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易错题类探析为了让即将参加2018年中考的学生能取得好成绩,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笔者结合2017年部分省市、地区的中考试题,以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的内容为主,总结学生易错题型,以易错题型为切入点,分析易错原因,探究解题思路,介绍解题方法,展示解题关键,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和复习质量。
一、选择题易错类型牢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是考试获胜的首要前提,而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答题技巧则会让我们事半功倍。
每年中考历史试题都涉及多种选择题类型。
但考生出错率较高的常集中在以下几种类型:1.表述型选择题表述型选择题也称肯定型选择题,题干中常常出现“……是”“表现在”“反映出”“标志是”“开始于”“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有”“依据是”等提示语。
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及再认、再现能力,这是选择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如果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则容易出错。
针对此类题型,建议在新课结束后,将考点和知识点进行梳理,从而在考试中迅速找到相应的答案,提高命中率。
【例1】(2017·浙江衢州·5)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现的民主,实质的独裁”。
考察团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B.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C.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D.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
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现的民主,实质的独裁”,主要依据是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民主。
【答案】B【例2】(2017·浙江衢州·6)电影《1492征服天堂》的插曲中写道:“征服了天堂的你,却征服不了对黄金的欲望;执着的水手,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
”材料中的“你”是指(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认为自己到达了亚洲的印度,所以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
“征服了天堂”意为航行取得了成功,“没有看到东方”是指航行没有到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东方;哥伦布发现了美洲,但是没有到达最初的目的地—东方的中国和印度,而是到达了美洲。
故这里的“你”指的是哥伦布。
【答案】C2.否定型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亦称逆向选择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或不符合逻辑关系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常常会带有“错误”“不正确”“没有”“不是”“不包括”“无关的”“不属于”等词语。
由于我们已经习惯了肯定的问法,因此若不仔细审题,而按照常规的做题习惯进行选择,肯定会出错。
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打破常规进行选择。
解答这一类试题时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即可: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或不符合逻辑关系的选项;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或逻辑关系。
【例3】(2017·山东青岛·34)《新全球史》中写道:“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B.沙皇专制统治结束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解析】本题考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知识。
依据所学知识和题干材料,“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可知A项正确;这场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俄国近代历史的重大转折点,C项正确;由题干材料“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可知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这场改革不仅没有结束,反而强化了沙皇专制统治。
【答案】B3.因果型选择题因果型选择题考查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
主要类型有:一种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事件的结果,选项列出的是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目的是”“是为了”“得益于”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
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原因,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在解答此类选择题时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和根本原因等。
二是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
三是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四是解答此类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①用时间的先后顺序判断因果关系,时间在前的是原因,在后的是结果;②采用代入法,将原因或者结果带人“因为……所以……”的结构,判断逻辑关系成不成立;③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就是果。
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学生利用这些基本理论就比较容易作出判断。
【例4】(2017·四川成都·16)《2049,相信中国》一书中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
”这是因为1492年( )A.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B.达·伽马到达了印度C.哥伦布发现了美洲D.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
解答时要抓住关键词“1492年”,而相关的历史事件只有C项,1492年,哥伦布开辟从欧洲到美洲的航路,是新航路开辟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分散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答案】C4.比较型选择题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题干中一般都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相似”等标志性词语,有些题也有反映程度性的词语,如“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
在解答时应注意区分所要比较的事物或事件的共性和个性。
常用方法是排除法,即将选项代入题干中的事物或事件,看看哪个不是题干中所给事物的特点,进而一一排除,最后剩下的选项就是答案。
【例5】(2017·山东德州·10)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三部重要文献。
下列有关它们的评述,正确的一项是( )A.都是为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而颁布B.分别是英、法、美三国的历史文献C.都使本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D.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解析】解答本题时,我们可以将选项代入题干,就会发现A项不符合美国,因为《独立宣言》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而颁布的文献;《独立宣言》是美国的历史文献,《人权宣言》是法国的历史文献,B项不符合题意;C项只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性,也不符合题意。
【答案】D5.组合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是将同一类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
此类选择题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表述关系的题干;根据题干要求列出的三组或三组以上事件或现象;根据这些数字组合成的选项。
这类题型的实质是多项选择。
它要求我们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
题中符合题目要求的事件或现象有多个,因此我们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和所给的每一个事件或现象,并把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事件或现象全部挑出来组合在一起,同时排除干扰项,得出最后的答案。
做此类题的常用方法:①肯定筛选法,即是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先确定一个或两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②否定筛选法(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最快得出正确答案。
【例6】(2017·山东青岛·36)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下列世界名人及其成就关联正确的是哪几项?”选手正确的回答应该是( )①但丁—《神曲》②达尔文—《最后的晚餐》③贝多芬—《英雄交响曲》④莎士比亚—《哈姆雷特》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及其文化成就。
本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②说法错误,因为达尔文的代表作是《物种起源》,而《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于是,可直接排除含有②的选项,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6.排序型选择题排序型选择题是把打乱了顺序的事件按一定的要求(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排列出正确的顺序。
最常见的有两种:按照所给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序;按照所给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排序。
无论哪种情况都要求我们准确记忆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及内在的因果联系。
解答此类选择题的方法有:一锤定音法,即找出发生最早或最晚的事件,然后看选项中以这一事件序号为首或尾的选项,如果只有一个选项符合,我们就可以迅速地确定答案。
如果有多个选项都符合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再用首尾结合法,即按时空延展顺序找出发生最早和最晚的两个事件,而后据此来确定答案。
如果仍不能确定,我们还可以继续用中间判断法,即先确定首尾,而后判断出中间的先后顺序,最终确定正确选项。
如果我们不能准确记忆每一个事件的时间,我们也可以找一些参照物,来比较所给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从而确定答案。
7.最佳选项型选择题有两种情况:“对中选优”,也就是符合题目要求、说法正确的选项有多个,但要求我们从中选出最佳的一个。
一般的标志词有“最主要的”“最大的”“最符合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等。
“错中选对”,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我们只要把正确的选项挑出来就行。
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让学生把题中所给的选项进行比较。
【例7】(2017·山东泰安·32)亚历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使19世纪后期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加快。
这个“最大瓶颈”指的是( )A.资金缺乏B.封建农奴制C.土地自由买卖D.劳动力不足【解析】题中四个选项都是阻碍俄国发展的“瓶颈”,但A、B、C、D四个选项中,B项是“阻碍俄国发展的最大瓶颈”,是最佳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