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行政与行政诉讼法网络核心课程形成性考核详解

2018年行政与行政诉讼法网络核心课程形成性考核详解

行政与行政诉讼法网络核心课程形成性考核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级:国家开放大学编制使用说明: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 ,终结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50% 。

形成性考核成绩与终结性考核成绩均及格(双及格)方为本课程考试及格。

形成性考核分五次进行,每次都以百分制计分。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10分,第二次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10分,三次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10分,四次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15分,五次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分。

五次形成性考核包括四次阶段性测验和一次案例分析。

阶段性测验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正误题三种形式;案例分析就是给出案情简介,提出问题,让同学们自行分析回答,共5个案例。

原则上学生必须按照规定时间提交形成性考核任务,对于迟交的,该次考核成绩按照实际考核分数的80%记录。

形成性考核分数统计表1“行政与行政诉讼法”任务1(本次任务覆盖教材第一编的内容,请在学完第一编后完成本次任务,要求第6周以前完成。

本次任务包括:单项选择题10 道,每小题3分,共计30分;多项选择题10道,每小题5分,共计50分;判断题10 道,每小题2 分,共计20 分;满分为100 分。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10题,共30分)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 B )。

A.行政相对方总是公民B.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C.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D.权利义务关系是平等的2.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被称为( A )。

A.行政法律关系 B.行政法关系C. 行政关系D.行政法律行为3. 行政法律关系产生的事实前提是( D )。

A.行政法律规范B.行政关系C.行政行为D.行政法律事实4.以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为标准来划分,行政法可以分为( A )。

A.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B.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C.中央行政法与地方行政法D.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及行政监督法5.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普通公民B.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双方协商拟定C.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D.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不具有统一性6.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是( A )。

A.行政合法性原则B.行政合理性原则C.行政灵活原则D.行政信赖保护原则7.以下说法不属于行政程序合法内容的是( C )。

A.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B.行政机关在裁决行政案件时不能偏听偏信C.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合情合理D.决定对当事人不利事务时,应预先通知并给其发表意见的机会8. 下列关于行政法的特点,错误的是( C )。

A.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B.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C.行政法规范不易变化D.行政程序性规范与行政实体性规范通常共存于同一个法律文件之中9.行政合理性原则基于( B )产生。

A.行政合法性原则B.自由裁量权C.依法行政D.法律的灵活性10. 甲、乙两家是邻居,他们由于宅基地的使用权到土地管理部门要求确权,这个时候土地管理部门指派了一个行政人员张某来对这件事情进行处理。

假如在这个时候,被指派的这个行政人员张某恰好是乙的亲戚。

( B )A.张某可以履行职责B.张某应该回避C.张某应该公平公正的处理这项事务D.张某应该邀请其他人一起参与处理,广泛接受监督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10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共50分)1.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包括(ABD )。

A.主体变更B.客体变更C.形式变更D.内容变更2.关于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D )。

A.行政关系属于法律关系B.行政法律关系以行政关系为基础C.行政法律关系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D.行政关系经行政法调整转为行政法律关系3.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D )。

A.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B.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由当事人预先约定C.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D.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4.行政相对方的权利包括(ABCD )。

A.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B.了解情况的权利C.申请行政法上救济的权利D.提出申请的权利5.关于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 )。

A.普遍性B.基础性C.自身特殊性D.主观能动性6. 公民甲因违法赌博,被某市公安局某区公安分局某派出所处以拘留七天的处罚,本案例中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AC )。

A. 公民甲B. 某派出所C. 某区公安分局D. 某市公安局7.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求是(ABC )。

A.任何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B.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都必须依据法律、遵守法律C.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D.行政行为应当建立在正当考虑基础之上,要有正当的动机8.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体现在(BCD )。

A.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B.行政行为的动因应当符合法律目的C.行政行为应当建立在正当考虑基础之上D.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合乎情理9.在我国行政法的渊源有(ABCD )。

