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概述(详细)概述一、肿瘤标志物分类及临床应用用于临床诊断的肿瘤标志物有许多种,可分为癌胚抗原类、酶类、激素类、糖蛋白类、癌基因类和细胞表面肿瘤抗原类等6大类。
前4类为体液肿瘤标志物,后两类为细胞肿瘤标志物。
类别名称用途癌胚抗原类甲种胎儿蛋白(AFP) 原发性肝细胞癌癌胚抗原(CEA) 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糖蛋白抗原类CA-50 结直肠癌、胃癌、肝癌CA-125 卵巢癌等CA-153 乳腺癌CA19-9 胰腺癌等消化道肿瘤CA549 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CA72-4 各种消化道肿瘤、卵巢癌SCC 宫颈癌, 肺鳞癌,食道鳞状上皮癌CA242 胰腺癌,结肠癌NMP22 膀胱癌蛋白质抗原类CYFRA21-1) 小细胞肺癌β2-m 白血病、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Ferritin:多种癌症PSA 前列腺癌f-PSA 前列腺癌酶类NSE 神经母细胞瘤,小细胞肺癌PAP 前列腺癌激素类β-HCG 非精原细胞瘤, 妇科恶性肿瘤组织肿瘤标志物(一)癌胚抗原类1、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在胚胎期是功能蛋白,合成于卵黄囊、肝和小肠,脐带血含量为1000-5000μg/L,出生后1年内降为成人水平<40μg/L,终生不变。
主要用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普查、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肝细胞癌约70%以上AFP在400μg/L以上,并逐渐升高,但亦有不高于400μg/L,甚至在正常水平的患者。
产前诊断胎儿宫内死亡、神经管畸形、无脑儿和脊柱裂。
急慢性肝炎AFP可以增高,个别病人维持1000μg/L以上可达6周,以后逐步下降。
2、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是一种酸性糖蛋白。
CEA是一个广谱肿瘤标志物,一般见于消化道肿瘤,后发现3~4个月胎儿的肠、胰腺及肝组织均有CEA存在。
,成人血清含量极低(<5μg/L ,如吸烟者为15-20μg/L,6.5%可达20-40μg/L )。
CEA,l965年发现时,认为是结肠癌的标志物(60%-90%患者升高),但以后发现胰腺癌(80%)、胃癌(60%)、肺癌(75%)和乳腺癌(60%)亦有较高表达。
(二)糖蛋白抗原类细胞恶变时,基因表达出现异常。
其表面的糖蛋白和糖脂产出变化,伴随糖类抗原异常。
肿瘤细胞株免疫BALB/C纯种小鼠,与骨髓瘤细胞杂交得到的单克隆抗体(McAb)能与某种特定的CA起反应。
肿瘤细胞株不同,得到的McAb 和识别CA亦不同,用相应的序号来表示。
比如CA50,CA19-9,CA125等等。
1、糖蛋白抗原CA50:这是一种唾液酸酯和唾液酸糖蛋白,正常组织中一般不存在。
当细胞恶变时,糖基化酶被激活,造成细胞表面糖基结构改变而成为CA50。
正常血<20μg/L,许多恶性肿瘤患者血中皆可升高,如66.6%的肺癌、88.2%的肝癌、68.9%的胃癌、88.5%的卵巢或子宫颈癌、94.4%胰或胆管癌,70%以上的直肠癌、膀脏癌等皆有升高。
这类能检测多种肿瘤的TM称为广谱的标志物。
2、 CA125:CA125是1981年发现的一种大分子量糖蛋白,由鼠抗人乳头状囊性卵巢上皮细胞系OC125制备而成。
是上皮性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标志物,通常用于诊断骨盆腔肿瘤,其在85%卵巢癌患者血清中升高,而其中1期患者仅占50%[21]。
一般来说绝经后的妇女如果触及盆腔肿物且CA125水平高于65U/L,则阳性预测值可达98%,但是对于绝经前妇女进行筛查一般无太大意义,因为一些炎症性疾病可以导致假阳性[22]。
术后检测CA125对于卵巢癌的转移复发非常有意义。
在化疗期间,CA125会出现假性降低。
CA125常和CEA联合测定,可以提高卵巢癌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外,在输卵管癌、乳腺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直肠癌患者血清中也均可见升高。
其对于大肠癌的检测少有报道,有研究[41]认为其与大肠癌其他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检出率。
3、CAl5-3:CA15-3是主要存在于正常乳腺上皮管腔面细胞,恶变时含量明显升高,是一种特异性较强的乳腺癌标志物。
它对于乳腺癌的转移、复发,特别是肝、骨转移特别有意义,明显高于CEA[23]。
因而成为转移性乳腺癌的首选指标,当CA15-3比正常水平升高25%时,预示病情进展或恶化,无变化意味病情稳定,ASCO 认为CA15-3等可用于分期。
其在乳腺癌的Ⅰ期和Ⅱ期,仅有5%-20%的病人CA15-3水平升高,但是在61%-91%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升高,因此临床上通常用CA15-3进行预后的判定和疗效观察,如治疗有效,则CA15-3浓度可以降到正常水平,但是如果转移或复发则其浓度会再次升高。
在另外一些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也能见到CA15-3升高,包括80%的胰腺癌,71%的肺癌,63%的直肠癌,28%的肝癌,并且在一些良性疾病和良性乳腺病也可看到CA15-3升高。
4、CA19-9:CAl9-9为唾液酸化的乳-N-岩藻戊糖II,是一种类粘蛋白的糖蛋白成分,最早在胎儿的胃、肠、胰等上皮细胞发现。
血清内正常值<37kU/L(>95%)。
异常升高也是在多种肿瘤出现,如79%胰腺癌、58%结肠癌、49%肝癌、67%胃癌、67如胆囊癌、肺癌、乳腺癌皆有10%左右是升高的。
