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圣城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技术规范(一)食品安全信息报告 1.流程图及说明(1)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报告流程图(2)流程内容说明①收集信息收集已确诊或可疑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事故,及时做好事故相关信息记录,并初步核实事故相关信息。
②报告信息在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初步核实后应立即将事故信息通过电话等方式报告给属地的卫生行政部门。
③协助调查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及事故调查处理及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食品安全相关信息报告 1、服务对象卫生所、服务站分管辖区内2、收集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包括疑似病例)以及食品污染的相关信息①信息主要来源Ⅰ.诊疗医生接诊报告的信息。
要求初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询问进食情况,发现食源性疾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后,通报卫生监督协管员;Ⅱ.发生单位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报告的信息;Ⅲ.公众举报信息;媒体报告信息②信息收集方式与内容Ⅰ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地址;电话:Ⅱ事故发生或食品安全事故病人发病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Ⅲ可疑引发事故的食品品种及进食时间、进食人数;Ⅳ病人主要症状表现、就诊或所处地点、救治措施及病人情况;Ⅴ信息报告人员和卫生协管员通讯的联系方式。
(2)对公众举报信息和媒体披露与报道信息进行现场核实。
3.食品安全相关信息报告对事故进行初步核实后,应在2小时内将事故信息通过电话等方式报告给属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同时填写《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登记表》(附表1)。
对需紧急报告的要求如下:(1)紧急报告范围、标准及方式①凡中毒人数超过30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的2②凡中毒事件发生在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及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且一次中毒人数5人以上的。
(2)紧急报告的方式及时限在对事件初步核实后,立即采用电话和传真形式报告辖区卫生监督机构。
(3)紧急报告内容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暴露人数、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可能引发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联系方式等。
4.协助调查帮助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部门查找涉及食品安全事故的相关人员及可疑肇事单位的地理位置,并做好下列工作:(1)协助开展事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2)协助对可疑食品生产经营情况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3)协助监控食品控制措施执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5、掌握本辖区内食品加工单位填写附表3一式两份上报一份6.食品安全事故防范知识的咨询、宣传和培训根据辖区易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和特点,开展辖区内相关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的宣传咨询活动,建立食品安全知识宣传点,提供免费宣传资料,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食品安全的防范意识。
(二)职业卫生咨询指导1. 职业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流程图及说明3(1)职业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流程图1、流程内容说明职业卫生监督协管主要职责:开展对社区居民和就诊人员的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咨询、指导;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现可疑职业病患者,做好信息登记,并向辖区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1、服务对象卫生所、服务站分管辖区内2、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咨询、指导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宣传和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对提高居民和企业工人的职业病防治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
①门诊职业健康教育、咨询、指导Ⅰ.工作内容:门诊职业健康教育、咨询、指导主要指由医务人员开展的针对就诊者的个体化职业健康教育、咨询、指导。
Ⅱ.方法和程序:针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者,结合本次就诊者4的目的,有针对性职业健康教育、咨询、指导、指导内容包括其所从事职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主要临床症状及表现、如何采取预防保护措施、如何进行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诊断及劳动者依法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等。
指导时间不少于5分钟;职业健康教育或指导的主要内容,均应记录在就诊者的诊疗记录中,如应记录职业健康教育题目和重点讲解的内容小标题。
②门诊职业卫生宣传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设置的卫生宣传栏,包括卫生墙报、宣传橱窗和流动宣传展板等宣传辖区内存在的常见职业病危害知识,内容要精炼、通俗易懂,可请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提供业务支持。
职业卫生宣传应当有专人负责管理。
每期宣传内容都应当存档,便于工作总结时自查和工作检查。
③社区职业卫生宣传结合每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及法制宣传日活动,配合辖区卫生监督机构采取向社区职业人群发放宣传传单、小册子、小折页,张贴宣传画等形式,集中开展2次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
