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爱心细心守护病人今天是国际护士节,上海100位优秀护士走上了领奖台。
其中3位优秀护士的故事让人感动——怀着一颗爱心细心守护生命徐笑玲30多年挽回了150多条生命情感淡漠,蓬头垢面,污秽满身,臭气逼人……徐笑玲在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做精神科护士30多年,见到的新入院病人大都如此模样,而笑眯眯的她总会在第一时间,主动向病人们伸出热情的双手。
有个住院病人经药物治疗病情有所好转。
然而徐笑玲注意到,就在一次家属探视后,他开始整天躺在床上不吃饭,也拒绝服药,还常常独自偷偷抹泪。
徐笑玲走进病房嘘寒问暖,想搞清楚病人究竟为什么情绪反复。
十几分钟“迂回战”后,大男人终于开口了。
原来,他的妻子前一天探视时明确告知说已向法院上诉离婚,小孩也要带走。
徐笑玲心中一惊:如果真是这样,且不说之前的治疗前功尽弃,即使他能恢复,回到社会后又将面对怎样的人生。
她下班后立即与病人的妻子联系,把病人的现状及治疗、预后情况逐一说明。
经过反复劝导,病人的妻子终于松口,还同意带着小孩再来医院探视。
病人看到妻子一改前几日冷漠的面孔,乐得跳了起来。
作为精神科护士长,徐笑玲有特别强烈的责任感。
一次深夜巡视,她发现一个侧身而卧的病人被子下有响声。
掀开被子,只见那个病人正将被套里面的布撕成一条一条并结成一条绳子!幸亏发现及时,她又一次挽回了一条生命。
30多年里,徐笑玲先后制止“逃跑”病人200多人次,解救企图自杀的病人150多名。
赵敏慧100个日夜特护早产四胞胎赵敏慧8年前踏上工作岗位时,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拥有本科学历的护士。
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工作2年后,她便被院领导选派赴国外进修新生儿重症监护。
年轻的护士暗暗立下志向:要让中国的新生儿也得到最好的护理。
回国半年后,她担任了新生儿病区的护士长。
新生儿病区收治的是出生28天以内,因早产、窒息、缺氧、发育等原因患病的婴儿,病儿多、病情急、任务重,100个住院床位一年要收治病人3000多人次,年抢救危重病儿更是超过1100例,其中四分之一的病儿是由新生儿转运小组通过转运暖箱直接从上海及周边20多家医院转入病房。
赵敏慧最开心的莫过于看暖箱里安静熟睡的小宝宝,这是小宝宝最舒服的时候,也是得到良好护理的表现。
这些小宝宝体重不到2公斤,有的甚至不会哭,但是对他们一举一动所表达的意思,赵敏慧都能心领神会。
2年前的夏天,一个孕妇产下了四胞胎,因为是早产,4个孩子出生体重都只有1100-1200多克。
4台呼吸机连着4个垂危的小生命!接到任务后,赵敏慧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起了特护小组——给予四胞胎模拟子宫的环境,减少光线的亮度,减低噪音。
赵敏慧还让每个参与护理的护士写“护士日记”,记录下宝宝们成长的点点滴滴。
经过100多个日夜,四胞胎终于度过呼吸关、保暖关、感染关、喂养关,奇迹般地康复出院了。
朱月珍对恶臭难愈的伤口屡出奇招45岁的朱月珍总感慨自己很幸运。
她在市第二人民医院“李琦换药室”工作了十多个年头,她的带教老师,就是国际第39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李琦。
医院的换药室里没有名医大教授,也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只有脓血、细菌和各种恶臭难闻的气味,以及病人紧锁的眉宇、痛苦的面容。
然而,朱月珍却以独特的方法,解决了诸如糖尿病引起的皮肤溃疡、感染伤口并发窦道、大面积灼伤、烫伤等较大伤口的换药难题。
家住茅台路的谭老师不幸患左侧乳房导管癌,切除手术后进行放射治疗。
一次洗澡时她无意中发现“疤痕”处流出黄色液体并伴有异味,便去挂钩医院诊治半年之久,辗转了多家医院,“小疤痕”不但没有治愈,反而创口开裂。
她抱着一丝希望走进市二医院“李琦换药室”时,创口表面上已积成硬如石块的“黑痂”,从“黑痂”裂缝中流出的脓液,奇臭无比,使原本不大的换药室里充满了令人作呕的臭味。
朱月珍没有一丝怨气,一边仔细检查伤口,一边安慰她:不要急,你的伤口还有救。
