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电工钢生产技术的发展概述

我国电工钢生产技术的发展概述

❖ 国内热轧硅钢片生产工艺不断改进,产品磁性、厚 度公差和表面质量都有了较大改善
❖ 以“冷代热”成为必然趋势。但要做大量工作。
2.2 我国冷轧电工钢生产的发展现
状。
❖ 我国目前生产冷轧硅钢片的企业主要有武钢、宝钢、太钢、 鞍钢四家,目前我国冷轧电工钢的生产能力有310.9万吨( 其中取向硅钢为28万吨)。其中:
❖ ·武钢从1978年开始生产冷轧电工钢板,通过扩建,到2006 年生产能力可达到142万吨/年(无取向电工钢114万吨/年, 取向硅钢片28万吨/年);
❖ ·太钢1997年开始生产冷轧无取向电工钢板,生产能力10万 吨/年,计划2006年再建一条20万吨的中高牌号无取向电工 钢生产线,总的生产能力为30万吨。
❖ ·宝钢2000年开始生产冷轧无取向电工钢板,最近又上了3# 机组,生产能力58.9万吨/年;
❖ ·鞍钢从2004年到2005年相继建成4条连续退火线,生产能 力80万吨/年;
2001~2005年全国冷轧及热轧电 工钢产量一览表 (万吨)
时间(年)
2001
武钢
取向 无取向
太钢
无取向
宝钢
无取向
鞍钢
2004
12.7 33.8 14.3 53.5 11.1 122.7 125.4 104 229.4
2005 “十五” 合计
13.21 63.32 57.03 171.66 17.14 65.45 68.6 255.6 45.42 56.52 188.19 549.25 201.4 612.57
105.2 468.3 306.6 1080.87
❖ 目前我国冷轧电工钢数量、质量、规格牌号 ,还不能满足能源(电力)工业发展的需求 。在生产技术、设备、管理及科研等方面与 日本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应该想方设法在 尽短的时间内,达到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 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是我国当前的一项迫 切任务。
2 我国电工钢生产现状
2.1 我国热轧电工钢生产技术与现 状
❖ 在质量方面,武钢Hi-B钢広畑同牌号相比, 磁感水平基本相当,但铁损值还有差距,同 规格差距p1.7/50高0.20w/㎏,此外在板形, 表面质量,厚度精度等也有相当大的差距。
2.2.2冷轧无取向硅钢片
❖ 武钢在1978年11月,开始生产冷轧无取向硅钢片,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 由新日铁引进,当时引进0.35mm和0.50mm两个厚度规格,12个牌号。
❖ 目前世界只有我国还在生产热轧电工钢,其 主要生产厂有上海矽钢片厂、太钢、重钢四 厂等14家,44台热轧机,其生产能力为60多 万吨。在“十五”期间各年的产量如表1所示 ,一共生产468.3万吨,平均年增长率5.21% 。
❖ 热轧电工钢的生产过程污染环境,劳动强度大,综 合性能差
❖ 我国冷轧硅钢的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价格较高 ,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电机的制造成本是优先 考虑的问题
❖ 在数量方面,我国冷轧取向钢片2005年表观 消费量约38.912万吨,而武钢只供给13.21万 吨/年,自给率33.95%左右,主要依靠国外进 口。由于冷轧取向钢片属于高投入、高技术 产品,其生产难度非常大,因而可能在今后 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供不应求。
❖ 在品种方面,比日本要低6个牌号,有些日本已开 发的品种,我国至今还不能生产,如ZDKH、 ZDMH、27ZH、23ZH、23RGH、20RGH、 RGHPD、RDHPJ、RGH-HPDR等。以広畑为例, 其年产硅钢能力37.2万吨,其中取向钢片8.4万吨, 占23%;取向钢片中60%是Hi-B钢产品,一般取向 钢片只占40%。武钢在2002年生产12.89万吨取向 钢片中Hi-B钢仅0.5104万吨,占4.0%,近96%都是 一般取向钢片产品,可见差距之大,至少有15~20 年的差距,如果发展不顺利,其差距还会更大。
2.2.1冷轧取向硅钢片
冷轧取向硅钢片主要用做各种变压器的铁芯,目前,世界上 约有16个企业生产取向硅钢片,产量在145万吨左右,武钢 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家能够生产冷轧取向钢片的企业。生产设 备和技术74年由新日铁引进,设计产量2.8万吨,其中一般 取向硅钢有0.35、0.30、0.28mm3个规格8个牌号;高磁感 取向硅钢(Hi-B钢)有0.35、0.30mm两个规格2个牌号。经 过20多年的发展和九十年代的改扩建,今年第二硅钢厂的建 成,已经具备了28万吨/年的生产能力。武钢一直瞄准和赶 超当今冷轧硅钢世界顶级水平的日本新日铁広畑制铁所。特 别九十年代以来,为了顺应市场变化,更是加大了新品开发 和技术进步投入的力度(引进了高温轧制技术、含Cu取向钢 、新成分Hi-B钢,开发出具有武钢产权的低温取向硅钢板) ,在产量、品种、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 同市场需求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武钢冷轧取向钢片还有较 大差距。
无取向 冷轧合计
无取向+取向
热轧板
冷轧+热轧
12 25.17 11.03 38.5
74.7 86.7 81.6 168.3
2002
12.89 28.26 10.6 44.5
2003
12.53 27.4 12.4 50.8
83.36 96.25 82.1 178.35
90.6 103.13
95.4 198.53
我国电工钢生产技术的发展概述
1 前言
❖ 含Si量为0.5~4.5%极低碳硅铁合金通称为硅 钢片,含Si量<0.5%极低碳钢板称为低碳电 工钢板,器的铁心, 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 软磁合金。
❖ 我国电工钢板产品有热轧和冷轧电工钢板之 分,冷轧的又分为取向和无取向电工钢。生 产热轧电工钢板,主要有上海矽钢片厂、太 钢等14家。生产冷轧电工钢板的企业主要有 武钢、太钢、宝钢和鞍钢。
❖ 在规格方面,由于减簿取向钢片的厚度可以
有效地降低涡流损耗,因此,生产取向钢片
的厂家都在开发簿规格的取向钢,仍以広畑 为例,其Hi-B钢0.23mm厚度产品占50%以上 ,0.27mm占30%,0.30mm占20%。武钢目 前取向硅钢片生产中,只能少量生产0.27mm 厚度规格,0.23mm规格还在试验中,大量生 产0.30mm规格产品,这是与日本最大差距所 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