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各种安全风险案例汇编(一)保险投保单金额填写错误而引发的案例一、案例经过网点柜员为客户办理一笔保障金金额为5万元的投资型家庭财产保险业务,由于投保单的保障金总额误填写成保险金总额,而触发了业务运营风险系统中的监督模型“业务凭证/申请书要素不完整、不正确或更改不合规”风险收集确认标准,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该笔业务之所以形成风险事件,主要是柜员未弄清楚投保单上标注的保障金金额和保险金额的概念,混淆了两个保险专业术语的内涵(该险种保单上标注的保险保障金是投保的金额,而保险金额是应理赔的金额是保障金金额的双倍),未起到指导客户正确填写保单相关事项的作用,引发了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案例启示在银行的代理业务中,保险是最易产生纠纷的业务。
客户所填写投保单上的要素一定要正确、真实、准确、完整,一旦出现差错极易为日后的事故理赔或到期兑付埋下纠纷隐患。
所以对于银行代理的保险业务,柜员首先自己要弄清楚保单上所有条款的意思表示,对客户进行正确指导。
其次对客户填写的《投保单》内容正确性、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行认真审核,特别是关键要素的审核更要精准,确保投保单无瑕疵、无纰漏。
三是银行要加强对代理保险业务的培训,代理每一项保险业务,业务管理部门必须要求保险机构对办理保险业务的网点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培训情况、培训内容等做详细记载并与代理协议一并保存,防止因保险机构的培训不到位而将纠纷责任转嫁到银行的风险。
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反交易的案例一、案例介绍客户持一张未到期定期存单要求办理转存,网点柜员在未认真审核存单是否到期的情况下,便使用交易办理了销户、转存业务,在支付客户利息时,因利息相差太多,引起客户质疑。
原来该客户将存单到期日看错,误以为已到期,故前来办理转存,为了不让客户的利益受到损失,柜员做了反交易处理,形成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员工行为守则》中明确规定,员工在向客户推荐产品或服务时,注意维护客户利益,应向客户提供准确、真实可靠的信息,以利于客户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选择,维护客户的正当权益。
(二)该案例中,因柜员对客户提交的定期存单未按业务流程进行认真的审核,对客户即将到期的存单未起到提醒义务,导致业务办理完毕后,因客户不满意而形成反交易的风险事件。
(三)该笔业务为客户办理并要求转存,且通过柜员、现场审核、远程授权审核,但均未对即将到期支取并转存业务提出疑问,并提醒客户做出合理的选择,未起到事中控制作用。
三、案例启示(一)加强柜员《业务操作指南》的学习,使其熟知各类业务的风险点,并严格按操作流程办理业务,保证办理的业务准确无误,从而提高运营核算质量。
(二)加强现场管理、授权人员的履职,充分发挥事中控制的职能。
(三)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秉承“以客户为中心,服务创造价值”经营宗旨,从细节做起,不放过任何一个提高服务的细小环节。
ATM取款差错引出的案例一、案例经过业务处理中心经办柜员在进行收报确认时看到一笔退汇报文,金额:5,000元,退汇原因:卡号有误。
经查,原来该笔报文是一网点ATM取款不出钞的差错款项划还客户帐,因柜员在填制特种转帐凭证时,将客户的卡号填写差错造成帐号户名不符,查明原因后,经办柜员及时填制正确的特种转帐凭证,将差错款项汇还客户帐。
二、案例分析(一)当营业网点发生ATM存、取款差错时,业务处理部门经办柜员要根据ATM差错报告表、银行卡交易投诉表、银行异地通兑往帐交易明细清单进行核实,经核对相符证明情况属实,方能进行帐务处理,然后填制特种转帐凭证,向ATM管辖核算网点划账,然后将差错款及手续费划入ATM差错报告表指定的客户帐。
(二)案例中ATM差错款划还客户被汇入行退回,经办柜员通过查看会计档案影像的原始凭证,弄清退回原因:经办柜员在填制特种转帐凭证时疏忽,将客户的卡号填写差错,造成帐号户名不符。
款项被退回到业务处理中心其他应付款固定内部发报户,经办柜员应重新填制正确凭证,将款项返还客户帐。
三、案例启示(一)银行资金清算部门,处理每一笔业务都关系到银行的资金清算是否准确安全,经办柜员在填制凭证、进行资金清算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严谨,填制特种转帐凭证时,要与交易明细清单、银行卡交易表进行核对,确保帐号户名正确无误,使返还客户的资金能及时到帐。
(二)对ATM差错业务的处理,既要对客户负责,也要对银行负责,任何一笔差错都可能导致客户或银行的资金造成损失。
因此,柜员要增强防范意识和责任感,杜绝不按流程办理业务等违规行为,切实提高业务质量和处理效率,提升客户对银行服务效率的满意度。
开户交易凭证金额涂改引发的案例一、案例经过网点柜员使用交易为客户办理个人账户开户业务,金额2万元,因客户眼花填写金额时发生错误,随即客户将金额划掉重新写上正确金额,而经办柜员未认真审核客户填写的凭证要素是否合规,造成客户填写的凭证金额涂改而未发现,次日,该笔业务被核查中心发现金额有强行涂改的痕迹,确认为“业务凭证要素不完整不准确”的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这是一起柜员对凭证要素未认真审核、把关不严引发的风险事件,案例中的柜员违反了银行关于“未按规定程序审核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的规定,反映柜员对凭证中金额涂改的后果和严重性认识不足,是引发风险的重要原因。
(二)柜员缺乏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未认识到原始凭证是记录交易的唯一法律证据,不得擅自涂改,按照银行会计业务规定,涂改金额的业务凭证属无效凭证,涂改金额的会计凭证不予受理。
