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下期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一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能够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独立的判断和适当的评价。
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为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相关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和能力,但因我校学生生源资源缺乏,学困生较多,部分同学没有充分重视地理学习,因此初中的区域基础都是其基础最薄弱处,而且学生阅读地理题目、看图读图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很欠缺,创新思维不足。
此外还有相当一批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难以提高。
这是存在于这个学期高一地理教学中的一个大挑战。
三教学措施
1、教材和课标的充分渗透
在备课中将教材和课标相互渗透于教学中,认真领会新课标理念,在课堂中努力落实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注重情感教育。
2、精心备课,充分挖掘教材,进一步处理好重点和难点,充分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益,抓好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强化对初中的地理教学一一落实知识重点及难点的解决途径,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3、充分利用现有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加强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渗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
5、精讲精练,适量的训练,以巩固和强化重难点知识,熟悉各种高考题型,以适应综合考试的要求。
6、认真参加市内和区内的教研活动,针对必修一模块的新改革,我们更加要积极参加市内和区内的教研活动,在会上听取各老师的教学方案,以“取长补短”,而且在参加这些教研活动中,使我学校的地理教学跟住教研局的教学步骤。
四、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1课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课时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6课时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1课时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1课时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2课时
第三节大气环境9课时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3课时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1课时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课时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课时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课时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课时
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1课时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