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导则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与应用
目次
编目制目背景次录及过程
编制目的及原则 主要内容及特点
展望
编制目背景次及过程
编制背景及过程
p各发达国家提出近零能耗发展目标并形成趋势。
Ø 美国:到2030年,所有新建商业建筑达到净零能耗状态,2040年50%的商业建筑达到零能耗, 2050年所有美国商业建筑达到净零能耗;
技术特征
建筑整体的 高气密性
无热桥的设计 与施工
第一章总则
主要内容及特点
更加节能
更加舒适
优势
更好空气品质
更高质量保证
主要内容及特点
第一章总则
规划设计
建筑布局朝向 体形系数
2
设计、建设和运行
• 建立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评价和认证技术体系 3
• 促进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的合理应用,提高能效,
4
推动健康快速发展
n 编制原则
编制目的及原则
1.吸收和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以明确的能耗指标作为目标 2.兼顾健康、节能作为基本原则 3.保证增量成本可控、考虑现有节能技术和产业支撑能力,促进产业 升级 4.对建筑规划、设计、建造、评价、运营的全过程控制 5.充分考虑我国地域特点、建筑特点、使用习惯、用能特点 6.衔接我国现行建筑标准体系,适应我国建筑建设管理程序
2014-12~2015-1 详细测试评估已建成被动式低能耗建筑
时间 2015-2 2015-3 2015-4 2015-4 2015-6 2015-7 2015-8 2015-8 2015-9 2015-10
编制背景
工作内容 完成征求意见稿 专题讨论会(1)(司领导参加) 参加第19届世界被动房大会 专题讨论会 (2) 专题讨论会(3)(司领导参加) 在水一方施工专题交流 完成报批稿并提交住建部 开展国内示范建筑夏季工况测试 编制工作会议(司领导参加) 完善后提交住建部
主要内容及特点
主要内容及特点
n前 言 n 第一章 总则 n 第二章 技术指标 n 第三章 设计
(一)以气候特征为引导的建筑方案设计
(二)高性能建筑保温系统和门窗 (三)无热桥设计
(三)建筑气密性设计
(四)遮阳设计
(五)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
(六)辅助供暖供冷系统
(七)卫生间和厨房通风
(八)照明与计量
n 第四章 施工与质量控制
(一) 无热桥施工
(二) 气密性保障
(三) 设备系统
n 第五章 验收与评价 (一) 验收
(二) 评价 n 第六章 运行管理 n 附录A 一次能源换算系数 n 附录B 建筑外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
能检测方法 n 引用标准名录
19
主要内容及特点
第一章总则
n 定义 •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
如何认定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
积极引导、推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被动式超低能 耗建筑认定标准。
l 迫切需要建立适合 中国国情的被动式 超低能耗绿色建筑 技术体系!
l 受住房和城乡建设 部委托开展被动式 超低能耗绿色建筑 技术导则的研究和 编制工作
编制背景
时间
工作内容
2014-3
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采用高效 新风热回收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并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 境的建筑。
第一章总则
充分利用可 再生能源
高效新风热 回收系统
主要内容及特点
六大技术特征
保温隔热性能更高 的非透明围护结构
保温隔热性能和气 密性能更高的外窗
接受委托,开展研究工作
2014-5
向住建部汇报研究进展(1)
2014-7
国际交流——德国被动房研究所
2014-9
首届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国际研讨会
2014-11
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调研
2014-12
成立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联盟
2014-12
向住建部汇报工作进展(2)
2014-12
发布《成功设计和建造被动房质量保证指南》
Ø 欧盟:各成员国应确保在2020年12月31日前,所有新建建筑为“近零能耗建筑”。 Ø 日本:2020年新建公共建筑实现近零能耗,2030年所有新建建筑为近零能耗 Ø 德国:2020年12月31日后新建建筑达到近零能耗,2018年12月31日后政府部门拥有或使用
的建筑达到近零能耗。 Ø ……
编制背景及过程
• 秦皇岛五兴房地产有限公司
• 黑龙江辰能盛源房地产开发公司
• 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
• 青岛被动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
• 北京五合国际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编制原目则的及及大原纲则
n 编制目的
1
编制目的及原则
•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体系
• 指导和规范不同气候区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
撑
p新风及热回收专题研究
性 科
p室内热舒适性研究
学
p居住建筑使用习惯及能耗调研
研
p施工工艺及工法实地考察
究
p示范项目调研、实测
编制背景及过程
主要起草单位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中国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创新联盟 •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 •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p作为实现近零能耗目标的一种技术体系——德国被动房的成
功推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意义
Ø 以目标为导向 Ø 自愿性低能耗建筑标准 Ø 提升建筑品质 Ø 世界范围内广泛认可
编制背景及过程
p我国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动式超低能 耗项目
溪树庭院
朗诗布鲁克
………………
获得passive house认证项目
编制背景及过程
2014-5-5第一次汇报
2014-12-24第二次汇报
2015-3-9第三次汇报
2015-4-30第四次汇报
2014-12-9联盟成立
编制背景及过程
与PHI技术交流
Feist在研讨会上发言
发布技术资料
编制背景及过程
p国外超低能耗标准体系研究
p我国计算方法及指标体系研究
支
p开发计算及认证软件
编制背景及过程
深入研究德国被动房技术体系
国内行业内对德国被动房技术体系的 认识差别很大,技术指标人云亦云。 溯源并正确认识。
德国被动房指标体系是否完全适应中国?
中德气候特点、建筑特点、建筑建造 体系差异大。室内环境现有水平差别 大。
编制背景及过程
不同地区技术路线如何确定?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气候特点、 建筑形式差异大,不同气候区被动式 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路线是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