而案例中的柜员因工作疏忽未发现客户涂改凭证金额,若日后客户查询开户原始记录,必将带来纠纷。
(三)柜员只注重为客户办理业务,却没有意识到原始凭证客户金额涂改易引发客户和银行之间的纠纷,同时也存在案件隐患,反映出网点柜员在工作时思想溜号,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导致该类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案例启示(一)认真审核业务凭证、严谨办理各项业务是柜员必须具备的,亦是职责所在,操作柜员要把自觉执行规章制度培养成为日常工作习惯,严格按照流程操作,确保合规、合法地办理每一笔业务。
(二)加强柜员的操作技能培训,提高风险意识,教育柜员不能存在侥幸的心理,避免因不合规的业务凭证给我行带来资金或声誉风险,同时建议网点负责人通过业务培训,案例分析等方式不断提高临柜人员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使柜员能主动规范自己的操作,更好的规避风险。
(三)加强对柜员的规章制度教育和业务学习,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实践证明按照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进行业务处理可以有效规避业务风险事件的发生,网点业务主管要正确引导柜员按正确、合理的业务操作顺序进行业务处理,使柜员养成“重制度执行、讲合规操作”的良好习惯,提高自身的防范风险能力。
柜员操作失误导致银行垫款的案例一、案例经过运营风险管理系统中“账户日终余额透支”监督模型中,展现一笔网点财政零余额账户日终透支款项的准风险事件,监测人员及时下发查询。
经核查:该业务为某企业向网点提交一笔业务委托书,从本单位财政零余额账户转账汇出款项给某异地企业。
该网点经办柜员办理该业务时,应使用“财政授权转账支付”交易,误使用交易,进行业务集中处理的同时产生汇款手续费,使零余额账户日终透支款项,形成大额银行垫款。
该业务最终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根据制度规定和流程要求,中央级财政零余额账户应使用“财政授权转账支付”交易进行财政授权支付业务的业务处理,由于网点柜员不熟悉相关业务规定和流程要求,盲目操作,造成银行垫款。
(二)柜员在业务办理过程中不够认真仔细,在对业务委托书要素审核时,柜员对带有“财政特征的账户名称”和“支付信息代码”两个要素未认真审核,误认为该业务是一笔大额汇兑业务,继而使用大额汇兑业务集中处理的交易进行操作,最终形成风险事件。
(三)按规定每天业务结束后,网点应对零余额账户进行余额查询,该网点业务主管未能认真履行这一职责,导致账户日终透支,形成银行垫款。
三、案例启示(一)网点应加强业务培训力度,培养柜员良好的工作习惯。
(二)网点业务主管及柜员均应强化风险意识,增强责任心,规避由银行垫款引发的资金风险,保证银行资金正常运营。
终端故障而导致重复汇款的案例一、案例经过柜员为客户进行银行卡汇款业务,录入各要素后正进行配款,终端机突然故障,自动退出此笔业务,系统无打印信息,正常情况下现金业务需配款确认后才能完成交易,故认为此笔业务未做成功,便再一次进行汇款,汇款完毕后觉得不妥才查看收款人明细账务、库存现金、业务流水,确定前一笔业务汇款成功,但银行卡汇款不支持冲正交易,询问汇款人汇款用途后方知收款人是其女,故由汇款人通知收款人从网上查看收款情况,并前来退款。
二、案例分析(一)业务处理流程有误。
因当时侥幸心里,认为汇款未成功,未先进行查询对帐便先进行再次汇款,汇款完毕后才查看收款人明细账务、库存现金、业务流水,正常处理流程应先查看收款人明细账务、库存现金、业务流水,确定汇款未成功情况下,再进行汇款。
(二)未提高警觉,导致风险的发生。
突发性的事件应谨慎对待,由于当时未提高警惕,麻痹大意,将突发业务视做正常业务对待,从而发生第二笔汇款业务,导致风险的发生,如果汇款人不能及时联系到收款人,后续处理将更为棘手。
(三)延长客户办理业务的等待时间。
一笔简单的汇款业务因终端故障而操作重复,这样一来就延长了客户办理业务的等待时间,容易引起客户不满,如果当时能及时发现此笔业务汇款成功,只需做补打交易客户签字便可。
三、案例启示(一)加强操作流程学习,科学合理应对突发事件,有效防范风险发生。
加强业务技能和规章制度的学习,灵活应对突发事件,努力提高业务操作水平,确保账账、账实、账款相符,严格按操作流程办理每笔业务,养成定性的、良好的操作习惯,有效防范风险发生。
(二)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
对自已经办的每一笔业务要认真仔细的核对,杜绝操作的随意性,终端发生突发情况时,对上笔业务要谨慎对待实时查询确认业务处理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有效堵塞漏洞,从源头上杜绝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意识。
熟练掌握业务处理的每一个环节,掌握每笔业务的风险点,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快速、准确的办理好每一笔业务,缩短业务办理时间,增强对客服务意识,努力提高为客户服务的水平。
客户证明文件过期引发的案例一、案例经过“单位客户证明文件过期”是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的监控模块,监控范围包括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法人身份证件、授权办理人身份证件等项内容。
二、案例分析(一)触及“单位客户证明文件过期”监控模块,反映出网点“账户年检”工作不扎实。
开户行未能认真履行“尽职调查”和“了解你的客户”的职责,严重违反了账户管理和反洗钱相关规定。
不仅形成了大量的业务运营风险,而且存在着外部监管风险。
(二)网点风险防控能力不强,重视程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