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六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六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六年级科目:数学任课教师:丁义义袁婧茹秦永强步建英2016年1月5—7日,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了期末质量检测工作。

综合我校六年级所有参加检测学生的成绩及平时的教学,现就这次检测的情况分析如下:
一、检测成绩
二、试题分析
本次检测试卷由基本概念(填空、判断、选择)、计算题、操作题、实际应用几个部分组成。

试题分析:(1)试题容量大分值小,部分学生由于时间仓促未能做完;(2)试题较难,考查不够全面,部分内容超纲。

1.填空题普遍失分较多,考查比较片面,14道填空题涉及第四单元比的知识占7道12分。

2.选择题第3、4题出错较多,判断题部分学生失分较多,反映学生出对基本的概念一知半解,含混不清,理解不够透彻。

3.计算题:(1)部分学生方法正确,由于计算粗心导致结果错误;(2)个别学生方法纯粹不会,计算能力很差;(3)列式计算中学生对除、除以的区别仍然含混不清。

4.操作题:第2小题画图并计算,计算阴影部分周长学生错误较多。

5.应用题整体较差,究其原因:(1)由于时间仓促部分学生未完成;(2)部分学生审题不严,导致失分较多;(3)学生解决问题不够灵活。

三、从检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1.概念不清、公式混淆,如对最简整数比、圆周率等概念理解不够深刻,对圆周长、面积、圆环面积的计算公式含混不清。

2. 学生简便计算能力差,混合运算不注意运算顺序,计算方法不够灵活,计算粗心,丢三落四。

3.应用能力不强。

从解答题的解答情况看,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根据信息条件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从题意的理解到解题方法的选择,总是未能达到简捷、流畅的程度。

4.创新意识有待提高。

有些学生习惯了做一些常规题,对创新题的思考分析能力较差,一遇新题型就目瞪口呆、束手无策,其实有些题并不难,但有部分学生很难发现规律。

四、采取措施
1.对教材:深钻教材,狠抓知识点,由点到面,让学生把每一个知识点消化到位,学会、学活、能变通。

现在考查题目越来越灵活,我们只有在各个知识点上把功夫下到,才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2.对学生:继续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对各个知识点需要在“活”字上下功夫,重视学生创新、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严格要求学生书写工整,书面整洁,格式正确。

3.对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积极汲取新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努力探索适合自己学
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备课上狠下功夫,练习题设计要力求做到有基础、有拓展、有深度、有研究,灵活多样,富于变通。

课堂上要力求精讲多练。

同时对后进生要多加帮助,使其在每在节课上都能找到自己的乐土,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能体验到自己是这个集体中一个活跃的元素。

总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的实效性,学困生的帮扶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

我们应不断反思,多方交流,集思广益,共同促进,为本学科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而不懈努力!
2016年1月11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