A.宪法和法律B.行政法规与规章C.地方性法规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10.行政职权包含的内容是(ABDC )。

A.行政立法权B.行政处罚权C.行政许可权D.行政检查权三、判断正误题(每小题2分,10题,共20分)1. 我国行政法有统一完整的一部法典。

(错)2.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总称。

(对)3. 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称为行政关系。

(错)4.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法律规范的存在,同时有相应的行政法律事实发生,两者缺一不可。

(对)5.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错)6.行政法律事实可以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对)7.宪法是行政法的根本的法源。

(对)8.由于行政违法和刑事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所以行政法与刑法的界限并不明确。

(错)9.行政法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保障行政权有效行使,促进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

(对)10.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错)(本次任务覆盖教材第二编的内容,请在学完第二编后完成本次任务,要求第9周以前完成。

本次任务包括:单项选择题10 道,每小题3分,共计30分;多项选择题10道,每小题5分,共计50分;判断题10 道,每小题2 分,共计20 分;满分为100 分。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10题,共3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 行政主体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B. 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C. 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D. 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行政机关并不是唯一的行政主体B.行政机关是唯一的行政主体C.行政机关在任何场合都是行政主体D.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相同3. 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分类依据是( C )。

A.依据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不同B.依据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法定形式C.依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及适用力的不同D.依据行政行为作出是否必须由行政相对方的申请4. 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将行政机关分为( B )。

A.上级行政机关和下级行政机关B.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C.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D.部级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5.下列不属于行政主体的是(C )。

A.越秀区公安分局B.苏州市人民政府C.青岛市消费者协会D.沈阳市工商局6.以下不属于行政职权的是( A )。

A.行政诉讼B.行政立法C.行政许可D.行政处罚7.行政职责的核心是(C )。

A.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B.强制性C.依法行政D.程序正当性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我国乡(镇)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所辖行政区域内的行政事务B. 派出机关是指由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有权机关批准,在一定区域内设立的,不是一级人民政府C. 乡(镇)人民政府内部只设办事机构,不设职能部门D. 在我国,居委会是最基层的人民政府9. 凡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赋予一人承担者,称为( A )。

A.首长负责制B.委员会制C.合议制D.层级制10.新录用的公务员的试用期为( B )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D.二年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10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共5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

A. 任何行政主体在享有或行使行政职权的同时必须同时履行职责B. 行政职责随行政职权的产生、变更或消灭而相应变化C. 行政职责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所享受的权利D. 行政职责的核心是依法行政2. 我国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是(ABCD )。

A.适应需要原则B.精简原则C.高效率原则D.依法设置的原则3. 国家行政机关有如下特征(BCD )。

A. 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B. 国家行政机关是具有国家强制性质的社会组织C. 国家行政机关是具有较强的执行色彩的组织D. 为了顺利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职能,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织起来,并且按照科学方法依法进行活动4.能够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包括(ABC )。

A.国务院的直属机构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C.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D.全国人大常委会5. 被授权组织的类型包括(ABC )。

A.特定的事业单位B.特定的企业单位C.特定的社会团体D.特定个人6. 行政相对方的义务包括(ABD )。

A.服从行政管理的义务B.协助行政主体执行公务的义务C.参加听证的义务D.遵循法定程序的义务7. 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在于(ABC )。

A.性质不同B.产生依据不同C.行为后果不同D.法律地位不同8. 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包括(ABCD )。

A.国家权力机关B.国家司法机关C.上级行政机关和专门行政监督机关D.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9. 下列属于行政处罚形式的有(BCD )。

A.罚金B.警告C.行政拘留D.罚款10. 关于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 )。

A.具有国家强制性B.具有较强的执行性C.从事国家行政管理职能D.按照一定层次和结构组织三、判断正误题(每小题2分,10题,共20分)1.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错)2.行政职权依其来源可以分为固有职权和授予职权。

(对)3.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承担的义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