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西火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巴西火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巴西卡迪奥塔火电厂二期C项目(1X335MW)可行性研究阶段第1卷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 概述 (1)1.1 设计依据 (1)1.2 项目概况 (1)1.3 研究范围 (3)1.4 主要设计原则 (4)1.5 工作简要过程 (5)2 电力系统 (5)2.1 能源状况分析 (5)2.2 电网概况 (5)2.3 电气主接线 (6)3 燃料供应 (6)3.1 煤源概况 (6)3.2 燃料运输方式 (10)4 厂址条件 (10)4.1 厂址概述 (10)4.2 交通运输 (10)4.3 电厂水源 (11)4.4 贮灰场 (11)4.5 岩土工程 (11)4.6 水文气象 (11)5 工程设想 (11)5.1 厂区总平面布置 (11)5.2 装机方案和机组选型 (14)5.3 电气部分 (15)5.4 热力系统 (17)5.5 燃烧系统 (19)5.6 燃料运输系统 (20)5.7 除灰渣系统 (21)5.8 供水系统 (23)5.9 化水部分 (29)5.10 热力控制 (31)5.11 主厂房布置 (32)5.12 主要生产建构筑物的结构形式及地基处理 (35)5.13 通风空调及输煤除尘系统 (37)5.14 烟气脱硫 (38)6 环境保护 (42)6.1 标准限值 (42)6.2 污染防治对策 (42)6.3 污染物排放状况 (43)7 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44)7.1 投资估算 (44)7.2 经济效益分析 (46)8 结论 (46)1概述受中信集团公司(CITIC)委托,我院承担了巴西卡迪奥塔火电厂二期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本报告是根据中巴两国于2004年11月12日签署的巴西卡迪奥塔火电厂二期C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及巴西电力公司(Elotrobras)和热电公司(CGTEE)提供的资料,及中方代表团2005年1月现场踏勘的基础上,在中信公司的组织,协调下,编制完成的。

编写本研究报告的目的是为中信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CDB)实施该项目的决策过程提供帮助和参考。

本工程安装一台亚临界凝汽式燃煤机组容量为350MW,属扩建性质,不考虑再扩建,拟采用原阿尔斯通公司设备,计划安装在巴西共和国,南里约格兰德州卡迪奥塔市,距离首府阿雷格雷港400公里。

即建设在巴西热电公司所拥有梅迪西总统热电厂附近(坎迪奥塔热电厂二期B),使之成为二期项目的扩展。

本工程以230kV接入系统。

电厂年利用小时数为5500小时。

本工程计划于2005年10月开工,计划工期36个月。

1.1 设计依据1)于2005年2月26日召开的本项目会议纪要,备忘录。

2)CGTEE提供的电厂所在地的自然条件,设备资料和老厂设施的资料。

3)阿尔斯通公司的技术资料。

4)现行的中国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规程、规范。

1.2 项目概况1.2.1 坎迪奥塔二期工程概况:1974年,坎迪奥塔二期第一阶段(A)完工,该电厂包括两台63MW的发电机组(整个为126MW),使用燃煤发电,设备由意大利的GIE公司提供,频率为60Hz。

1987年该电厂二期第二阶段(B)完工运行,它包括两台发电机组(每台160MW),梅迪西总统热电厂(坎迪奥塔二期)的总发电能力达到446MW。

这一扩建工程是1977年进行的国际招标,最终阿尔斯通公司中标,1978年签约。

商业运行开始于1989年。

1.2.2本项目概况坎迪奥塔三期热电厂作为巴西和法国一系列技术合作项目(6×350MW),于1981年9月在南里约格兰德州的坎迪奥塔市开始建设,1983年由于执行单位——南里约格兰德州电力公司——缺乏资金而停工。

最初,坎迪奥塔三期热电厂的建设预算为5.3亿美元,其部分资金是由法国政府及法国金融机构提供,法国政府提供的资金为 1.65亿美元,并由法国企业阿尔斯通-大西洋公司参与建设。

因此,法国阿尔斯通-大西洋公司于1981年与南里约格兰德州电力公司签约,负责设计、生产和提供国外设备(约占合同额的40%),同时负责设计规划在巴西国内生产设备(约占60%)。

该合同包括运费和保险,还负责机组的监督组装和现场试车。

南里约格兰德州电力公司负责基本定义,总体设计和土建工程。

1983年6月,由于缺乏必要的自有资金用以采购在巴西国内生产的设备和支付该项目所要求的土建工程,南里约格兰德州电力公司申请暂停国外设备的生产。

对于那些已经进入组装线的设备可以继续生产,并在1984年完工。

根据该州电力公司的报告(此后根据2000年5月10日由矿产和能源部第111/00号命令对该报告进行审定和更新),由阿尔斯通公司所生产的设备的已完工比例如下:●蒸汽发电机及辅助设备:87%●涡轮机组及附件:98.74%●交流电机及附件:100%●机械设备:83.92%●电力部分:14.81%●525KV变电站:50%●锅炉:56.10%●涡轮机组及附件(备用零件):90%●交流电机及附件(备用零件):30%●机械设备(备用零件):90%●电力部分(备用零件):35.74%总体上看,由阿尔斯通公司在法国生产的75%签约设备,在13年间,一直储存于法国多个地点,对于签约甲方来说要承担大量的仓储费用。

目前所有的设备都已运到巴西,并储存于坎迪奥塔市的梅迪西总统热电厂附近的工业仓库里。

对于巴西国产设备,是由法国公司在阿雷格雷港进行生产的,在1983年也陷入停顿。

那时在当地正在执行的各个工程处于以下阶段:●安装工程:对于多个锅炉的土建工程的设计和辅助设备从1991年到1994年,先后组建了三个工作组对停顿的工程提出替代性解决方案。

