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包装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智能包装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智能包装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一、建设背景近年来,中国智能包装行业快速发展为诸多传统包装印刷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随着印刷电子、RFID、柔性显示等创新技术发展与深度融合,尤其是RFID技术与电子标签的高速发展,将为智能包装及业内企业的发展带来利好,预计到2023年中国智能包装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

近年来,我国材料科学、现代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进步,带动了智能包装的迅速发展。

2010年至今,中国智能包装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攀升。

2010年中国智能包装行业市场规模已达713亿元。

2013年中国智能包装行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

截止至2017年,中国智能包装行业市场规模为1488亿元,同比增长了8.99%。

根据往年数据估算,2018年全年中国智能包装行业的市场规模将接近1600亿元左右。

总体来看,中国智能包装行业市场前景广阔,进而吸引了许多投资者的进入。

尤其是对于传统包装印刷企业而言,在2015年,受全国包装印刷行业下游需求出现疲弱影响,多数包装印刷企业产销量增速明显放缓,部分企业开始主动选择向智能包装领域转型,并进行技术升级,其中就包括了美盈森、劲嘉股份、贵联控股、裕同科技等都龙头企业。

例如,早在2015年年底,劲嘉股份在其五年(2016-2020年)发展战略规划中就明确提出:公司将大力推进互联网+、RFID传感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包装产品领域的深度应用,力争到2020年,实现RFID等技术在大包装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包装产品智能升级。

2018年以来,各大公司智能包装领域的业务布局持续、稳步推进。

而从智能包装的发展历程来看,第一代智能包装技术基于光学/视觉识别,侧重于通过光学特性解决防伪、追踪、防盗等问题;第二代智能包装技术将融合印刷电子、RFID、柔性显示等新型技术,使商品及其包装对于人类更具有亲和力,更加主动地呈现出物联网特性。

例如,现在有不少包括迪卡侬、优衣库等在内的服装类企业已经应用了RFID标签,在整个服装的流转中起到了很好的防串货功能。

事实上,目前智能包装细分市场规模最大的就是RFID市场。

2011-2017年,中国RFID行业市场规模高速扩张,年均复合增速高达24%;预计2018年中国RFID行业市场规模达到846亿元左右。

此外,RFID行业又以电子标签为主,占RFID行业规模的近70%,而电子标签在智能包装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因此,总体来看,RFID技术与电子标签的结合以及高速发展将大力推动智能包装行业的发展。

综上,智能包装正日益成为产品功能的延伸,并成为集成印刷电子、RFID、柔性显示等各种创新技术手段的载体,应用于包括电子产品、食品、饮料、医药、生活用品等几乎所有领域和行业。

根据Technavio最新报告,全球智能包装市场将以近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电子包装市场的主要服务对象仍将以拥有电子功能的包装消费品(CPG)为主,其10年内的总产品数量将增至145亿件。

而相对于国外已有相当数量的成熟应用案例,并成立了相应的行业组织指导产业的发展,国内智能包装产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用户需求和应用环境却丝毫不少于国外,未来智能包装市场必将成为物联网产业新的蓝海,预计到2023年中国智能包装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二、项目及性质(一)项目名称智能包装设备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有限公司(三)项目建设性质新建三、公司简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外在要求,也是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需求;既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需要。

遵循“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回馈社会、实现价值共享,致力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责任的有机统一。

公司把建立健全社会责任管理机制作为社会责任管理推进工作的基础,从制度建设、组织架构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

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

公司将依法合规作为新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坚持合规是底线、合规高于经济利益的理念,确立了合规管理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合规管理责任。

公司不断强化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的合规论证审查,加强合规风险防控,确保依法管理、合规经营。

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要求,重点领域合规管理不断强化,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大合规管理格局逐步建立,广大员工合规意识普遍增强,合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小企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增长放缓。

从国内看,发展阶段的转变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

新常态对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

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环境,公司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

公司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

随着改革的深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加速实施,企业发展基本面向好的势头更加巩固。

公司将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靠创业创新开辟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发展新突破。

四、项目建设原则1、坚持突出重点。

着重抓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市场潜力大的重点项目,扶持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产业全面优化升级。

2、因地制宜,示范引领。

着眼区域实际,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研究制定适合区域特点的能效标准。

制定合理技术路线,采用适宜技术、产品和体系,总结经验,开展多种示范。

3、组织引导,市场推动。

坚持组织引导,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实现市场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化。

4、开放融合。

树立全球视野,对标国际先进,把握“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契机,聚焦产业重点领域,探索发展合作新模式,在全球范围配置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产业竞争合作,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五、项目建设方案(一)项目建设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300亩。

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二)项目产品及服务规模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智能包装设备的经营能力。

(三)建筑物建设规模本期项目建筑面积316840.34㎡,其中:生产工程224601.20㎡,仓储工程30801.6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36067.14㎡,公共工程25370.40㎡。

六、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产能扩张,以调整结构为重点,大力推进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和技术进步,着力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七、建设周期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24个月的时间。

八、总投资规划(一)建设投资估算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11770.28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个部分。

1、工程费用工程建设费用包括建筑工程投资(含土地费用)、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生产准备费、其他前期工作费用,合计97787.61万元。

(1)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根据估算,本期项目建筑工程投资为42309.88万元。

(2)设备购置费估算设备购置费的估算是根据国内外制造厂家(商)报价和类似工程设备价格,同时参照《机电产品报价手册》和《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及各项概算指标》规定的相应要求进行,并考虑必要的运杂费进行估算。

本期项目设备购置费为52036.69万元。

(3)安装工程费估算本期项目安装工程费为3441.04万元。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本期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10991.14万元。

3、预备费本期项目预备费为2991.53万元。

(二)建设期利息按照建设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为24个月,其中申请银行贷款56869.28万元,贷款利率按4.9%进行测算,建设期利息2786.60万元。

(三)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后,为进行正常运营,用于购买辅助材料、燃料、支付工资或者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

流动资金测算一般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或扩大指标法,根据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情况及本项目产品生产特点和项目运营特点,该项目流动资金测算参照同行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合理周转天数,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进行测算。

根据测算,本期项目流动资金为28335.52万元。

(四)项目总投资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42892.4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11770.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22%;建设期利息2786.6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5%;流动资金28335.5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83%。

(五)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本期项目总投资142892.40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56869.28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

九、投资收益分析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317300.00万元(含税)。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251793.40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47956.63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5.48%。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54年(含建设期24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08732.55万元(产值)。

十、保障措施(一)加快新型产业推广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