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练习)(含解析)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练习)(含解析)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一、选择题1.下列行迹是日本法西斯所为的有()①推行种族灭绝政策,疯狂迫害犹太人②南京大屠杀③九一八事变④七七事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日本法西斯势力抬头,建立法西斯政权。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1937年12月日本进行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法西斯行为令人发指。

②③④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

①推行种族灭绝政策,疯狂迫害犹太人是德国法西斯的行为,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①的ABC,故选D。

2.结合所学知识推断1929-1932年德国失业人数和纳粹党人数变化,根据你的推断,可知纳粹党()A.具有社会主义革命倾向B.植根于普通人民群众C.因经济危机加剧而发展D.极具欺骗性、煽动性【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失业人数迅速增加,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德国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纳粹党人数不断增加。

因此,德国失业人数和纳粹党人数随经济危机的加深不断增加,选项C符合题意。

具有社会主义革命倾向材料不能体现,选项A不符合;根植于普通人民群众,选项B不符合史实,排除。

选项D材料不能体现。

故选C。

3.下面大事年表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B.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后果及影响C.法西斯国家的形成与疯狂扩张D.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答案】C【解析】依据大事年表信息分析可知,题干中表述了意大利、德国、日本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的过程,所以C项符合题意;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后果及影响,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这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

由此分析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4.下图记录了1938年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会议反映了英法推行的政策是( )A.纵容政策B.侵略政策C.法西斯政策D.不结盟政策【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会议,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了德国,反映了大国以牺牲小国利益为代价的绥靖纵容的政策推向了顶峰。

BCD 项与题意不符,A项符合题意,故选A。

5.《安妮日记》中记载:“从1940年开始,犹太人被禁止拥有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去电影院……直到实行种族灭绝政策,被禁止活下去。

”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A.日本法西斯的暴行B.“协约国”的暴行C.德国法西斯的暴行D.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希特勒就任国家的总统和总理,标志着德国建立了法西斯政权,他宣扬种族灭绝主义,疯狂的迫害和屠杀犹太人,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6.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史实中,与德国法西斯上台有直接关联的是()A.希特勒出任国家总理B.墨索里尼进军罗马C.纳粹残酷屠杀犹太人D.日军制造九一八亊变【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希特勒出任国家总理是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故选项A符合题意;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纳粹残酷屠杀犹太人是德国法西斯的罪行,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九一八事变的制造者是日本不是德国,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7.下图为原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1970年在华沙一处罹难者纪念碑前下跪,代表德国请求得到战争受害者宽恕的场景。

这座纪念碑所纪念的罹难者是()A.前苏联人B.犹太人C.法国人D.英国人【答案】B【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推行种族歧视,宣扬日耳曼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犹太民族是最劣等民族,从而对犹太人进行大屠杀。

二战期间,德军曾在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对犹太人进行了种族大屠杀,屠杀了近600万犹太人。

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请求宽恕。

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8.1933年,在德国、苏联和美国可以看到的景象分别是()A.德国正在组建三国同盟,苏联粉碎武装干涉,美国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B.德国正在组建三国同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热火朝天,美国处在经济危机之中C.德国希特勒上台,苏联粉碎武装干涉,美国处在经济危机之中D.德国希特勒上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热火朝天,美国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转嫁危机,德国希特勒上台,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美国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而此时期的苏联正在进行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热火朝天,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排除;故选D。

9.德国法西斯制造的反人类的罪恶是()A.屠杀印第安人B.贩卖黑奴C.对犹太人的大屠杀D.南京大屠杀【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希特勒执政期间,一步步加紧对犹太人的迫害,剥夺犹太人的财产,几百万犹太人惨遭屠杀,故C符合题意;屠杀印第安人和贩卖黑奴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西欧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并非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故A和B不符合题意;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0.最先被法西斯德国吞并的国家是()A.捷克斯洛伐克B.波兰C.奥地利D.法国【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希特勒上台后,德军大肆侵略扩张,还在1936年吞并了奥地利,扩军备战,却未受到国际社会有效的抵制和制裁,故C符合题意;德国在1938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故A不符合题意;德国在1939年吞并波兰,故B不符合题意;德国在1940年占领法国,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1.美国华盛顿大学政治学教授派尔认为:“国际舞台上谁独占头,日本就会出于自身利益跟谁结盟:1902年到1922年追随英国,1936年到1945年追随德国,1952年起则紧跟美国。

”日本追随德国时期()A.成为亚洲唯一保持民族独立的工业强国B.成为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C.沦为殖民地D.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员国之一【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德国和日本走上了对内专制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

德国希特勒上台后,制造了“国会纵火案”、毁灭进步书籍、掀起反犹狂潮;1936年日本军部发动政变,日本广田宏毅组阁,标志着世界大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故B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2.德国纳粹党上台后,对外侵略扩张。

相关史实有()①入侵埃塞俄比亚②入侵意大利③吞并奥地利④吞并捷克斯洛伐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纳粹党上台后,对外侵略扩张。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1938年9月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③④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

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是意大利,不是德国;德国和意大利都是法西斯国家,它们相互勾结,结成侵略集团,德国不会入侵意大利。

所以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①或②的ACD,故选B。

13.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

下列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战场的残酷 B.法西斯的暴行C.纳粹的暴政 D.种族的灭绝【答案】B【解析】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希特勒一上台,就着手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希特勒上台后,把矛头对准了德国共产党,制造了“国会纵火案”,借机嫁祸共产党,逮捕了台尔曼和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季米特洛夫。

日本法西斯在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大量屠杀中国人。

德国法西斯政权还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

希特勒早在《我的奋斗》中,就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

希特勒执政期间,一步步加紧对犹太人的迫害。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南京及附近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进行了长达六周之久的血腥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据统计遇害者达30万人以上,题干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法西斯的暴行。

故选:B。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所形成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分别是()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日本⑤意大利A.①④B.②④C.③④D.④⑤【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上台,在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制,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广田宏毅组阁,标志着世界大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所形成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分别是德国、日本,故C③④符合题意;英国、法国、意大利与题干无关,故①②⑤不合题意,含有①②⑤的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15.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A.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B.法西斯势力的侵略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民族纠纷【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各国纷纷寻找出路,缓解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建立了法西斯政权,为了转嫁危机,对外侵略扩张,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与安全,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不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电影《美丽人生》的内容是一对犹太父子被送进纳粹集中营,父亲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为孩子编织美丽的童话之梦。

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A.美国独立战争期间B.法国大革命期间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答案】D【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政权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解散了一切工会,取缔了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镇压、迫害革命者、反法西斯战士和犹太人。

故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故选:D。

17.下图记录了1938年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会议反映了英法推行的政策是( )A.纵容政策B.侵略政策C.法西斯政策D.不结盟政策【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会议,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了德国,反映了大国以牺牲小国利益为代价的绥靖纵容的政策推向了顶峰。

BCD 项与题意不符,A项符合题意,故选A。

18.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

下列史实不能够验证这一结论的是()A.面对分裂势力的挑战,美国通过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B.面对一战带来的灾难,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C.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D.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答案】C【解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因此在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调整供求矛盾,渡过严重的经济危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