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填片石施工工法
当线路通过沼泽或孤立的水塘时,抛填片石可作为地基处理的首选方案。
本文针对南邓高速公路№6标段抛填片石施工实践,介绍这一工法。
一.工法特点
施工设备简单,施工技术及工艺明确,施工质量可靠。
施工迅速便捷,有效缩短工期。
二.适用范围
1.抛填片石适用于排水困难、长期积水的洼地;表层泥炭呈流动状、厚度较薄、片石能沉达底部的泥沼地基;厚度为3-4m的软土地基。
2.石料丰富,运距较近。
三.工艺原理
抛填片石是在路基基底抛投一定数量的片石,将淤泥排挤出基底范围
从而提高地基强度、保证路基本体稳定的地基处理方法。
四.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1.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进行测量放样,明确标示片石抛投范围并进行详细的技术
交底。
2.片石抛投时,应从地基中部向两侧逐步进行。
若软土下横坡陡于1:10时,应自高侧向低侧抛投,并在低侧多加抛
投,并保持有两米宽度的平台顶面。
当片石抛投出水面或设计标高时,须用较小石块填塞大石块间隙,整
平后,采用重型振动机械碾压密实。
[强夯施工工艺流程附后]
注意事项
[1]片石抛投须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超过1.0m。
每抛填一层,须用重型振动机械碾压无明显沉降为止。
[2]当在深水在进行片石抛投时,应先降低水位,使满足分层厚度小于1.0m的要求。
[3]当抛填片石厚度超过2.5m时,其顶面(设计标高)应采取强夯夯击,确保工后沉降符合设计要求。
五.材料要求
1.施工中必须采用无风化且不易风化的片石,片石最小直径一般不小
于30cm ;
2.片石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且软化系数不小于0.8。
六.施工设备
1.推土机 功率不小于160Kw ,根据工点具体情况配数量。
2.压路机 18T 以上重型振动压路机,每工点一台。
3.抽水机[套] 由抽水量及工期确定设备数量及功率,非必备。
4.强夯机[套] 包括起重设备、夯锤、脱钩装置,夯击能量为100-150t.m ,非必备。
七.劳动组织及安全措施
1.劳动组织
施工中,可视工点作业进度安排机械和组织人员。
现场(工点)负责人在片石抛投过程中,负责指定片石抛填位置,控制片石质量、每层抛投厚度和边坡坡度等指标,并按技术交底指挥机械作业人员执行相关操作。
2.安全措施
片石抛投和整平过程中, 作业面15-20m 区域内不应有任何机械和人员,以防片石滚动和迸射,造成损害。
八.质量要求
抛投片石达到设计高程并碾压密实后,须进行质量检查。
根据《质量检验评定及验收标准》,检查项目主要有:地基系数K 30、顶面宽度、顶面高程及地基边线等,相关标准如下:
注:对要求填满的池塘、泥沼、凹坑不进行地基边线及顶面宽度项目检查
九.工程实例
南邓高速公路№6标段内[里程为K44+800K54+100]有2个工点[共0.92Km 延长米]通过水塘、沼泽地段,这些特殊区段地基均以抛投片石进行检查项目 地基边线 顶面宽度 顶面高程 地基系数[K 30] 质量标准 -150mm ≮设计值 +200mm ,-50mm ≮130Mpa/m 检验频次 每100m 检查5点 每100m 检查3点 每100m 检查5 每100m 检查3点且每工点不
小于3点
处理,最大抛填厚度达13.5m,抛投总数量超过14万立方米。
其中有1个工点采用强夯施工。
质量检查一次通过。
工后沉降观测资料显示,累计沉降量与一般路基保持同一水平,符合设计要求。
附强夯施工工艺
1.强夯工艺试验
施工前,根据设计初步确定强夯参数,在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试夯,并通过有关测试,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以最终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
2.工艺流程
①片石顶面整平后,标出第一遍夯击点的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②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③将夯锤起吊至预定高度,夯锤脱钩,让夯锤自由下藩,完成一次夯击。
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④重复上述步骤③,按试夯确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⑤换夯点,重复上述步骤②至④,直至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⑥用推土机将夯坑整平,或用砾石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经过规定的时间间隔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
3.施工操作要点
①在满夯时搭接面积不小于四分之一,并适当增加满夯的夯击次数,以提高击实效果。
②开夯前应检查夯锤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要求。
③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④施工中所采用的各项参数和施工程序应符合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各项参数和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