3、可能患有职业病患者的登记和报告①可能职业病患者登记、报告的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工种、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时间、可能患有职业病名称、患者及工作单位联系方式。
疑职业病患者登记与报告记录表5②可能患有职业病患者报告的方法采用电话报告或书面报告形式。
③可能患有职业病者报告的程序第一步:发现可疑职业病患者后,做好登记,并向辖区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第二步:告知患者到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或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规范体检,以确定是否为疑似职业病。
④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咨询、指导工作总结与评估通过开展抽查和汇总有关“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咨询、指导纪录表”进行效果分析,撰写评估总结,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修改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和方案。
6(三)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1.饮用水卫生卫生监督协管流程图及说明(1)饮用水卫生卫生监督协管流程图7(2)流程内容说明①通过巡查掌握辖区内农村集中供水单位、城市二次供水单位和城乡学校供水单位等的基本情况(数量、位置、许可情况),做好登记。
在需要时可协助卫生监督员迅速到达现场、联系各单位负责人或管水责任人。
②每年按照辖区卫生监督机构的巡查安排,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对辖区内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城市二次供水单位和城乡学校供水设施开展巡查,同时对设施出口水和学校龙头水水质进行现场检测,每个供水设施检测1件。
现场检测项目包括感管性状(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 值、消毒剂余氯测定。
③每个机构每季对5户社区居民家庭龙头水水质进行现场检测。
现场检测项目包括感管性状(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消毒剂余氯测定。
④将巡查结果和检测结果填写在《卫生监督协管巡查记录表》(其中现场快速检测结果填写在“巡查地点与内容”栏)中,定期上报卫生监督机构。
⑤发现现场水质检测不合格、接到水质异常反映、发现24小时内出现3例以上有共同饮水史的疑似病例,填写《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登记表》,立即报告卫生监督机构。
1、服务对象卫生所、服务站分管辖区内(1)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8①定义农村集中式供水是指农村地区自水源集中取水,通过输配水管网送到用户或公共取水点的供水方式。
为用户提供日常饮用水的供水站和为公共场所、居民社区提供分质供水也属于集中式供水。
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主要有乡镇水厂、单或联村供水设施,企事业单位建设的公共供水设施。
②巡查内容Ⅰ.查看自水源(自备井井口、河流、湖泊的取水口)周围100米内是否有旱厕、渗水坑和畜禽养殖厂、垃圾堆、化粪池、废渣和污水渠道。
Ⅱ.查看水泵房、蓄水池、沉淀池周围30米内是否有旱厕、渗水坑和畜禽养殖厂,垃圾堆、化粪池、废渣和污水渠道。
Ⅲ.检查是否有水质消毒设施、消毒设施是否运转。
消毒设施主要有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加药器、紫外线消毒器、臭氧消毒器等三类。
其中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类消毒器查看消毒剂加药器是否工作,紫外线消毒器查看灯管是否全部点亮,臭氧消毒器看流量计是否有臭氧流过。
Ⅳ.查看供水设施近期是否有施工(管线改造、粉刷油漆等)。
Ⅴ.查看是否具有卫生许可证,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供水管理人员健康证。
Ⅵ.查看是否有水质检测报告。
(2)城市二次供水单位①定义二次供水是指集中式供水在入户前经再度存储、加压和消毒或深度9处理,通过管道或容器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②巡查内容:Ⅰ.是否有明确的责任单位和管理人员。
Ⅱ.查看水池周围10米内是否渗水坑、化粪池、垃圾堆等污染源,水箱周围2米内是否有污水管线及污染物。
Ⅲ.查看是否有水箱定期清洗消毒记录。
(3)城乡学校供水设施①学校内自建集中式供水设施巡查内容Ⅰ.查看水源(自备井井口、河流、湖泊的取水口)周围100米内是否有旱厕、渗水坑和畜禽养殖厂、垃圾堆、化粪池、废渣。
Ⅱ.查看水泵房、蓄水池、沉淀池周围30米内是否有旱厕、渗水坑和畜禽养殖厂,垃圾堆、化粪池、废渣。
Ⅲ.检查是否有水质消毒设施、消毒设施是否运转。
消毒设施主要有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加药器、紫外线消毒器、臭氧消毒器等三类。
其中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类消毒器查看消毒剂加药器是否工作,紫外线消毒器查看灯管是否亮,臭氧消毒器看流量计是否有臭氧流过。
Ⅳ.查看供水设施近期是否有施工(管线改造、粉刷油漆等)。
Ⅴ.查看是否具有卫生许可证,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
Ⅵ.查看是否有的水质检测报告。
②学校内二次供水单位巡查内容Ⅰ.是否有明确的管理人员。
Ⅱ. 查看水池周围10米内是否渗水坑、化粪池、垃圾堆等污染源,10水箱周围10米内是否有污水管线及污染物。
Ⅲ.查看是否有水质消毒设施,消毒设施是否运转。
Ⅳ.查看供水设施近期是否有施工(管线改造、粉刷油漆等)。
Ⅴ.查看是否有水箱定期清洗消毒记录。
Ⅵ.查看是否有水质检测报告。
(4)水质检测①采样要求Ⅰ供水设施出口水:集中式供水单位的设施出口水采集位置是,水处理完成后进入输送管道前的取水口处;二次供水的设施出口水应当为蓄水池或水箱出水口处;采样时应先打开取水口(水龙头)放水1-3分钟。
Ⅱ居民家庭龙头水:采集位置是居民家中厨房的水龙头处(不要选择安装家用水质处理器后的水样),采样时应先打开龙头放水1-3分钟(放水过程可让居民自备容器接水,避免浪费)。
Ⅲ学校龙头水:采集位置是学校水房的水龙头处,采样时应先打开龙头放水1-3分钟。
②检测项目及方法Ⅰ.肉眼可见物方法:直接观察法。
步骤:将水样摇匀在光亮处迎光直接观察,查看水中是否有泥沙、悬浮颗粒、藻类、线虫等可见物。
Ⅱ.臭和味方法:嗅气和尝味法。
仪器:250ml锥形瓶。
步骤:取100ml水样,倒入250ml锥形瓶,振摇后直接从瓶口闻水的气味。
用适当文字描述(如无异味、腥味、土臭味等)。
取少量水放入口中(此水样应对人体无害),不要下咽,用文字描述。
没有锥形瓶的可用其他洁净容器代替。
Ⅲ.pH值方法一:玻璃电极法。
仪器:精密酸度计,测量范围0~14pH单位,读数精度小于等于0.02pH单位。
步骤; 用洁净的广口容器接取适量水样,将电极放入水样中通过仪器读数。
检测仪器由设备厂家或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定期协助校准、清洗。
方法二:试纸法。
仪器:PH试纸。
步骤:使用试纸法时,用试纸蘸取水样,显色后用比色卡比色读数。
Ⅳ.游离氯方法:DPD分光光度法。
仪器:分光光度计(配比色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