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音乐教师优秀论文

小学音乐教师优秀论文

小学音乐教师优秀论文
谈谈对歌唱中各声区过渡问题的理解
过渡音是过渡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声区与另一个声区之间的衔接者,它是歌唱中统一声区的重要发声技巧之一,也是发声技术训练中比较复杂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谁掌握了唱过渡音的技巧,谁就学会了歌唱。

约翰—卡罗—铂金的《教唱歌》中指出:“为了保证声区间的衔接,你必须忘掉嗓音的音域或声区;而将声音想像成一条绵长的薄纱——一条天然的、完美无比的丝织品,像几匹长的光灿灿的丝缎,中间没有任何断痕和裂痕。


1 正确认识歌唱中的声区划分
关于音区划分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的主张一个音区。

有的主张两个音区,也有的主张三个音区。

一般在歌唱中声区的划分一般分为四种:
1、自然声区:不用任何强制力量,随意歌唱的音区。

2、中声区:在自然声区基础上,向高低两个方向逐渐延伸、扩展的声区,声音醇厚、明净,色彩丰富。

3、低声区:低音的声区。

含蓄、浓郁、沉实,感染力强。

4、高声区:高音的声区。

激情、豪放、高亢、明亮。

具有金属般的穿透力。

声区虽然不同,但表现歌唱艺术的声音效果应该基本一致,而不能在不同声区里唱出完全不同的声音。

在歌唱和练声中,当从一个声区进入另一个声区(从低声区进入中声区或从中声区进入高声区)时,一般都会感觉到有几个过渡音的存在,声音突然变得纤细,音色发暗,或者声音不容易唱出来,好像遇到
了一个“坎儿”, 几乎每一位学习声乐的人,都会遇到换声的问题。

初学者常在几个换声的音上出现差错,即所谓的“坎儿”,要么上到高音就放炮,要么真假声打架,这些都会破坏声音的流畅和连贯。

这种现象就是由于声区的过渡产生的。

2 过渡声区在歌唱中的地位
如果严格地说,每一个音都是一个音区,一个音一个样儿。

要想达到“扩展音域,统一声区”的目的,就必须解决好歌唱中的过渡声区。

“过渡声区”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与特点:
1、“过渡声区”能使中声区与高音“换声区”的唱法在感觉上得到平衡的过渡,使两个声区的音色协调地统一起来。

歌唱者,只有掌握了“过渡声区”的唱法,才能使两个音区的音色不至于截然分家。

2、“过渡音区”是在中声区为高音换声进行提前过渡的准备阶段。

使歌唱者在唱高音时避免遇到卡壳的现象,歌唱者,只有掌握了“过渡声区”的唱法,才能解决歌唱中遇到“坎”的现象。

3、“过渡声区”是扩展音域与统一声区极为重要的手段。

只有解决好“过渡声区”才能使声音变得柔和而纯净,更加灵活自如。

3 解决声区过渡的具体方法
声区过渡问题,一直是摆在声乐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许多年来声乐界特别关注的课题。

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解决它,是每位声乐工作者所必须重视的,是每一个学习声乐的人都需要为之付出艰苦努力的一项工作。

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毅力,同时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切不可有急功近利的心态。

3.1 建立“过渡声区”的混声训练
男女歌手在建立“过渡声区”的混声训练时,第一步,在练声时先体验一下真声与假声单独使用时的机能状态。

当歌唱者体验到了真声与假声的感觉之后,第二步就要开始“真、假”混声训练。

在中声区进行真、假混声训练,女歌手从中声区第一次换声的音高开始练习,而男歌手同女歌手一样,参照女歌手第一次换声的高音位置,逐渐地向上练习,只不过男声的实际音高比女声低了一个八度。

沈湘先生特别指出:“女声在中低音区里掺上假声就有了第一次换声的混声感觉。

再往高了唱就是真、假声比例调整的感觉了;男声在中声区里找混声、掺假声儿的音高位置与女声一样。

女声怎么混声,男声就怎么混声。


在中声区找混声的感觉,在找到混声的感觉之后,声音就会变得柔和而纯净;由于真声掺进了假声,能使声音在更加松弛的状态中灵活、自如地发展各种高难的声乐技巧。

沈先生阐述的混声唱法,非常清楚的能告诉我们不是到了高音才用真、假混声来唱,而是在中声区里就要找到真、假混声的感觉,中低音区的真声成分多、假声成分少,声音比较结实;随着音域逐渐增高,假声成分越来越多、真声成分越来越少,声音渐渐变得越来越柔和。

