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咳嗽
整理ppt
5
二 病因病理
历代文献有关小儿咳嗽的病因论述甚多。 《幼科指掌》中记载:“小儿之嗽有五,须 考有痰无痰,有热无热,宜分表里,未可 攻嗽。有风热之嗽,七情之嗽,虚嗽,寒 嗽,饮食伤脾之嗽。”
整理ppt
6
元《活幼心书》指出:“咳嗽者,因有数类。 但分冷热虚实,随证疏解。初中时未有不 因感冒而伤于肺。”又曰:“有脾虚亦能作嗽。 当投补剂。”
尤甚。
2 肺炎喘嗽 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
为主证。肺部听诊有细湿罗音。胸部X线检查可
见斑片状阴影。
整理ppt
16
四 辨证论治
钱乙论咳嗽的辨证施治,把咳嗽分为虚和实。其 中肺实见面赤,身热,用葶苈丸下之;咳久肺虚 伤阴,用阿胶散补之;冬天的伤风咳嗽,是风从 肺*而入,用麻黄汤;肺盛咳嗽,面肿用泻白散。 他说:“治嗽大法,盛即下之,久即补之。”后来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在钱乙的两句话后面加上 一句“风则散之”
整理ppt
13
整理ppt
14
三 诊断与鉴别 诊断 1 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多继发于感冒之后,
常因气候变化而发作。 2 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少许干罗
音 3 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
整理ppt
15
鉴别诊断 1 顿咳 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主证,
咳闭呕吐痰涎伴鸡鸣样回声。进行性加重,入暮
“小儿临床一般以外感咳嗽多见”。
整理ppt
3
古代文献中的“百zui嗽”(乳嗽,奶嗽,胎 嗽)是指乳儿出生百日内患咳嗽,气喘, 气急,痰涎雍盛等症,除包括一般咳嗽外, 还包括了新生儿肺炎等疾病。古人认为是 胎毒,为难治症。
整理ppt
4
本篇讨论范围是以咳嗽为主的病证,他病 兼见咳嗽不在本篇讨论范围内(肺痈,肺 痿,痰饮)
数——风热在表 治则:疏风肃肺
整理ppt
26
方药:桑菊饮《温病条辨》 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辛凉透表,疏
散风热 杏仁,桔梗,甘草——宣肺止咳 芦根——清热生津
整理ppt
11
3)脾胃虚弱的人,饮食入胃,不能化为精微输 布全身,就成为停饮痰湿之邪,也就是脾虚生痰, 上贮于肺,引起肺失宣肃而咳嗽;痰湿之邪,从 热化,就成为痰热;脾阳素虚的人,痰从寒化, 就成为痰饮。
整理ppt
12
4)脾虚多痰者,由于诱发外邪,引动痰浊, 痰浊犯肺。肺失宣肃而咳嗽(内伤兼外感) 日久耗伤,形成内伤咳嗽。又因脾虚体弱, 易感外邪,形成恶性循环。
整理ppt
22
六 分型证治 (一)外感咳嗽 1 风寒咳嗽: 症状: 外感初起表寒症:发热轻,恶寒重,鼻塞
流清涕,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风寒 外束,腠理闭塞,咳嗽喉痒,痰白稀薄——寒邪 犯肺,肺气不宣。
整理ppt
23
治法:散寒宣肺
方药:杏苏散《温病条辨》 前胡,苏叶——散风
寒
杏仁,桔梗,枳壳——宣肺
整理ppt
7
《幼幼集成》论咳嗽说:“大抵咳嗽属肺脾 者居多,以肺主气,脾主痰故也。”还指出: “在小儿由风寒乳食不慎而致病者,尤多 矣。”
