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联复习(试讲稿)

对联复习(试讲稿)

《对联复习》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对联的基本特征,培养热爱中国语言文字的情感;2.在实践中运用对联。

(重难点)二、教学流程(一)回归课本识记对联1.阅读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内容之《对联常识》。

2.背诵课内学过的对联。

(课前用作业本A本积累,课上与老师对对子。

)(二)就地取材修改对联我们学校很多教室都贴有对联,根据你掌握的对联知识,说说你的发现。

(课前准备)(三)聆听故事理解对联1.2011年春晚精彩对联赏析(朗读)【例一】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

(出句)——江西潘一之点评:此出句为下联征上联,难点在于后一分句把前面“五十六”三字依次分拆使用,且语气畅达无碍。

出句形象地表达了民族团结的主题。

此对句用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一百八”来对“五十六”,自然妥贴。

“钟响”指除夕零点的一百零八记钟声,喻辞旧迎新、祝愿吉祥之意。

成语“一呼百应”和“八方和”很自然的表现了全国上下同心协力共建小康的和谐景象,与出句所蕴含的民族团结的寓意相合拍。

此处的“和”读四声,取“相应相和”之意。

【例二】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出句)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对句)——江苏张修顺点评:此出句前一分句出自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后一分句则为当代歌曲名,联句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对句则以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起头,指出为政之道在于多倾听人民的呼声和意愿。

出句对句合起来看,表达了“居家当为孝子、为民甘做公仆”的兼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价值取向。

2.生活小对联,人生大道理。

(回答)1931年9月18日,驻扎在我国东北的侵华日军突然炮轰沈阳,而蒋介石却采取了“绝对不抵抗政策”,弃城撤军,导致日寇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沈阳和东北其他城市。

消息传出,全国人民义愤填膺。

各地广大爱国学生纷纷到南京示威请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但学生们的义举却遭到了军警的抵制。

三十多人被打死,一百多人被打伤。

在悼念爱国学生的大会上,人们贴了一副最短的对联。

这副对联,上联为“死”,下联为“生”,而“生”是倒着写的。

你知道这副对联的言下之意吗?(四)变换情境运用对联【对联与语文常识】1.(2011年安徽)滨江中学九年级(1)班举行“语文能力大比拼”学习竞赛活动,请你参加,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咏的是()A.司马迁B.李白C.范仲淹D.欧阳修(2)根据下列对联所描写的景物特征,按四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翡翠屏开槐影茂,鸳鸯池涨藕花香。

②红点桃花千朵嫩,青描柳色万枝新。

③梅试朔风舒骥足,雪呈瑞色映芳樽。

④丹桂香飘赏心乐事,蟾宫月满美景良辰。

A.②①④③B. ③①②④C. ②④①③D. ④②①③【对联与名著】2.(2011年桂林)有人拟了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请你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选择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2分)A.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B.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C.报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D.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对联与写字】3.(2011年襄阳市)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

(2分)山青水秀古隆中,日新月移新襄阳。

【对联与地方文化】4.(2011年温州)温州江心寺正门的楹柱上有一副对联,大意是“浮云早晨来会聚,每天早晨来会聚,早晨会聚后早晨飞散了;潮水常涨,时常上涨,时常上涨后时常消退”。

根据对联大意,用“/”给此联断句。

(3分)上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下联: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对联与时事】5.(2011年四川)201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瘦肉精”、“西瓜膨长剂”、“染色馒头”、“强制拆迁”、“公共场所禁烟”、“醉酒驾驶”、“台湾塑化剂”……当这些词从我们脑海掠过时,我们不能“雁过无痕”,为此某班同学将开展以“关注民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踊跃参加。

活动一:关注民生之住房近日,一张“强拆出的空中楼阁”照片在网上引发关注。

四川××市主城区黄金地段一栋7层住宅楼,因为顶楼一户人家不肯搬迁,所以开发商将楼下5层楼梯用挖掘机拆掉。

看了此图,请你根据上联内容,对出下联。

(3分)上联:大楼有恨,难承拆底斯痛;下联:。

(五)表白真情互赠对联百日冲刺比的是决心,拼的是毅力,掉皮掉肉算不了什么,为了自己的梦想、家人的期盼,我们矢志不渝!请你撰写一副对联与同学共勉。

(提示语:悬梁刺骨、凿壁借光、闻鸡起舞、囊萤映雪、韦编三绝、秉烛夜读、卧薪尝胆、破釜沉舟。

)(六)走进生活传递对联(作业)1.春节来临,隔壁家张大爷买了一副对联(如下),可不知哪幅是上联,哪幅是下联,也不知该贴大门的左边还是右边,请你帮他指出来。

家兴人兴事业兴(联、张贴在大门的边)福旺财旺运气旺(联、张贴在大门的边)2. 毕业前写一副对联送给老师,以谢师恩。

对联前言方寸天地小世界,尺牍之间大学问。

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里的一朵奇葩。

对联,伸缩灵活,包罗万象;对联,亦庄亦谐,可讽可歌。

上到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但凡年节吉日、红白喜事、开业乔迁、亲朋聚会、辩才斗智、外交辞令……对联总被信手拈来,或烘托氛围,或寄托情愫,或昭示气节。

高楼雅室之内,名山大川之巅,蒙学童训之书,国学重典之册,处处都有对联熠熠的身影。

对联艺术绝非雕虫小技,名联佳对,其苦心经营绝不亚于诗赋文章:推敲词句,字字珠玑藏明月;含英咀华,句句璀璨耀古今。

今天,就请同学们跟随我走进对联世界,去欣赏这小世界里的大学问吧。

1.对联的由来: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宋)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

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2.对联的种类:按用途分类①通用联——春联。

②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按字数分类①短联(十字以内)②中联(百字以内)③长联(百字以上)等。

按修辞技巧分类①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②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③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3.学对歌诀:(天文)天对地,地对天。

日月对山川。

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

如: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地理)溪对谷,水对山。

峻岭对狂澜。

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

如: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时令)朝对暮,夏对春。

五戊对三更。

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

如: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国号)今对古,汉对唐。

五帝对三皇。

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

如: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

(食馔)茶对酒,饭对羹。

美酿对香粳。

炮羊对脍鲤,煮笋对餐英。

如:雪夜烹茶真韵事,春初煎韭见交情。

4.对联趣事李白戏权臣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的才华,心里很不服,总想奚落他一番。

一天,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

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

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

”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工。

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

吕蒙正不平则鸣北宋丞相吕蒙正,河南洛阳人。

相传在他年轻时,穷困潦倒,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十分不满。

春节到了,家里空无一物,他一气之下,写了一副怪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

横批是:南北。

怪联贴出后,穷朋友们一个个都来观看。

他们先是莫名其妙,待领悟过来,不由得拍手称快。

原来,此联的寓意是: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

5.趣味对联不对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标点联??????!!!!!!(上联一连串儿的问号,是在向国名党反动派发出一连串的质问:你们为什么打内战?为什么搞假和平??为什么杀死爱国学生???下联的一连串感叹号,是在显示南京人民的决心和誓言:反内战!打倒国名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外文联1234567ABCDEFG(横批OK)独句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同字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好.hào)倒字联上联为“死”,下联为“生”,而“生”是倒着写的。

6.献给老师的对联写给语文老师:妙笔生辉作文本上洒心血忠诚可鉴心灵深处勤耕耘。

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握一支粉笔,授孔孟老庄学问。

写给数学老师: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苦;平行直线,交叉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深。

赠刘珊老师:阳春三月柳(刘)绿花红三送进学苑赣鄱大地山(珊)清水秀春意暖师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