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简答题汇总

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简答题汇总

四。

简述1。

简述我国劳动关系的具体含义(1)。

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

(2)。

特定内涵,劳动关系意义上的劳动,专指职工为谋生而从事的、履行劳动义务的、有组织的、岗位相对固定的集体劳动。

主要包括:(1)从主体上看,它是以职工身份所从事的劳动。

(2)从目的上看,它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的职业劳动。

(3)从性质上看,它是履行劳动法律义务的劳动。

(4)从形式上看,它是用人单位内部有组织的集体劳动。

2。

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有哪些特征?(1)这种关系与劳动有直接的关系,劳动是这种关系的内容。

(2)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是公民,另一方是用人单位,(3)劳动关系的一方------公民,要参与到另一方有关单位中,成为这一单位的成员,执行一定种类的工作,并且遵守有关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4)这种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当事人双方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

义务以及劳动条件,均应依法处理。

(5)即使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工作人员建立了劳动关系,但是国家法律、法规对调整其关系另有特殊规定的,则不属于劳动法调整的范畴。

3。

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一些关系包括哪些?(1)处理劳动争议而发生的关系。

(2)执行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

(3)监督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方面的关系。

(4)工会组织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5)劳动管理方面发生的关系。

4。

什么是国际劳动立法?(1)是指由国际劳工组织召开的国际劳工大会所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

5。

国际劳动立法有什么作用,有哪些不足之处?(1)对各国劳动立法的制定、完善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国际劳工组织所制定的公约和建议书,对世界各国劳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有利于劳动力的国际流动,随着国际交往的发展,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将越来越频繁。

(3)对改善各国工人的劳动状况和保障各国人民的民主权利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几十年来。

各国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虽然主要是各国经济发展和工人运动的结果,但国际劳动立法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6。

《劳动法》的立法指导思想(1)充分体现宪法原则,突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宪法对劳动问题及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做出了一系列规定,而这些规定多为原则性的要求,必须有具体的法律给予保障,才能是宪法规定的原则得以贯彻实施。

(2)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在制定《劳动法》的过程中,必须着眼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规定统一的基本标准和规范。

在《劳动法》的立法工作中应努力总结经验,制定出一套统一的劳动市场规则和劳动标准,为调整我国的劳动关系提供尊则。

(4)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尽量与国际惯例接轨。

《劳动法》是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才能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法,才能使之在中国实际生活发挥作用。

7。

《劳动法》的实施范围(1)。

《劳动法》的的实施范围包括了我国各类性质的企业的劳动关系,即适用于国有企业,又适用于集体所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个体经济组织。

(2)对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职工,《劳动法》的实施范围仅限于和这些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8。

简述工会在调整劳动关系中的职权?工会在调整劳动关系中的职权(1)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2)解除合同不适当,工会有权提出意见;(3)用人单位裁员,应听取工会意见;(4)用人单位延长劳动时间要与工会协商;)9。

我国劳动就业包括哪些形式?(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直接洽谈就业。

(2)职业介绍机构介绍就业。

(3)劳动者自己组织起来就业。

(4)自谋职业。

(5)国家安置就业。

10。

国家促进就业的原则:(1)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

(2)国际采取措施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

(3)。

支持劳动者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

(4)建立和完善劳动就业的服务体系。

11。

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1)平等自愿原则。

(2)协商一致原则。

(3)合法与公平原则。

(4)诚诚实信用原则。

12。

劳动者存在哪些情况,允许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13。

用人单位应提前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哪些情况?①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工巧匠事原工作也不能人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②劳动者不能胜行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③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事同达成协议的。

上述三种情况,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并非劳动者个人过错,用人单位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应依法给予经济补偿。

14。

简述用人单位裁减人员必须遵守的法定程序是什么?(1)提前30天向工会或者全本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

(2)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其中包括:被子裁减人员名单,裁减时间及实施步骤,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集体合同约定的被裁减人员的经济补偿办法;(3)将裁减人员方案征求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4)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以及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行政部门的意见;(5)由用人单位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向被裁减人员本人支付经济补偿金,出具裁减人员证明书。

15。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有哪些?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有(①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②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③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④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⑤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16。

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情况有哪些①在试用期内;②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③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17。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具体有哪些?①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②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③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④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⑤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风破浪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阅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18。

集体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条件?当事人双方在协商一致的条件下可以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国家法律、政策发生变化,可以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由于出现不可抗力的外因,可以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由于发生破产等使原企业法人不复存在的事件,可以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的履行推动了客观基础;由于当事人一方违约,使集体合同部分或全部履行成为不必要。

19。

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积极意义:1。

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2。

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

有利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0。

简述实行最低工资制度的意义?(1)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3)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有21。

简述对妇女劳动就业方面的保护,主要内容有哪些?(1)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

(2)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3)禁止用人单位招收未满16周岁的女童工。

女职工禁止从事以下范围的劳动①矿山井下作业;②森林业伐木、归楞及流放作业;(③《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④建筑业脚手架的组装和拆除作业,以及电力、电信行业高处架线作业;⑤连续负重每次超过20千克,间断负重每次超过25千克的作业。

产期保护是对女职工生育期间的特殊保护,女职工产假为90天。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简答题及答案1、什么是劳动合同的法定条款?答:法定条款是指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双方当事人签订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主要有:(1)劳动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酬(劳动纪律(6)社会保险(7)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8)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2、罢工的原因是什么?答:1。

罢工是“双方误解的结果”(1)由于产生误解引发的罢工(2)为检验雇主是否诚实而引发的罢工(3)不确定因素的增加而导致的罢工(4)工人不切实际的期望引发的罢工 (5)罢工形势本身的复杂性 2。

罢工是“大众的呼声”。

(1)罢工取决于工人不满的程度(2)除非管理方让步,否则罢工不会取消(3)与罢工相比,表达不满的其他方式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4)罢工是社会的呼声3、集体协议的作用是什么?答: (1) 集体协议制度是劳动力市场机制运行的必要条件(2)集体协议制度建立了平等协商、谈判的制度(3)集体协议制度是雇主谋求工业和平和工业利润的目标之一。

(4)集体协议制度是协调劳动关系的手段(5)集体协议制度是法律、法规的重要补充。

4、什么是“常规仲裁”?答:是仲裁员或由三方(工会代表、管理方代表和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委员会对最终的解决方案进行的裁决,这种裁决是在劳资双方提出建议的基础上确定的。

5、简要叙述正统多元论学派的主张它的核心假设是:加强劳动法、通过集体谈判确保实现公平与效率,是建立最有效的劳动关系的途径。

奉行该学派主张的国家强调以下几方面:(1)更为集中的、在产业层次上的集体谈判;(2)弱势群体的工会化;(3)对管理方独裁的消弱和替代:(4)因任何偏见用其他工人顶替罢工者的制裁方式,为了完善这一模式,正统多元论学派还提出用工人代表制度的其他形式来保证雇佣标准的推行,即在各级工作岗位建立雇员委员会,其代表可以分享企业信息、参与协商以及联合决策。

6、简述斯密的管理思想他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他认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各国人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用品都来源于本国人民每年的劳动,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利润的源泉,工资越低,利润就越高:反之,工资越高,利润就会越低。

他主张以市场“看不见的手”来自动调整市场的供求,政府仅仅作为看门人,不干涉市场的供求和经济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