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

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


和套管磨穿事故。
深 井 超 深 井 钻 井 概 况
二、深井的基本特点
3、特点
* 裸眼井段长,要钻穿多套地层压力系统;
* 井壁稳定性条件复杂;
* 井温和压力高; * 深部地层岩石可钻性差; * 钻机负荷大。 深井超深井钻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经济和技术上有很大的风险性。
深 井 超 深 井 钻 井 概 况
三、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现状
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
目 录
深井超深井钻井概况 深井超深井钻井液技术
近期研究工作简介
一、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应用前景
西部地区(包括塔里木、准葛尔、土哈和柴达木四个盆地)
的石油资源量占全国总资源量的38%,探明率仅为9%,是我国
石油产量的主要接替地区。西部地区的石油资源量的 73%埋藏 在深部地层,所以要靠深井和超深井进行勘探开发。
奥地利 前苏联 前苏联
深 井 超 深 井 钻 井 概 况
三、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现状
2、国内发展概况
我国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起步较晚,始于 60 年代
末。1966年7月28日大庆油田完成我国第一口深井:松 基六井( 4719 米), 1976 年在四川钻成我国第一口超 深井:女基井( 6011 米)。我国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的发展可分三个阶段。
深 井 超 深 井 钻 井 概 况
三、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现状
美国: 1938 年钻成世界上第一口 4573 米的深井,
1949年钻成6255米的超深井,1974年钻成9583.2m的特
深井。由于有完善的设计、先进的技术和严密的管理, 美国的深井钻井速度快、事故少、成本低。 80年代中期,美国钻一口5000m左右的井约需90天,钻 5500m 左右的井约需 110 天,钻 6000m 左右的井约需 140
温地层。
三、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现状
国 美 美 美 美 美 家 国 国 国 国 国 井 深 钻头数量 244 只 189 只 103 只 103 只 166 只 钻井天数 621 天 543 天 504 天 492 天 1152 天 备 注 8687 米 9159 米 9583 米 9029 米 9043 米 8553 米 12260 米 9000 米 1972 年 1972 年 1974 年 1980 年 1983 年 1983 年 1984 年 1983 年
的世界超深井( SG-3 )的记录( 1991 年侧钻至终深
12869m)。
德国:于1994年钻成一口9107米的超深井。
日本:日本在地热井技术方面亦处于世界先进行
列,1955年,日本重金属与化学有限公司在东京以北
葛根田地热区 WD-lA 井井深 3729m 处曾钻遇 500℃超高Βιβλιοθήκη 深 井 超 深 井 钻 井 概 况
⑵ 高压问题:影响机械钻速,高密度体系维护困难。
⑶ 多套地层压力系统:套管层次多、组合复杂,设计时难于确
定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和套管的合理下深。
⑷ 深度越大,钻进中遇到井喷、井漏、井壁坍塌、卡钻等复杂 事故的机会越多,使常规钻井技术及相关先进工具的应用受到限 制。 ⑸ 钻头选型困难:地层可钻性差,难于有效施加钻压。
深 井 超 深 井 钻 井 概 况
四、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难题
⑹ 随着深度的增加井斜控制变得困难,常用的井斜控制方法在
深井、超深井中的效果明显降低。
⑺ 埋藏很深的岩石存在状态可能不遵循一些自然规律,因此无 法以常规的井壁稳定理论指导很深部位发生的井壁“失稳”问题。 ⑻ 在超深井的施工中,传统的转盘式钻机不再具有技术优势, 如果在设计中不考虑这种因素,可能发生钻具过度磨损提前疲劳
深井钻井始于上世纪 30 年代末期, 80 年代以来有
大的发展,完井井深已超过10000米。在世界上深井超
深井钻井技术领先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德国、法 国、意大利和日本等。 1、国外发展概况 在国外目前已完成的深井中,大约有50%的井是探
井。迄今为止,全世界钻成的 6 口特深井,美国占 3 口,
原苏联 2 口,德国 1 口。近年来世界上的深井作业量多 集中于欧洲的北海以及墨西哥湾。
塔参1井:7220m,塔指;
分水1井:7353.84m,四川; 胜科1井:7026m,235℃,胜利; 川科1井:8875m,220℃,四川; 泌深1井:6005m,241.6℃,河南。
深 井 超 深 井 钻 井 概 况
四、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难题
⑴ 高温问题:钻井液稳定性,钻柱强度,钻头轴承密封。
天,钻 7000m 的井约需 7 到 10 个月。在 90 年代,美国在
复杂地质条件下所钻成的 5 口 7500m 左右的初探井,其 完井周期最短的不到1年,最长的不超过2年。
深 井 超 深 井 钻 井 概 况
三、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现状
俄罗斯(前苏联): 1984 年前苏联创造了 12260m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在我国有广阔的前景。
二、深井的基本特点
1、基本概念 深井: 垂深在4500~6000米的井。 超深井: 垂深在6000~9000米的井。 特深井:垂深超过9000米的井。
2、钻探目的
普查或钻探陆地及大陆架深部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开采地球深部的地热资源; 对深度大于3000m的金属矿的形成、存在状态以及 远景含量进行评价; 揭示埋藏地下深处、地质年龄高于 5 亿年的岩石 (奥陶纪以前)组成及存在状态。
东部地区是我国石油的主力产区,浅层和中深层的勘探程
度较高,深层较低,且探明的主要在浅层和中深层,深部地层 尚有53亿吨的石油储量可供勘探。
中部地区(包括陕甘宁、四川两大盆地)是天然气的集中
区,但探明率极低,有52%的天然气资源量在深部地层,所以 中部地区深井超深井的钻井工作量将大幅度增加。
深 井 超 深 井 钻 井 概 况
第一阶段:1966年—1975年;
第二阶段:1976年—1985年; 第三阶段:1986年至今。
深 井 超 深 井 钻 井 概 况
三、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近几年所钻几口超深井(含钻进中):
莫深1井:设计井深7380m,深至7600m,204℃,
新疆; 塔深1井:8408m ,塔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