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

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

龙源期刊网
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作者:蔡小莲
来源:《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2020年第06期
摘要:常规的文言文教学,常囿于对单篇字、词、句的辨析和掌握,难以突破,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之感,不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毋论学生阅读能力的自主发展。

笔者把群文阅读策略引入文言文教学,以求实现对学生人格的养成、阅读素养的提高、思辨能力的培养等多维度的关注与建构。

关键词:文言文;群文阅读;形象定位;创作意图
2017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核心素养的阐释如下:语文学科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主要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在努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文言文教学还可以教什么学什么?当然是要追求“言”与“文”的最大统一,在优化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文学鉴赏的方法与规律,从而为终生的阅读奠定扎实的基础。

疏通字词、把握文意、熟读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常规做法。

这种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之感,不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那么,能否将群文阅读引入文言教学,从课内迁移到课外,从而实现更广、更深的挖掘,实现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呢?笔者尝试着把目光投向文言群文阅读教学实践。

一、拓宽视野,发掘群文议题
群文阅读讲究取材的视野,不能忽略立意的聚焦。

议题的选择,是群文阅读的设计难点。

选择恰当的议题,才能据此组织相关的文章,据此确定教学活动的主线;好的议题,才能激发学生享受阅读的兴趣,保证学生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的第18课《狼》为例,尽管历来对“狼”有各种解读,但大多仅限于“贪婪凶狠而又狡猾的恶人”这一形象,主要是为了衬托屠户的勇敢和机智,从而告诫世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其实,狼之所以“贪婪、凶狠”,那是因为肚子饿了,为着填饱肚子保证活命,这不过是出于欲望的驱使、求生的本能,怎么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其实也是不过分的,更何况,狼是有着几分智慧的动物,于是就有了文中的“犬坐”“假寐”等举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