整理ppt
8
清代《医学心悟》把咳嗽的原因明确地分 外感与内伤,“六淫之邪,自外击则鸣”“饮 食炙煿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
由此可见,咳嗽的病因主要是外感和内伤 两类,所涉及的脏器主要与肺脾二经有关。
整理ppt
19
本病有寒热虚实不同,发病有轻重缓急,年龄体 质不同,临床必须辨别清楚。临床辨证要点及治 疗用药也各有差异。
(1)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伴表证多属 实。治法以祛邪为主。药宜动不已静,药味宜辛, 苦温可开泄肺气。药静则使外邪留恋不解。
整理ppt
20
(2)内伤咳嗽发病多缓,病程专,可实可虚, 然虚者多。故治疗不宜用香窜耗气之品。虚症者 宜扶正或治疗他脏。
整理ppt
9
(1)小儿形气未充,肌肤柔弱,卫外功能 较差,易感外邪。外邪自口鼻皮毛而入, 首犯肺卫,致宣降失常。肺中津液不能象 雾露一样滋润皮毛,灌溉全身,津液就化 为痰液。肺气失去清肃,肺气的出入升降 就不正常,使气上而不下,逆而不收,发 生肺气上逆而咳嗽。
整理ppt
10
(2)外感咳嗽日久,耗伤正气。使肺阴或肺气 虚弱不足,肺的清肃功能难以恢复,咳嗽反复不 已,愈伤正气,可形成内伤咳嗽。
整理ppt
17
《医学心悟》认为“肺为娇脏……而外主皮毛,最 易受邪,不行表散则邪气留连而不解。”如果是 “妄用清凉酸涩之剂,未免闭门留寇。”创制了“止 嗽散”一方,并根据寒热虚实的不同进行加减治疗, 至今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整理ppt
18
《幼幼集成》治疗咳嗽立“修败毒散”为“咳门第一 神方”。曰“凡有咳嗽,无论内伤饮食,外感风寒, 夹湿夹毒,不拘男妇大小,胸紧气急,咽痛口苦, 痰不相应,即用此方外散之。
(3)外感治不如法,可以酿成内伤。内伤又有 外感诱发致病情加重恶化。
(4)肺热多由外感郁而不解,化热化火灼痰 阻肺。而肝气郁滞化火伤肺而成咳嗽少见。因小 儿阳常有余 ,阴虚燥咳包括感受秋令燥邪或肺热 咳嗽日久伤阴而致。
整理ppt
21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宣肺定喘,清热化痰。若痰多雍盛 者,首先降气涤痰;憋喘严重者,治以平喘利气; 气滞血瘀者,治以活血化瘀;病久气阴耗伤者, 治以补气养阴,助正达邪;出现变证者,随证施 治。
中医儿科学 咳嗽
整理ppt
1
一 概述
咳嗽是肺部疾患中一个常见症状,多见于3 岁以下婴幼儿,好发于冬春季节。咳嗽是 肺经本症,无论外感,内伤所致的肺失宣 肃,壅遏不宣,皆可发生咳嗽。咳和嗽在 含义上是不同的,有声无痰为咳,病在肺; 有痰无声为嗽,病在脾
整理ppt
2
《病机式要》“咳嗽谓有声有痰,因肺气受 伤动乎脾湿而然也;咳谓无痰而有声,肺 气伤而不清也。嗽谓无声而有痰也。”然而 咳与嗽临床上往往同时出现,故称咳嗽.
止咳
化痰
半夏,云苓,橘皮——止咳
甘草,姜,枣——调营血
整理ppt
24
加减:(1)表寒重:加麻黄
(2)咳重:加炒杏仁
(3)痰多:加橘红,半夏
(4)风寒兼湿,肢体沉重,苔白腻:
加羌活,厚朴
(5)头痛:白芷,白蔓子
整理ppt
25
2 风热咳嗽 症状:咳嗽不爽,痰黄粘稠——风热犯肺,热邪
灼津 口渴,咽痛——咽为肺之通道,热伤津 发热微汗出,鼻流浊涕,舌红苔薄黄,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