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的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0s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6m/sC.一根新铅笔的长约为17cmD.一份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200g2.2015年4月5日晚,天空出现的“红月亮”是月全食奇观。
月全食主要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B.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C.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4.某同学进入泳池前以为池水很浅,踩下去后却有一种“踏空”的感觉,即水的实际深度要比看上去的深一些,其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5.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
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
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为物镜。
6. 听到考试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 ( ) A.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B.铃声能传递能量C.铃声属于噪声 D.铃声能传递信息7. 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
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A.密度大熔点高 B.密度小熔点高 C.密度大熔点低 D.密度小熔点低8. 2015年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00米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获第三名,成为当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
这次100m比赛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约为()A.0.1m/s B.1m/s C.10m/s D.100m/s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8题每空2分)9.填写单位:人体正常体温37______;空气密度(在0℃、1标准大气压下)为1.29_____。
10. 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鸟能抓住一根木棍打击树干发出声音,它是由树干的_______产生的,人们能区分鸟叫声和树干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不同。
11.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_________,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
如果不把遥控器对着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利用了光的_________。
彩色电视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12. 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________(填“人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控制噪声的.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___改变了。
13.小萌同学骑自行车上学途中,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萌是________,若小萌以5m/s的速度从家里骑车10min到达学校,小萌家距学校___________m。
14.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会变干,这是水的________现象,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5.当小明在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个眼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时,发现两个眼镜形成的光斑不同。
阳光通过甲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亮,而阳光通过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由此可以判断眼镜甲是_______透镜,眼镜乙是矫正________眼。
16.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
17.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
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________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________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均选填“增大”或“减小”)18. 我国研制出一种被称为“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密度仅为0.16mg/cm3,如图为一块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放在一朵花上,该“气凝胶”的质量为______g。
第16题图第17题图第18题图三、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9.一石块质量为56g,放在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60ml,求:(1)石块的体积;(2)石块的密度。
20.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200g,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700g,装满某种液体时的总质量是600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查看密度表它可能是那种液体?物质密度g/ cm3物质密度g/ cm3水银13.6×103煤油0.8×103海水 1.03×103酒精0.8×103植物油 0.9×103 汽油 0.71×103四、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4分)21. 在玻璃杯里倒上半杯开水,会发现玻璃杯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请你从物态变化角度分析玻璃杯模糊不清的原因?22.小夏用柱形图表示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如图所示,依据图中信息,你有哪些发现?请写出两条:(1)(2)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23题6分,24题4分,25题10分,26题10分,27题6分,共36分)23.(1)请在图(1)中画出光线AO 的折射光线和BC 的入射光线。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2)中画出物体AB 所成的像.(3)请在(3)图中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24.在探究“平而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 放在成像处,(1)蜡烛B 要与蜡烛A 完全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2)实验时,小明在玻璃板后方放了一张白纸,结果在白纸上并没有接收到A 蜡烛的像, 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填“虚”、“实”)25.小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1) (2)(3)(1)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l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C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温度/℃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分析上表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____℃,气泡情况如图B中____所示。
(2)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________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3)小华同学在利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一种即可)26.如图,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_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烛焰成像在光屏的______上。
(2)烛焰在如图所示位置上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
(3)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要使烛焰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应沿主光轴向____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第26题图第27题图27.小明同学是学校“环境保护课外活动小组”成员。
在一次对周边水污染情况的调查中,他对污水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其探究步骤如下:(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玻璃杯和污水的总质量为139g。
(2)将玻璃杯中的污水倒出一部分到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量筒中污水的体积为______cm3。
(3)用天平测出剩下污水和玻璃杯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剩下污水和玻璃杯的质量为_______g。
(4)污水的密度为_______ kg/m3。
八年级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C 2.A 3.B 4.C 5.D 6.D 7.B 8.C二、填空题:18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9.℃kg/ m3 10.振动音色 11. 红外线反射绿12.声源处响度 13.静止的 3000 14.汽化(蒸发)升华15.凸近视 16. 1.42(1.4到1.5之间) 17.增大增大18.0.016(此空2分)三、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9.(1) V=60ml-40ml=20ml=20cm3 4分(2)ρ=m/v=56g/20cm3=2.8g/cm3 4分20.(1)v=(m2-m1)/ρ水=(700g-500g)/1g/cm3=500cm33分(2) ρ液=(m3-m1)/v=(600g-200g)/500 cm3=0.8 g/cm33分由题中所给的部分物资的密度表,判断该液体可能是煤油或酒精2分四、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4分21.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22.(1)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2)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也不同(意思对即可)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23题6分,24题4分,25题10分,26题10分,27题6分,共36分23. 每图2分,共6分图略24.每空2分,共4分(1)大小(2)虚25.图像2分,每空2分,共10分。
(1)图略 98 甲(2)撤去酒精灯(3)水太多(或水的初温太低等)26.每空2分,共10分。
(1)高度中心(2)放大投影仪(或幻灯机)(3)靠近27.每空2分,共6分。
(2)60 (3)78.4 (4)1.01×103说明: 本答案仅供参考,一些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如有争议,请相互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