她特地请来了李琦老师一道“会诊”。
已硬化的“黑痂”像石头一样坚硬,只能用“咬骨钳”一点点地钳,但又不能硬掰,因为会出血。
为了剔去坏死组织,又让病人减少痛苦,个子不高的朱月珍站在小凳上,一个角一个角地啃。
经过2个多月清创,“黑痂”终于被“咬骨钳”撬开了,伤口有5×5厘米大小,深约2厘米。
几个月后,病人的伤口终于愈合。
我院拥有一支素质过硬、业务娴熟、团结协作的护理队伍。
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全院护理人员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护理理念,护士团队得到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护理工作者。
她们发扬团结、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工作着,献身护理展风韵,巾帼立功谱新曲。
悠悠岁月,春去秋来。
长年的劳作,工作的艰辛,使她患上了心脏疾病。
在供应室,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坚持为临床一线做好下收下送的保障工作。
旧病房大楼装修期间,她心脏病复发。
同事们都劝她休息,可她深知科室人手紧张。
为了不加重其他人的工作负担,她甚至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坚持工作。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一次在收发物品的过程中,她又不慎撞伤了脚,肿胀的脚使她每走一步路都疼痛难忍。
可她依旧没有请一天病假,每天一瘸一拐地奔走于科室与病房大楼之间。
一天四趟,钻心的疼痛常常令她满头大汗。
她用勤勉、敬业、奉献和爱心,抒写了自己闪亮的青春,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她从医的誓言。
她,无愧于毕生为之奉献的护理事业。
颁奖词三十二年前,她步入了护理行列。
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惊天伟业,收获的是一生温暖。
三十二载似水流年,抹不去的是她对理想的孜孜追求,挥不去的是她对事业的涓涓留恋!她就是供应室护士——徐艳萍在我院有一位人称“小电脑”的护士,多次代表医院参加护理理论竞赛,为医院获得荣誉。
有人认为她是个书呆子,不,她只是一个认真的人,想要做好的事情必定全力以赴,认准的目标不轻易言弃。
新时代的护士不应该是劳动型的,应该主动追踪前沿护理动态,拓展护理知识结构,加速护理技能的提高,勇做知识型护士,让心灵在知识的海洋放逐,让自己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颁奖词有一种天使没有翅膀,却依然美丽动人。
有一种颜色看上去很普通,却象征着希望。
她和许多护士姐妹一样,为了护理事业在终身学习,为了天使的使命忘我耕耘。
她是ICU护士——周佩华。
五病区是集脑外、胸外科为一体的重症病房。
在这里有着这样一位年轻护士:她每天保持着快乐的心境,带着微笑工作,用阳光一般的笑脸真诚对待每一位病人,从不嫌苦嫌累,与同事们相互配合使病区形成了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
她的快乐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正如她的护理格言:“微笑是阳光,照亮您走向健康。
”她正用实际行动努力践行着自己的承诺。
颁奖词她的微笑,像春日盛开的百合,夏日挺立的马蹄莲,秋日恬淡的红枫,冬日傲雪的寒梅,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
根扎在心底,花开在脸上,无形增加了护患间的理解和包容。
她就是五病区护士——吴明明她没有秀丽的容颜。
然而,她真诚的笑容象阳光一样温暖了肿瘤患者绝望的心房;她没有苗条的身材。
然而,她敏捷的步伐精湛的技术又再次熨平了病人对化疗的恐惧。