5、CA72-4:CA72-4是一种高分子量糖蛋白,正常人血清中含量<6kU/L。
异常升高在各种消化道肿瘤、卵巢癌均可产生。
对于胃癌的检测特异性较高,以>6kU/L为临界值。
良性胃病仅<1%者升高,而胃癌升高者比例可达42.6%,如与CAl9-9同时检测,阳性率可达56%。
6、鳞状细胞相关抗原(SCC)鳞状细胞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cinoma Associated Antigen SCC) 是由宫颈癌细胞中提纯的,是宫颈癌较好的肿瘤标志物。
SCC在正常鳞状上皮细胞内也存在,随着鳞状上皮细胞的增殖(恶性)而释放入血。
正常人血清水平<2μg/L。
异常升高可见于宫颈鳞癌,21%宫颈腺癌也有升高。
肺鳞癌有较高的阳性率,各家报告从40%-100%不等,而小细胞肺癌阳性率则较低(3.7%)。
食道鳞状上皮癌、口腔鳞状上皮癌皆有较高的阳性率,且随肿瘤的分期呈现不同变化(20%-80%)。
可见SCC是鳞状上皮癌的重要标志物。
7、CA242:是一种唾液化粘糖蛋白,是一种鞘糖脂抗原。
可作为胰腺癌和结肠癌校好的肿瘤标志物,其灵敏度与CA19-9相仿,但特异性、诊断效率则优于CA19-9。
(三)蛋白质抗原1、细胞角蛋白19细胞角蛋白19又称肺癌抗原 (Cytokeretin 19 Fragment, CYFRA21-1,有BM19-21,KS19-1两种单克隆抗体)是细胞体的中间丝,根据其分子量和等电点不同可分为20种不同类型,其中细胞角蛋白19在肺癌诊断中有很大价值,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标志物。
在肺癌的血清浓度阈值为2.2μg/L,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57.7%、91.9%和64.9%。
从组织学角度看,鳞癌的敏感性 (76.5%)较腺癌(47.8%)为高。
细胞角蛋白19与CEA联合应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符合率已可达到78%。
2、β2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表达在大多数有核细胞表面,正常人血清水平2.25±0.44mg/L。
临床上多用于证实淋巴增殖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
其水平与肿瘤细胞数量、生长速率、预后及疾病活动性有关。
3、铁蛋白:铁蛋白( Ferritin,SF或Fer)是一种铁结合蛋白,存在于各种组织,病理状态下,释放到血液增加,它不是肿瘤特异的标志,但在种癌症患者血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正常人血清水平:成人男性:12~245μg/L,女性:5~130μg/L。
肝癌患者的阳性率在70%以上,所以可辅助肝癌诊断。
此外,在进展性乳腺癌,Fer水平也有显著升高,且与病程有关。
4、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
由前列腺上皮产生,前列腺癌患者PSA升高,在其他肿瘤患者中未见有升高,但约有2%正常人和41%~47%前列腺增生患者PSA也可增高。
其水平高于4ug/L时,对前列腺癌的阳性预测值为20%-30%,当水平高于10ug/L时,阳性预测值为50%。
然而约20-30%的前列腺癌患者PSA 水平在正常范围[30]。
研究发现,PSA水平在4-10ug/L时,其速率和游离PSA 的百分比对于临床决策是有意义的,当其增长速率大于0.75ug/L时预示可能癌变,当游离PSA所占比例为10%时,对前列腺的阳性预测值为55%,而当游离PSA 所占比例大于25%时,对前列腺的阳性预测值为8%[31]。
治疗后应定期监测PSA 水平,在5年内应每6个月检测一次,之后可改为一年一次,这对于术后患者是非常有意义的。
5、游离PSA(f-PSA):游离PSA(f-PSA),不与蛋白酶抑制物结合。
由于未知的原因,前列腺癌患者血清f-PSA百分比比正常人和前列腺良性疾患为低。
正常人游离PSA(f-PSA):血清,男性0.05~0.25μg/L ,f-PSA/ tPSA,即F/T :1/10~1/5。
测定这项指标,有利于鉴定前列腺良性和恶性疾患,f-PSA百分比较低可能是前列腺癌恶性度较高。
而f-PSA百分比受年龄、前列腺大小和总PSA(tPSA)水平影响,据报告,50-55岁F/T 临界值应<20%,60-69岁应<20%,70-75岁<28%。
如以t-PSA>4.2μg/L为诊断标准,其敏感性为 l00%,特异性仅 68%,符合率为74%;如以F/T值<O.11为诊断标准,其敏感性为85%,特异性98%,符合率96%;如以tPSA>4.2μg/L,同时F/T<0.11为诊断标准,其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99%,符合率97%。
可见,最后一个指标为最佳。
(四)酶类1、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 NSE又称磷酸烯醇转化酶,存在于神经组织和神经内分泌系统。
当这些部位发生肿瘤时会升高,如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嗜铬细胞瘤、骨髓癌和胰腺癌等。
正常人血清NSE水平<12.5kU/L。
目前,已作为小细胞肺癌重要标志物之一。
2、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rostatic Acid Phosphatase PAP,)正常人血清PAP水平<2.3μg/L 。
主要用于诊断前列腺癌,但诊断价值不及PSA。
(五)激素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 β-HCG)是一存在于胎盘中的糖蛋白激素,分于量为45000,当怀孕时血与尿中水平上升,正常血中只含微量,<3.1μ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