所有工作组的结论都是需要对坎迪奥塔三期热电厂重新恢复实施。

在这些工作组所提出若干结论中,兹摘出下列重要建议:●重新提出坎迪奥塔三期热电厂第一机组的项目,并与目前的梅迪西总统热电厂(坎迪奥塔二期热电厂)进行合并,而不是以前的计划——将其与其他五台相同的机组(350MW)合并安装;●在南里约格兰德州电力公司拒绝同意继续建设该热电厂之后,联邦政府承担了与法国银行和阿尔斯通公司所签合同中规定的财产、权利和义务;●立即重新启动与阿尔斯通公司的商业合同的谈判,使这些设备适应当前的新状态。

●推动项目的招标,使该项目能够向私营企业移交和运行。

在该工作组的上述的结论中,值得一提的是第一点:根据矿产和能源部1994年8月29日第345号命令组建的一个委员会提出,将坎迪奥塔三期热电厂的实施与梅迪西总统热电厂(坎迪奥塔热电厂二期)合并,以充分使用现已存在的所有基础设施、材料、人力资源以及设备。

1.3 研究范围1.3.1 我院负责的研究设计项目1.3.1.1 主厂房、辅助,附属生产设施全套工程。

1.3.1.2 230kV配电装置,电气工程。

1.3.1.3 循环水及补给水系统工程。

1.3.1.4 除灰设施。

1.3.1.5 循环水处理及化学补给水处理系统工程。

1.3.1.6 厂内燃料输送系统工程。

1.3.1.7 厂内锅炉点火燃油设施工程。

1.3.1.8 扩建区范围内照明,上、下水管道,道路工程。

1.3.1.9 烟气脱硫工程。

1.3.1.10 厂内通讯工程。

1.3.1.11 厂区总体规划与布置。

1.3.1.12 废水处理工程。

1.3.1.13 扩建厂区绿化规划。

1.3.1.14 厂区消防系统1.3.1.15 国内版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1.3.2 顾客需另行委托或外委其它设计单位的项目。

1.3.2.1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1.3.2.2 水土保持方案。

1.3.2.3 劳动安全预评价报告。

1.3.2.4 地质勘探报告,水文气象报告,测量报告1.4 主要设计原则-―本工程系扩建电厂性质,本期建设规模为1×335MW,不考虑再扩建。

――本工程应充分利用现场阿尔斯通公司已到货的主辅机设备。

——三大主机由阿尔斯通公司提供,其中汽机为亚临界凝汽式机组,额定功率为330MW,发电机工作频率为60HZ,锅炉为亚临界直流塔式燃煤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为1099t/h。

――电厂年利用小时数为5500小时。

――电气主接线:本期1台机组以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升压到230kV开关站,电气主接线采用单元接线,启备电源从230kV开关站引接。

――汽机房纵向布置,锅炉补给水为三台电泵方案,不设除氧间,本期热力系统采用单元制。

――本工程烟风系统采用双风机系统,单管烟囱,制粉系统采用中间仓贮式制粉系统,3台磨煤机采用钢球磨方案。

――本期来煤方式为皮带来煤,对原系统进行改造,增加输送能力,本期新增碎煤机室,输煤皮带,转运站,不新建贮煤场。

――除渣系统按刮板捞渣机机-渣仓-汽车外运方案,设渣水循环冷却系统;――除灰系统采用正压气力除灰系统,灰渣送至原灰渣库,外运不在本工程范围内。

――本期一台机组循环水系统方案采用两台循环水泵,冷却方式为机力塔水冷方案。

――取水口设施二期已建成,本期增建补给水泵—管道—厂内水池―预处理系统。

――消防系统按巴西消防规程进行设计。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采用一级除盐加混床方案。

——化学废水,工业废水按集中统一处理原则进行设计。

――单元机组机、炉、电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各辅助系统控制相对集中。

――全厂建构筑物地基采用天然地基。

――烟气脱硫采用石灰干法一体化脱硫系统。

1.5 工作简要过程受中信集团公司(CITIC)委托,我院于2004年11月和2005年1月两次随中信代表团前往巴西,考察本项目工程情况,其间与CGTEE签订了会议纪要和备忘录。

随后,我院结合二期工程进行了大量致工作,于2005年2月会同中信公司,东方电气公司进行专门研究,确定了可研的设计原则,于2005年4月初,完成了本可行性研究工作。

2电力系统2.1 能源状况分析巴西电力系统占主导地位的是水电,水电站都带有可调节多年(4-5年)水量的大型水库,这使得它们在丰年可以储存超额的水量,并在枯年使用。

与此同时,由于水电项目建设的长期性、环境问题、法律问题,以及对长期投资回报率的需求,使这种能调节水量的水电项目颇为缺乏。

因此在下一个十年计划(2003-2012年)中,大量发电设施将投入运行。

这些因素,加上在2001年爆发的能源危机,表明电力供应源多元化的必要性,这一多元化起到了对水电的补充作用,在水源缺乏期内,满足了对发电的需求与其他发电源(主要是水电和天然气热电)相比,燃煤热电表现出相当的竞争力。

2.2 电网概况在南里约格兰德州,最近几年电力供应平均增长46%,电力需求为4960MW。

南里约格兰德州以目前这种增长速度发展,3年后,其发电能力将达到极限,不能继续满足电力市场需求。

目前向该州南部提供电力的230KV输电网,非常脆弱,在不切断负荷的情况下,无法应对突发的电力意外。

该州南部的整个地区都依赖于梅迪西热电厂(第二阶段B,2×160 MW)的供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