

陆游研究小组2010年1月5日【答案】“说起陆游,对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删去“对”(2)“他一生留下大约900多首诗歌”删去“大约”(3)“以学习诗歌写作,陶冶性情,放飞心灵”,在“放飞心灵”后加上“为目的(目标)”(4)“加盟参加”删去“参加”或“加盟”【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

解答这类题,注意理清各句之间内在逻辑关系。

五、微写作11.阅读下面陆游晚年居家山阴时作的一首小诗,根据诗意展开想象,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柳桥晚眺陆游(南宋)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

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

【答案】我站在小溪旁边,能够听到水中鱼儿的声音,身旁是纵横交错的树林,郁郁葱葱,长得非常茂盛,好像在静静地等待白鹤的到来。

天上正好有几片闲云在悠悠地漂浮着,可是却难以汇集成雨,只是在贴着那碧绿的山腰,缓缓地飞行,好像在向我招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诗歌画面主要是通过对诗歌中景物或人物、事件的描写展现的。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找出主要意象,描绘图景图画,点出气氛,抒发情感等。

这是一首典型的五言绝句,诗人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且写得非常直白,朗朗上口,一读便是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

“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抓住“小浦”“鱼跃”“横林”“鹤”等分析,通过对于小溪,以及树木和白鹤的描写,立马使得这首诗生动了起来,充满了意境。

,诗人把乡里的风光,描写的非常传神,读了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抓住“闲云”分析,抒发了赋闲不用、壮志未酬的淡淡哀思。

以“闲云”自喻,“故傍碧山飞”,是出于不得已,曲折地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哀思。

注意题干要求“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运用合理的想象,结合意象内容,描绘诗歌画面即可。

【点睛】微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作文,字数一般在100到300字以内。

从表达方式看,可以把微写作分为六大类:记叙类、描写类、说明类、议论类、应用类、抒情类。

本题属于议论性微写作。

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

此类微写作一般先叙述现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确论点,接着分析材料,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

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