作为一名专科护士,她循循善诱的心理疏导和亲人般的关怀令患者感觉她就象一个热心的朋友、一个贴心的姐妹;而当看到肿瘤病人由于长期输液及化疗药物的刺激,常常承受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的痛苦时,她又积极探索新技术,将PICC技术引进医院,减轻了肿瘤患者的痛苦,燃亮了患者的希望之光!在“杏林家园”这个绿色的海洋里,她将明亮的笑容象珍珠一样,串串洒落于病房的角角落落。
岁月黯淡了红颜,霜染了黑发。
然而,她无怨无悔。
颁奖词作为一名专科护师,她阳光般的笑容、循循善诱的心理疏导、精湛的技术象暖流一样潺潺地淌进肿瘤患者的心房,化解了一颗又一颗冰封的心。
她就是十一病区护士——李云芳她是一名普通的护士,以饱满的热情、温暖人心的言语、真挚的眼神、悉心的护理为患者排忧解难,送去温暖的爱心。
她对工作、对病人认真负责的行动,赢来了病人、家属及各级领导的赞誉,先后获得了“优秀护士”、“最满意护士”、“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她爱岗敬业,关心集体、关心同事,关心病人,是医生的好帮手,是护士姐妹的好榜样,更是病人及家属的生命天使。
如今她在护士的工作岗位上已默默耕耘了十二个年头了,虽然只是众多医务人员中平凡的一位,但她深爱着我的职业。
用真诚、爱心书写着平凡而又光彩的人生,用自己的行动赢得病友的信赖。
从他们的笑容里,她读懂了奉献的乐趣,在付出劳动的同时奉献爱心使我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内涵。
一直以来,她都认为自己是一个认真负责、勤快又能干的护士,每天的工作我都尽职尽责,每一件事情都尽量做到又快又好。
打针技术也还可以的,铺床也铺的挺漂亮的,抢救起来我也能够独挡一面。
自从去年初,内一科病房成为了优质护理服务的第二批试点病房,为了全程连续的照顾病人,科室开展了责任制护理,改革了排班模式,简化了护理文书,以“您在我心中、我在您身边”为口号,同事们群策群力、其心协力为了“三个满意”的目标而奋斗。
刘建英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在她的建议下重新布置了病房环境,使病人感觉更温馨,购买了吹风机、免洗的洗发水和适合病人使用的润唇膏,护患之间也涌现出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感谢信也雪片样的飞来。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全面开展,护理工作进入了新的里程,护患关系也将翻开新的一页。
作为一名主班护士,她每天都以最美丽的微笑、最亲切的语言、最体贴的护理、最饱满的工作热情来面对病人。
每天早上7点半她来到病房,首先每一位病人问好,“大家早上好!”“昨天晚上您睡得好吗?”“今天您感觉好一些了吗?”每天下班前,她会再次来到病房看看病人,问问他们有什么需要,问问他们今天的感觉如何。
一句句简单的问候拉近了护士与病人之间的距离。
一句句真诚的话语,使病人体会到了医患之间的平等和亲切,护患之间也架起了一座座心灵的桥梁。
作为一名护士,她时常会想想她能奉献给我的病人的就是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优质服务的核心便是“爱”,她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懂得珍惜健康、呵护生命,把自己对生命深深的热爱,融入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对象、每一个细节之中。
她认为在护理工作中,多给病人一些理解,病人也会给你一份关心!何乐而不为呢!护士的工作是忙碌的,但是优质护理服务让病人体察到了护士的付出,感受到了护士的努力。
看到她在病房里忙碌穿梭,有个家属都问了好几遍说:你今天累坏了吧?她说:不累呀。
她知道,病人是真的关心她累不累,正因为这种关心,她才不会觉得累,体力上虽然是有点累,但她精神上是愉悦的,因为她觉得我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当患者一个个痛苦的来,又一个个健康的走,虽然每天留下的是疲惫,换来的却是我们身心的满足,虽然辛苦,但再苦再累也不会改变我们服务的志向,看着这几年来医院的荣誉,她的内心无比的激动,她为她是神经内科的一员而骄傲,是一名友谊医院医院的护士而自豪。