在中声区里,必须用这种真、假
混声来建立“过渡声区”,演唱的全音域中,由于混合真声与假声的两种机能,歌唱者可以深深地体会到它们之间的互补作用:真声机能可以增强基音的音响力度,使声音产生结实、明亮的艺术效果;假声机能能使声音变得更为轻松灵活,并带着柔和的特色。

真假混声的练习方法,使真声与假声根据不同高音将它们按不同的比例进行混合。

只有把这两种机能混合使用,才能在整个音域中得到统一的共鸣音色。


3.2 要具有良好的气息支持
在唱声区过渡音时,需要更稳定的气息支持,它是以横隔膜为中心的呼吸肌肉群上的再行调节而形成的,此时的气息要更集中有力,声门有力的闭合随喉结向下运动挡气而达到相对运动平衡,而不是顺着气流的方向做挤卡的提喉歌唱,同时还要注意歌唱时的呼吸要均匀,起音不要太重,位置要尽量挂高一些,声音越唱得高,气息越向下叹,是两个相反的方向,而绝不是随声音的升高,气息也跟着抬高。

3.3 改变发声器官的组合状态
适应声区过渡的要求,在某一声区发声器官运动的组合,没达到音域极限之前,提前改变发声器官的运动组合状态,也就是说,用将声区过度音前移的办法,来达到声区过渡以后的声音的统一。

比如,中声区向高声区过渡,自然过渡音一般在e2—f2音之间,现在人为地过渡音移到d2—e2 音之间的音高位置上,以新的发声器官的组合状态来唱e2和d2音,那么,至f2音就比较容易发出了。

声区过渡也就比较顺利了。

3.4 声区过渡音时,需要声带更有力的闭合
在唱声区过渡音时,需要声带更有力的闭合其目的是为了与气息的对抗平衡达到所发音高的需要,以及加强声带与软腭部位的相对运动力度和幅度,以利于良好的基音的形成和咽部基音共鸣管道的适度调节。

例如:男高音的换声区大约是b e2、e2、f2这几个音,到b e2歌者不但要感到声音明显地向抬高的小舌部位集中,此时咽壁一定要挺拔,肋肌向中间靠拢,声带拉紧,形成一个柱状的感觉,上面用擤鼻涕的感觉,下面叹息,声音沿后咽壁往上吸着唱,这样声区过度很自然地就过去了,同时也可感觉到在声区过渡时,声音明显地变小,甚至好像在口腔里将要消失了一样,而听者听到的声音是一种比较开放的、圆滑的声音,这说明歌唱者的头声增多,共鸣焦点后移。

3.5 声音的连贯
训练声音的连贯要做一些音阶练习。

这些练习可以锻炼各个发声器官的活动能力,使之很灵活地适应每个音高,使音与音之间严密地
连接起来,消除声区过渡的痕迹,使歌声如灿烂晶莹的珠串。

在作音阶练习时,要特别注意各音之间的连贯,以达到声音的上、下统一和畅通,也就是要用发声器官状态逐渐地变化,来代替过渡音的突然变化。

在从音阶的高音下行时,要注意尽量保持某些高音时的发声状态和感觉,在由低音唱到高音时,也要尽可能保持低音时的发声器官的发声状态和感觉。

声音无论是由高到低,还是由低到高,如能达到连贯自然、统一通畅,声区过渡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以科学的换声区唱法消灭声区的界限,使演唱的歌声不留任何痕迹,使之天衣无缝,给听众留下完美无缺的印象,从而达到扩展音域与统一声区的目的。

这就叫“声区无痕迹”。

当代杰出男高音普拉锲多—多明戈说:“那是一种让人无从察觉的方式,但你要不露痕迹,如此圆滑平顺均匀地过度推移。


在歌唱实践和教学中,从心里到技术,应该尽量消除低中高三个声区的概念与痕迹,这是歌唱者所要追求的目标。

另外,声区统一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避免错误的声音导向。

要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做到高、中、低三个声区的统一、和谐一致,不是朝夕之功可以完成的。

必须在理论上有正确的认识,实践中有敏锐的听辨能力,善于利用听觉分辨自己发声的正误。

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之后,才能逐步地确立正确的发声概念。

其次,要掌握基本的发声技巧,唱好过渡音。

解决了声区过渡的问题,犹如给歌唱插上翅膀,能使歌唱者的声音完美统一,上下贯通,更加增强歌手驾驭歌曲的水
平和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