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家祠导游词

陈家祠导游词

陈家祠导游词
大家早上好,我是你们今天的景点讲解导游,大家可以叫我李导。

下面我为大家简答地介绍一下陈氏书院的概括。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

陈氏书院筹建于清光绪十六年,二十年落成,为广东72县陈姓族人捐资合建的宗祖祠和书院。

陈家祠是广东现存祠堂中最富有广东特色的艺术建筑群,布局严整,装饰精巧,富丽堂皇,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其建立主要为参与捐资的陈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

作为捐资的回报,这些陈氏宗族可以将其祖先牌位放到陈氏书院的神龛内供奉。

21世纪以来,陈氏书院以“古祠流芳”之名两度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被誉为“广州文化名片”,成为岭南地区最具文化艺术特色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点。

首先,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陈家祠三雕中的第一雕---砖雕,我们可以看到正门东西两边有六幅巨型砖雕,接下来我要为大家讲解的是六幅中较为突出的三幅,(指图)这是西边正中的“梁山聚义图”,它再现了梁山好汉汇集聚义厅的场景, 而这是“梁山聚义图”旁边的“桐柳杏凰群图”, 它是来自范仲淹<<登岳阳楼记>>中的名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鲤游泳。

东面墙上的砖雕与西面对称,(指图)这是中间的“刘庆伏狼图”,刻画了刘庆降伏了一匹烈马的生动画面。

据历史记载,刘庆是宋朝的一名大将,当时边邻的西夏国对宋朝虎视眈眈,以驯服烈马为借口进行战争挑衅,刘庆大将挺身而出,以他的智慧和勇气,降服了这匹烈马,避免了一场战争的发生。

那双手握拳威风凛凛的就是刘庆大将,被降服的烈马四脚朝天躺在地上,旁边还有许多围观的将士,整幅画面采用多层次的雕刻,形成强烈的立体感,40多位人物逼真传神,栩栩如生,这样的砖雕在广东是极为少见的,尽管岁月流逝日晒雨打,仍不失其艺术光彩。

接下来,我会和大家一起探索陈家祠,让大家更好、更全面地领略它的独到之美。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陈家祠的大门口啦,相信大家都第一眼就注意到门口的这对石狮子了吧!这便是陈家祠三雕中的第二雕石雕啦!大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这对石狮子,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哦!没错!这对石狮的形态各不相同。

你们看,左边这只脚踏绣球的是一只公狮,而右边这只前手抚幼狮的是一只母狮。

这两只石狮雕塑的面部表情十分俏皮可爱,是典型的南狮,同
时它们也是门第高贵的一种象征。

除了石狮之外,大家还有发现其他的石雕工艺吗?没错,陈家祠正门两侧的那对石鼓也是石雕。

这个石鼓直径有1.4米,连座高2.55米,比现场的游客朋友们都高呢!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石鼓除了建筑功能需要外,更重要的是它还象征了主人的地位和身份。

而且在古代,本族人必须要取得高官或是功名后才能直视石鼓哟。

石雕不凡,木雕更为传神。

在陈家祠内共有木雕57件,可以说,有大头的地方就有木雕艺术的璀璨闪光。

在陈家祠内表现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就要属木雕了。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耸立在正厅的这座镂空双面木雕大屏门。

整个屏风上层是镂空,透雕的,通风透气。

表现出一幅富贵吉祥,儿孙满堂,美好生活的画面。

下面雕刻的“创大业儿孙永发”,画面是硕果累累的芭蕉树和母鸡带着数只小鸡,组成一幅美好和谐的画面。

蕉叶大而茂盛,谐音“大业”,小鸡活灵活现,表现“子孙”。

神亭从上到下分为4层,龙头这层刻有“圣旨”二字,指的是真龙天子,居万导之上。

龙身雕刻的则是文武百官,乃皇帝身边的大臣。

到了龙尾,雕刻的是除了朝廷以外的地方官吏,底座是百姓和奴婢。

现在看到的是潮州木雕,制作于1998年的镂雕虾蟹笼,整件用樟木镂雕而成,有龙虾18只,螃蟹48只。

虾蟹张螯伸爪,活灵活现。

现在看到的这件则是潮州的金漆木雕了,一般选用优质的樟木,银杏,冬青等木材,贴金使作品金碧辉煌而不易腐朽。

好,现在请各位跨过这高高的门槛,进入前厅。

大家转身就可以见到两个高四米的门神,左边红脸的就是秦琼,右边黑脸的就是尉迟恭,那大家又知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两个会成为门神的呢?这就有一个传说了——这个传说来自唐朝,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是一代名君,但他却是靠杀兄、逼父,血流成河后才登上皇帝的宝座的。

所以在他登上皇帝宝座后的几天里,晚晚都做噩梦,那些被他杀的人都提着头回来问他索命;这件事就被当时节世民的两员大将——秦琼,尉迟恭知道了,于是他们就自告奋勇帮皇帝把守大门,镇住那些妖魔鬼怪。

说来也奇怪,那天晚上就真的没有鬼来骚扰李世民了,于是秦琼、尉迟恭就天天帮李世民把守大门,当他们两个也是人啊,也是要休息的啊,李世民也十分痛惜这两员大将,于是就画师画下他们的样子,贴在门上,从此,皇宫就真的再没有闹鬼了。

后来这
个故事传到了民间,民间的百姓也将这种做法当成一种辟邪的方式,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种家家户户的风俗习惯了。

各位,在参观过巧夺天工的砖雕、石雕、木雕,和大门上传神的彩绘之后,而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陈氏书院中装饰得最华丽,最引人注目的屋顶脊饰,这就是“花脊”了,它是整个岭南地区所独有的建筑装饰。

陈家祠共有11条花脊,共165米长,分上下两层,上层为灰塑,下层为佛山石湾烧制出品的陶塑,采用玻璃釉彩。

它的颜色主要有黄、绿、宝蓝、褐、白等五种颜色。

它的题材丰富、形象传神、工艺特别,人物都是有前无后、有有眼无珠的,而且为了适合从下往上的远距离观赏,人物的图像被巧妙的进行了调整,人物适度前倾,头部的比例适当的放大。

花脊两端的那长着两根长须,凌空飞舞的,是我们民间传说中的鳌鱼,因为古人认为“鳌鱼生于海,能吐水”,而水能克火,把鳌鱼放在屋顶,有保佑免受火灾之意。

同时也有“独占鳌头”的意思,表示了人们期待子孙高中状元,高官显贵的心理。

好了,大家看过这些精美的花脊后,请继续跟我来参观,现在在我面前的就是我们陈氏书院中心:聚贤堂了。

聚贤堂是书院建筑的中心,是当年陈氏族人举行会议事的地方,堂前有一座雅致的石雕月台,月台上的石雕栏杆、月台柱以及望柱头的雕饰是陈氏书院石雕装饰工艺的典型。

从月台望过去,大家可以看到前面有四根黑色粗壮的柱子,大家知道这是一座多少间的建筑吗?没有错,这就是一座广五间的建筑,也是一间深三进的建筑,而这里是第二进,再过去就是第三进了,那是一个摆放神龛和陈氏族人祭祀祖先地方,而两边是东西厢房。

等下自由活动的时候大家可以自行参观。

我们今天的导游讲解就到此结束了,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