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知识点总结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l.客观条件:
(1)经济条件: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远远落后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生活贫困。

(2)政治条件:20世纪初的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3)社会条件: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激化。

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主观条件:
(1)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2)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二、十月革命的进程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
(1)任务: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结果: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1917年4月)
(1)背景:临时政府继续战争,不能满足民众要求
(2)内容:①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②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③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3)意义: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七月流血事件”(1917年7月)
影响: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

4.十月革命(1917年ll月)
(1)经过:①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起义开始,8日彼得格勒起义胜利。

②莫斯科等城市的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

(2)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

三、十月革命的结果:
1.苏维埃政权的建立:1917年11月,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选举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

2.措施
(1)政治上: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2)外交上:通过了《和平法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3)经济上:通过《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3.意义:这次大会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
专政的国家诞生
四、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意义:
(1)对人类历史:打破了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2)对世界:
①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②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3)对俄国: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小结:
1.中国革命道路和俄国革命道路有何不同?导致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
(1)俄国的革命道路:“城市中心论”;中国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

(2)原因:两国的具体国情不同。

(3)启示:无论革命还是经济建设,必须要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实事求是,而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经验。

2.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1)从理论角度看: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从革命的道路看:它走的是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道路。

(3)从革命性质看: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

(4)从革命方式看:由设想和平方式到暴力方式夺取政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