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年中小学防溺水六不准 (最新)
2020年中小学防溺水六不准 (最新)
防溺水六不准
01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02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03 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04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05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06 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谢谢
TNANKS
防溺水安全教育
主题班会
溺水在所有意外伤害死因中所占的比重,6年来持续 保持在一半以上的水平,趋势有增无减。(柱图)
溺水的急救
一、定义:溺水又称淹溺,是指人体淹没 于水中,呼吸道、肺部为水堵塞,严重者 可因呼吸衰竭、心跳停止而死亡。 二、溺水主要原因:窒息、喉头痉挛、声 带关闭。 三、溺水而吸入的液体:淡水、海水、粪 水、污水。
溺水的急救
四、现场急救步骤: 1、现场呼叫急救:协助救人和通知急救中心。 2、保持呼吸道通畅:
• 2、不能去不知水情、地方很偏僻的小 河、池塘里游泳。
• 3、为预防抽筋,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 先活动活动身体,用水淋湿身体各部 分,不能马上下水!
• 4、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千万 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下水后不能嬉戏 玩闹,在没有大人及安全措施的情况 下不能逞能比赛。
看到有人溺水时我们该怎么办?
4、对他人负责:在加强自我安全意识的同自外出
我们的誓词
• 绝不私自下河游泳; • 绝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 绝不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 绝不在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玩耍、游 泳。
• 全国每年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 • 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溺水、交通或食物
• 据悉,我国每年因溺水意外死亡的人数仅次于交通 事故,数以万计,而溺水者中大多是未成年人。
• 儿童意外死亡原因中,溺水已明显超过交通事故,成 为危害儿童的第一杀手。
• 儿童溺水事件又绝大部分发生在夏季(约占全年的 八成),因而在当下这个季节,加强溺水事件的防范显 得格外重要。
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
溺水的急救
五、抢救注意点: 1、经短期抢救,呼吸、心跳不恢复者不可轻易放弃,至少
应坚持3-4小时,转院途中也应继续进行抢救。 2、溺水者在现场很快抢救成功,也要送往医院,以防肺部
感染和其它并发症。 3、抢救同时注意保暖,减少并发症发生。
游泳时必须做到游泳的四不 要
• 1、 没有家长带领,小孩子不能偷偷 地结伴去游泳。
2、对家人负责:如果游泳,一定要在自己的家长陪护前
提下,到安全的、正规的游泳场所游泳,并要做好相应准备 活动,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
3、对学校负责: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强化
安全防范意识,以血为鉴,引以为戒。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 “珍爱生命,谨防溺水”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学会相关的预防 溺水知识,并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掌握溺水自救的 基本知识和技能。
•1、原地大声呼救。 •2、跑去找大人。 •3、拨打110(120)急 救电话。 •4、没有绝对把握,不 要冒险救人,以免造成 更大恶果!
结束语
同学们,无论是假 期在家或在校园,都必 须谨慎下水,切莫掉以 轻心。
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 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 深水的地方不去; 江溪池塘不去
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不会游泳; ②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 ③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 ④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
• 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 • 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
中毒等事故
• 溺水和交通居意外死亡的前两位 • 中国溺水死亡率为8.77%,其中0岁至14岁的占
56.58%,是这个年龄段的第一死因。
学校要求
•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预防溺水教育和安全防范工 作,增强我校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溺水事故的 发生,在此学校要求每位学生及家长一定要增强 安全意识和对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学生要自觉 接受学校和家长的教育,自觉增强安全防范和自 我保护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家长一定要教育 孩子不擅自下水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 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也不 要在无成人陪同下到江河湖塘旁边戏耍、游玩等, 切实杜绝一切可能导致危险事故发生的因素。
泳。 • 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游泳时耳朵进水怎么办?
1、单足跳跃法: 2、活动外耳道法: 3、外耳道清理法:
单足跳跃法
溺水的急救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 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溺水的急救:
• 方法二: • 若没有救护器材,会游泳者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
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 • 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倡议书
为积极响应学校近日以“珍爱生命、谨防溺水”为主题的“安 全教育”系列活动,创设更安全的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杜绝溺 水悲剧的发生,我们班提出以下倡议:
1、对自己负责:树立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绝不参
与危险的戏水游泳活动,绝不参与没有家长陪同的游泳活 动,绝不到危险、陌生的河塘游泳,绝不在河塘边垂钓鱼 虾,绝不做危险举动,绝对远离溺水杀手。
把呼吸道及胃中的水从口中倾倒出来。 溺水者上岸(船)后,不论其清醒与否,均应清除其口 鼻中的泥沙、杂草,脱下假牙,把舌头拉出口外,松解 衣领,以免影响呼吸。 3、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微弱或已停止,应立即对溺水者 进行心肺复苏术。 人工呼吸应采用俯卧压背法或举臂压背人工呼吸法。 溺水者呼吸已停止应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量要 大,心跳停止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